赤津嶺

《赤津嶺》是清代詩人貝青喬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寫途經赤津嶺時見到的荒涼悽苦的景象。傍晚作者在荒山野嶺借宿民家,見到灘水中零亂的月影和山上松樹的黑影,聽到悽厲的猿啼,景象陰森可怖。雖然百姓僥倖逃生,但家業早已被搶光。詩中反映了晚清社會動盪,戰亂頻仍,民眾孤苦無援的黑暗現實,寄託了作者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詩選取典型景物,將視覺、聽覺、觸覺描寫結合,刻畫細緻入微,真切自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赤津嶺
  • 作者:貝青喬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半行庵詩存稿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赤津嶺
日落無人境,停鞭借一椽。
灘明流月碎,峰黑裹松圓。
淒絕猿聲里,涼生虎氣邊。
殘黎家盪盡,何處哭蒼煙?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赤津嶺:在浙江省遂昌縣北六十里,山勢峻絕,兩山如門,北達龍游,惟一道可通。
停鞭:駐足。一椽(chuán):一間房屋。椽,椽子,安在屋樑上支撐屋頂和瓦片的木條。此處代指房屋。
淒絕:極度淒涼。
⑷“涼生”句:暗用《易·乾·文言》:“風從虎。”
殘黎:殘餘的百姓。
⑹蒼煙:樹林中的青煙。語出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慟哭蒼煙根,山門萬重閉。”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太陽落入無人之境,停鞭勒馬借宿一間。
灘映明月月光破碎,峰巒暗黑裹松團團。
猿鳴無限淒涼絕苦,寒涼滋生虎氣周邊。
殘餘百姓家屋盪盡,哪裡痛哭可對青煙。

創作背景

道光二十一年(1841),貝青喬投揚威將軍奕經幕下,參加收復被英軍侵占的寧波、鎮海、定海的戰役。抗英失敗後,作者遊歷浙南,經過赤津嶺,目睹戰亂頻仍、人民背井離鄉的荒涼景象,有感而發寫下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五律前面重在敘事,中間主要寫景、狀物,後面直接抒發感情,表達“哀民”的主題。詩句奇警,筆力遒勁,且內容、形式和諧,不失為佳作。
首聯“日落無人境,停鞭借一椽”,看似平常,但仔細體味,頗具匠心。上句“日落”點明時間,“無人”交代環境。下句的椽指代房屋。這兩句表面不過敘述了作者在傍晚時投宿的事情。但由於點出是在黃昏日暮人煙稀少的荒山野地借宿,便在敘事中自然地渲染出一片荒涼的氣氛。而且“無人境”又與後文“殘黎家盪盡”相呼應,因而平淡中又具深意。
頷聯“灘明流月碎,峰黑裹松圓”,描寫詩人眼前所見。雖為寫景之句,但試想作者俯見明月被流動的灘水碎割,遠望長滿松樹的山峰一片暗黑時,心境自然也十分蒼涼,故這兩句在寫景中也點染了氣氛。作者寫景時,善於捕捉形象,細加描繪,耐人尋味。
頸聯的前一句“淒絕猿聲里”從聽覺上描寫。因古漁歌有“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之語,故作者聞猿聲感到淒涼欲絕。後一句“涼生虎氣邊”從感覺上著筆。詩人在赤津嶺並未真遇上虎,但古諺曰:“雲從龍,風從虎”,因而作者寫此句意在說明涼氣襲人。這兩句通過聽覺、視覺的直接描寫渲染了悲涼的氛圍。
尾聯在前文寫景狀物渲染氣氛的基礎上直接抒懷。“殘黎家盪盡”描寫人民在離亂中家破人亡,財產蕩然無存,陷入絕境。“何處哭蒼煙”由杜甫“慟哭蒼煙根,山門萬重閉”(《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化來,說明自己見到百姓家業盪盡的景象悲傷之極,感到連可為之痛哭的蒼煙也無處尋覓。詩句悲愴沉鬱,抒發了自己“哀民生凋敝”的深厚感情。
這首詩寫作者途經赤津嶺時的所見所聞,在荒涼淒絕的景物描寫中,反映了政局動盪、戰亂頻繁的黑暗現實,寄託了詩人對背井離鄉的山民的深切同情。全詩鍊字鍊句煉意,頗見功力。

名家點評

成都文理學院文學院教授吳明賢《近現代詩詞》:詩人通過借宿赤津嶺所看到的山區的荒涼破敗景象,抒寫了自己對勞動人民的深深同情。詩中寫景,善於體察物理,刻畫入微。中間兩聯,尤為精彩。因月光照耀,灘水明淨,故曰“灘明”;月在天空,本未流動,亦不會“碎”,但因水在流動,水波動盪,故使人感到水中之月不僅在流動,而且給人以破碎之感。故“流月碎”三字化動為靜,細緻入微,具有藝術的真實性。山峰亦本不黑,但因長滿蒼松,顯得暗黑一片,故曰“峰黑”。峰亦並非圓,但由於四周松密,緊裹山峰,使人產生渾圓的感覺。此寫模糊中的山的景物,極為形象。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月碎,峰黑的渲染,故“淒絕猿聲里,涼生虎氣邊”,由聽覺到觸覺,逼真地刻畫出荒涼淒清的環境,最後引出作者哀民生凋敝的深厚感情。自然貼切,水到渠成。

作者簡介

貝青喬(1810—約1863),字子木,江蘇吳縣(今蘇州)人。諸生。鴉片戰爭時,曾參加奕經軍幕,在浙東抗擊英侵略軍。目睹清朝軍政的腐敗,敵人的殘暴惡毒,寫了許多愛國詩歌。後游京師、浙江、貴州、雲南、四川等地。晚年就直隸總督劉長佑之聘,卒於旅途。有《半行庵詩存》《咄咄吟》《苗俗記》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