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劇情簡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諸葛亮 | 金城武 | 章劼 黃啟昌 東地宏樹(日語) | 日籍 |
周瑜 | 梁朝偉 | 陳欣 山寺宏一(日語) | 只有一個配音為粵語配音,下同 |
孫權 | 張震 | 陳廷軒 平田廣明(日語) | ---- |
小喬 | 林志玲 | 劉惠雲 岡寬惠(日語) | ---- |
曹操 | 張豐毅 | 招世亮 磯部勉(日語) | ---- |
甘興 | 中村獅童 | 麥皓豐 | 日籍、特別出演 |
孫尚香 | 趙薇 | 鄭麗麗 朴璐美(日語) | ---- |
趙雲 | 胡軍 | 潘文柏 佐久田修(日語) | ---- |
劉備 | 尤勇 | 張炳強 玄田哲章(日語) | ---- |
關羽 | 巴森扎布 | 陳永信 楠大典(日語) | ---- |
張飛 | 臧金生 | 葉振聲 廣田行生(日語) | ---- |
孫叔才 | 佟大為 | 桜井敏治(日語) | ---- |
驪姬 | 小宋佳 | ---- | ---- |
魯肅 | 侯勇 | 張錦江 大川透(日語) | ---- |
黃蓋 | 張山 | 譚炳文 | ---- |
曹洪 | 王輝 | ---- | ---- |
華佗 | 謝鋼 | ---- | ---- |
蔣乾 | 師小紅 | ---- | ---- |
張遼 | 徐豐年 | 黃子敬 | ---- |
孔融 | 王慶祥 | ---- | ---- |
樂進 | 郭超 | ---- | ---- |
夏侯雋 | 胡曉光 | 劉昭文 | ---- |
許褚 | 崔玉貴 | ---- | ---- |
李通 | 姜彤 | ---- | ---- |
魏賁 | 馬京 | ---- | ---- |
蔡瑁 | 一真 | 劉奕希 | ---- |
張允 | 賈宏偉 | ---- | ---- |
荀攸 | 趙成順 | ---- | ---- |
程昱 | 王早來 | ---- | ---- |
漢獻帝 | 王寧 | 曹啟謙 石田彰(日語) | ---- |
甘夫人 | 李鴻 | ---- | ---- |
糜夫人 | 何音 | ---- | ---- |
程普 | 王玉璋 | 盧國權 | ---- |
關平 | 孟和烏力吉 | ---- | ---- |
張昭 | 張毅 | ---- | ---- |
顧雍 | 吳旗 | ---- | ---- |
阿斗 | 傅祥瑞 | ---- | ---- |
秦松 | 陳長海 | ---- | ---- |
田田 | 葉樺 | ---- | ---- |
牧童 | 孫鑫鈺 | ---- | ---- |
老漁夫 | 馬精武 | ---- | ---- |
滿囤 | 何豐 | ---- | ---- |
病兵 | 李洪臣 | ---- | ---- |
職員表
角色演員介紹
-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人。被劉備三顧茅廬所感動,決心輔助劉備。職任軍師。在曹操大軍來襲之際,建議與孫權聯手對抗曹操,只身前往江東舌戰群儒,說服孫劉聯手。後來通過與周瑜的模切配合,在赤壁大破曹軍。
- 演員:梁朝偉周瑜,字公瑾,大都督,廬江舒縣人。洛陽令周異之子,長壯有姿貌、精音律,與孫策交好,後聽命於孫權,赤壁之戰中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 演員:張震孫權,字仲謀。江東吳侯,坐守江東36郡。在諸葛亮請求聯手抗曹之際,因與曹操兵力相差甚遠,遲遲無法做出決定,最終下定決心與劉備聯手抗曹,並獲得勝利。
- 演員:林志玲周瑜的夫人。有傾城之美,為人善良。沏得一手好茶。為了保護家園,只身前往曹營,想辦法拖延曹操,為孫劉聯軍爭取時間,為了大戰勝利貢獻了關鍵的一份力量。
- 演員:張豐毅曹操,字孟德,大漢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率領八十萬大軍攻打赤壁,但由於北方士兵不適應水戰,以及其他天時、地利、人和等原因,最終敗給了孫劉聯盟。
- 演員:趙薇孫權的妹妹。驍勇善戰,勇敢無畏,女扮男裝混入曹營打探底細,偷偷地繪製了曹營的詳細部署圖。也在曹營結識了好朋友孫叔才。
- 演員:胡軍趙雲,趙子龍。劉備部下名將,有萬夫不當之勇,曾經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回劉備的兒子阿斗。赤壁之戰中,在劉備的率領下,奮勇殺敵。
- 演員:尤勇劉備,字玄德。皇叔。宅心仁厚,重情重義,但早期一直顛沛流離。在曹操帥大軍攻打赤壁之際,與孫權結盟,聯手對抗曹操,並最終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 演員:宋佳她是曹操的女人,一心仰慕梟雄,但卻成了這場戰爭中無奈的犧牲品。
音樂原聲
發行時間 | 序號 | 名稱 |
---|---|---|
2009年1月23日 | 1 | The Battle Of Red Cliff |
2 | On The Battlefield | |
3 | Light Of The Evanescence | |
4 | Shadow Of The Evanescence | |
5 | Shooooot! | |
6 | Decision For Justice | |
7 | Secret Stratagem | |
8 | Closing In Upon The Enemy | |
9 | Unseen Locus | |
10 | Precious One | |
11 | Sound Of Heartstrings | |
12 | In Loneliness | |
13 | Beyond The River | |
14 | 心·戰~RED CLIFF~ / Theme Song of Part I | |
15 | Outroduction Of Legend | |
16 | 赤壁~大江東去~ / Theme Song of Part Ⅱ - alan |
幕後花絮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 葉錦添 | 提名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岩代太郎 | 提名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大江東去》 | 提名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音響效果 | Steve Burgess、吳江 | 獲獎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視覺效果 | Craig Hayes | 提名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美術設計 | 葉錦添 | 提名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動作設計 | 元奎 | 提名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男配角 | 張震 | 提名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女配角 | 趙薇 | 提名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攝影 | 呂樂、張黎 | 提名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影片 | ---- | 提名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導演 | 吳宇森 | 提名 |
2010 | 第二十九屆 | 最佳剪接 | 胡大為、林安兒 楊紅雨 | 提名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 葉錦添 | 獲獎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岩代太郎 | 獲獎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心戰》 | 提名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音響效果 | 吳江、Roger Savage | 獲獎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視覺效果 | Heather Abels | 獲獎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美術指導 | 葉錦添 | 獲獎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動作設計 | 元奎 | 提名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男配角 | 張豐毅 | 提名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男主角 | 梁朝偉 | 提名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新演員 | 林志玲 | 提名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女配角 | 趙薇 | 提名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攝影 | 呂樂、張黎 | 提名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影片 | ---- | 提名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導演 | 吳宇森 | 提名 |
2009 | 第二十八屆 | 最佳剪輯 | 林安兒、Robert A. Ferretti、楊紅雨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8 | 第四十五屆 | 最佳造型設計 | 葉錦添 | 提名 |
2008 | 第四十五屆 | 最佳視覺效果 | Craig Hayes、孤兒院 | 提名 |
2008 | 第四十五屆 | 最佳美術設計 | 葉錦添 | 提名 |
2008 | 第四十五屆 | 最佳男配角 | 胡軍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0 | 第五十三屆 | 亞太電影傑出成就獎 | 吳宇森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9 | 第三屆 | 最佳視覺效果 | Heather Abels | 獲獎 |
2009 | 第三屆 | 最佳電影 | ---- | 提名 |
2009 | 第三屆 | 最佳導演 | 吳宇森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9 | 第十三屆 | 優秀電影技術 | 獲獎 |
2009 | 第十三屆 | 優秀合拍片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9 | 第二十七屆 | 最佳攝影 | 呂樂、張黎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9 | 第十二屆 | 評審會特別獎 | 趙薇《赤壁》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9 | 第十二屆 |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 吳宇森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10 | 第六十七屆 | 終身成就獎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8 | 第三十二屆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9 | 第六十三屆 | 最受觀眾歡迎外語片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9 | 第十四屆 | 最佳音響效果 | 提名 |
2009 | 第十四屆 | 最佳視覺效果 | 提名 |
2009 | 第十四屆 | 最佳藝術指導 | 提名 |
2009 | 第十四屆 | 最佳服裝設計 | 提名 |
2009 | 第十四屆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2009 | 第十四屆 | 最佳攝影 | 提名 |
2009 | 第十四屆 | 最佳剪輯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10 | 第十五屆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9 | 第八屆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9 | 第十四屆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9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9 | 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9 | 第十三屆 | 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9 | 第十六屆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0 | 第三十六屆 | 最佳服裝設計 | ---- | 提名 |
2010 | 第三十六屆 | 最佳國際影片 | ---- | 提名 |
2010 | 第三十六屆 | 最佳音樂 | 岩代太郎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9 | 第十屆 | 最佳外語動作片預告片獎 | 《赤壁下》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9 | 年度票房人物大獎 | 趙薇 | 獲獎 |
2008 | 年度最受歡迎女演員 | 趙薇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9 | 第二屆 | 內地最熱門電影女演員 | 趙薇 | 獲獎 |
2009 | 第二屆 | 最熱門電影 | ---- | 獲獎 |
幕後製作
製片方從2004年開始多方尋找優秀編劇,集思廣益,確定了最初的劇本大綱將《赤壁之戰》的故事分為6段,分別是“劉備仁慈為民”、“二喬捨身取‘義’”、“孔明智激周瑜”、“周瑜借刀殺人”、“孔明草船借箭”和“借東風火燒赤壁”,並且請到有“中國第一編劇”之稱的鄒靜之來編寫劇本。導演吳宇森看後並不滿意,他希望《赤壁之戰》在大背景不違背歷史的情況下,影片中的人物性格要變化:劉備不再懦弱,曹操不再奸詐,周瑜不再小心眼。於是2006年吳宇森又把電影圈另一編劇蘆葦邀到門下,打磨現有劇本,由蘆葦之手已經改到第九稿。
製作發行
部 | 時間 |
---|---|
上部 | 2008年7月10日 |
下部 | 2009年1月7日 |
地區 | 上部票房(單位:美元) | 下部票房(單位:美元) |
---|---|---|
中國大陸 | $46,698,967 | $38,043,199 |
香港 | $3,109,405 | $3,057,966 |
台灣 | $5,522,646 | $4,511,880 |
日本 | $52,418,016 | $56,374,881 |
韓國 | $9,950,130 | $12,815,526 |
新加坡 | $1,914,725 | $2,091,413 |
泰國 | $944,735 | $1,177,713 |
馬來西亞 | $645,025 | $920,257 |
拉脫維亞 | $10,110 | 未上映 |
丹麥 | $84,050 | 未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