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田九判官》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田九判官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杜甫
贈田九判官,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贈田九判官
崆峒使節上青霄1,河隴降王款聖朝2。
宛馬總肥春苜蓿3,將軍只數漢嫖姚4。
陳留阮瑀誰爭長5,京兆田郎早見招6。
麾下賴君才並美7,獨能無意向漁樵8?
作品注釋
仇引陳註:上青霄,謂崆峒地高,非指朝寧之地。
2河:指黃河;隴:古地名,在今中國甘肅省。
仇註:河隴,謂河西隴右。澤州陳家宰廷敬[1]曰:考《王思禮傳》,天寶十三載,吐谷渾蘇毗王款塞,明皇詔翰應接。舊注以此當降王款朝,是也。
漢朝應劭註:款,叩也。皆叩塞門來服從也(《風俗通義校注》卷2)。
肥,以(苜蓿)為肥美。春,一作“秦”。 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圓形,花紫色,結莢果,主要做牧草和綠肥。
《史記·大宛列傳》載: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於)肥饒地。及天馬多,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
4將軍:這裡指哥舒翰。數(音shǔ):比較起來最突出,意同“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沁園春·雪》)的“數”字。
5陳留:地名,今河南省陳留縣。阮瑀為漢朝的文學家,見《魏志》:“陳留阮瑀,字元瑜,太祖闢為軍謀祭酒,管記室”。在此指高適。高適,唐朝著名詩人,也是杜甫的老友,他曾擔任縣尉的地方封丘(今河南封丘縣)屬於當時的陳留郡。
爭長(音掌),語出《左傳·隱公十一年》:滕侯、薛侯來朝,爭長[2]。
誰爭長,在此意思是“誰的水平能與高適爭高低?”,言高適才高,如同杜甫後來稱讚高適“當代論才子,如公復幾人”(奉簡高三十五使君)。
這兩句明確地稱讚田梁丘善於發現、推薦人才,杜甫希望田梁丘也推薦自己。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