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成本計量
質量成本根據其具體表現形式又可分為:
1.顯性質量成本指可從企業會計記錄中獲取數據的成本,由預防成本、鑑定成本及內部、外部損失成本構成。
2.隱性質量成本是由於交付給顧客的產品或服務質量低劣而導致的機會成本,幾乎都是外部故障成本,通常不在會計記錄中反映。例如:產品降級降價、失去銷售機會,顧客滿意度低,市場占有率下降等。
顯性質量成本的計量
由於質量成本的計量與確認是屬於管理會計範疇,因此與每個企業日常財務核算的口徑並不一致,質量成本往往被掩蓋於傳統會計賬簿中各個科目里,例原材料、工資、折舊、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等。因此,要根據日常財務會計的記錄追溯顯性質量成本時,往往需要對與顯性質量成本相關的財務會計科目當期發生額進行分析,找出其中可歸屬於顯性質量成本的金額,再預以匯總,最後得出一定期間內顯性質量成本的發生額及其明細。
例:東方公司是一家生產電冰櫃的企業,其生產流程中最後一個環節是組裝,200*年6月份組裝車間所發生的實際成本如下:
表1 東方公司組裝車部成本
200 年6月 單位:元
財務會計項目
| |
原材料
| 44 000
|
組裝車間工人工資
| 4 500
|
管理人員工資
| 4 000
|
設備折舊
| 3 500
|
耗用的水、電等輔助生產費用
| 3 000
|
合 計
| 59 000
|
為確定這些料工費當中哪些是顯性質量成本,還需對上述財務會計數據進行具體分析,以確定其屬性。
隱性質量成本的計量
由於隱性質量成本不能由從財務數據中分析取得,且其數額較大,因而只能通過估計的方法進行計量:
1.乘數法;
乘數法:假設全部故障成本是所能計量到的故障成本的某一倍數。
乘數法的計算公式為:
外部缺陷成本總和=K(已計量外部缺陷成本)
其中K是根據經驗確定的乘數效應。
例題:某公司的K值為4~6,假定計量的外部缺陷成本為300 000元,則實際的外部缺陷成本為1 200 000~1 800 000元。
可見,將隱性成本計算到外部缺陷成本的估計數中,有助於管理當局更準確地確定用於防止及鑑定所耗用的支出。
2.市場研究法。
方法
質量成本核算的方法仍然是經濟核算中的3種基本方法:會計核算、統計核算和業務核算。為了完成質量成本核算的任務,可以把3種核算的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相互補充,形成質量成本核算體系。業務核算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沒有一套專門的辦法,此處不予討論。
企業的質量成本核算,可以用統計核算為主,也可以用會計核算為主。但從質量成本核算的對象以及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的特點來看,特別是為使有利於質量成本核算長期堅持下去,最好採用會計核算為主、統計核算為輔的方法。即屬於現行會計核算的內容和項目,對於列入成本開支範圍的,通過會計的方法進行核算;對於未列入成本開支範圍、又不屬於現行會計核算的內容和項目,則可通過統計方法進行核算。
採用會計核算為主、統計核算為輔的方法時,企業在成本會計科目中增設“質量費用”一級科目,下設預防費用、鑑定費用、內部損失、外部損失四個二級子目,每個子目下設若干三級細目。並設定相應的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同時將“廢品損失”併入內部損失之中。
根據生產過程特點、生產類型、產品品種繁簡和成本管理要求,確定成本核算對象,規定明細項目和責任單位,正確歸集質量費用。
企業發生的各項質量費用,月末計入基本生產成本,能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就直接計入各種成本核算對象,不能直接計入的就按規定分別攤入各種成本核算對象。
對於企業主管部門尚未同意將“質量費用”納入產品成本核算科目而又準備採用會計核算的方法時,則要求對質量成本進行分解和還原,將有關質量成本數據按照“哪來哪去”的原則,參照企業編制的質量費用與現行會計科目成本項目對應關係表進行分解、還原、調整到規定的成本項目中去。按照統一的報表格式上報。質量成本匯總資料只作為產品成本核算報表的補充。
質量成本函式
1、傳統觀(與之相應的有:可接受質量水平觀、零缺陷模式)
在20世紀70年代較多用於質量控制中,該觀點認為控制成本與故障成本間存在一個最優選擇的問題。
該觀點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主張要將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降低到零,認為企業生產的有缺陷的產品越少,所獲取的競爭優勢也就越大。
2、現代觀
質量成本函式現代觀:
隨著企業預防的鑑定成本的增加及缺陷成本的減少,其實預防成本及鑑定成本可以縮減。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3、兩者的區別:
現代觀質量成本函式與傳統觀的質量成本函式區別在於:
在接近於穩固的零缺陷狀態時,控制成本並非無限增加。
隨著缺陷比例向零點的靠近,控制成本是先增後減。
故障成本可以降至為零。
4、與現代觀相適應的降低質量成本的戰略是:
(1) 努力有針對性地降低缺陷成本;
(2) 加強預防措施的實施;
(3) 在不斷進步中降低鑑定成本;
(4) 持續不斷地改進與實施新的預防措施及手段。
其指導思想在於:每種缺陷都是有根源,可預防的,並且實施預防措施的花費比較低,也即“一盎司的預防勝過一磅的治療”。
所謂的指導思想是在這種思想的基礎上產生了新的與質量控制方法:全面質量控制。
它假設“一個公司達到高質量水平時其質量成本最小”,並將質量管理的原則套用到企業滿足顧客需求的所有行為當中去,強調預防的重要性,並以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度為質量管理的首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