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令山摩崖石刻

賢令山摩崖石刻

賢令山摩崖石刻位於廣東清遠賢令山半山大石壁上。 早在北宋紹煕元年(公元1190年)張本中已經在賢令山石壁上作《皇宋聖傳頌》石刻,因年代久遠,又深藏石崖,曾一度荒廢。後來,陽山縣令潘元音將韓愈墨跡“鳶飛魚躍”拓本翻刻於右,拓本刻工精良,遊客不同角度觀賞常有特別感受。清代陽山縣令符翕另有詩及詩序刻石於其下。符翕書法,有清一代有名家風範,筆劃酣暢淋漓,有王羲之遺韻。 清代著名金石大家翁方剛先生對陽山摩崖石刻早有定評“粵中宋刻,當以此為最!”陽山摩崖石刻集唐代韓愈,宋代張本中,清代符翕三位大家墨寶於一[1]處,簡直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縮影。 早在六十年代,摩崖石刻被廣東人民政府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入選國家編定名勝詞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賢令山摩崖石刻
  • 原名:牧民山
  • 位置:陽山縣陽城鎮北一公里的賢令山
  • 評價: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縮影
概述,環境,景點,評價,

概述

唐—清 陽山 賢令山摩崖石刻。
唐貞元十九年(803年),韓愈由監察御史貶為陽山縣令,任內勤政愛民,後人為紀念他,改牧民山為賢令山。
1962年7月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環境

在廣東陽山縣城北的賢令山上。東麓山高大,如屏如砥,流泉怪石,翠巒環擁,為粵北著名古蹟。山因唐代文學家韓愈貶作陽山令而得名,石刻亦以韓愈手跡最為可貴。甫麓有韓愈題字:‘千岩表”(字大0.3平方米)及其他題詩、題銘,山背有崖,高約7米,寬約13米,刻有宋代縣令張本中的《皇宋聖傳頌並序》,全文二十八行,每行十八字,字方廣五寸,正書古勁逆秀,
是廣東傑出的宋刻。還有清代書法家符翕草書五言詩。此外還有游息洞、遠覽亭及明代韓愈像碑等名勝古蹟。

景點

賢令山摩崖石刻
賢令山摩崖石刻分布在打字岩、千岩表、讀書台、游息洞、朝陽洞等景點,有唐至清代石刻36題,其中尤以打字岩的石刻最為珍貴。打字岩高約7米,寬約13米,上有韓愈“鳶飛魚躍”草書題刻,每字長0.50米、寬0.40米,筆力遒勁;另有宋紹熙元年(1190年)陽山令張本中的楷書《皇宋聖傳頌詩並序》,刻面寬4米、高3米,全文28行,每行兩字至18字不等,共396字,每字長0.13米、寬0.10米,古勁遒秀,是廣東傑出的宋刻。還有著名的韓愈手書“千岩表”、《遠覽詩》,宋米芾 “且看山齋”題刻,以及清代書法家符翕的手跡、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連州知州曹鎬等刻的韓文公半身石刻像碑等。因時代久遠,風化嚴重,尤其讀書台的石刻,因靠近公路,又長期積水,使唐至清代的24題石刻中有13題長期被泥水浸蝕,部分銘文剝落不清。

評價

早在北宋紹煕元年(公元1190年)張本中已經在賢令山石壁上作《皇宋聖傳頌》石刻,因年代久遠,又深藏石崖,曾一度荒廢。後來,陽山縣令潘元音將韓愈墨跡“鳶飛魚躍”拓本翻刻於右,拓本刻工精良,遊客不同角度觀賞常有特別感受。清代陽山縣令符翕另有詩及詩序刻石於其下。符翕書法,有清一代有名家風範,筆劃酣暢淋漓,有王羲之遺韻。
清代著名金石大家翁方剛先生對陽山摩崖石刻早有定評“粵中宋刻,當以此為最!”陽山摩崖石刻集唐代韓愈,宋代張本中,清代符翕三位大家墨寶於一處,簡直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縮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