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陽洞

賓陽洞

賓陽洞是河南省洛陽市南郊的龍門石窟景區中的一組洞窟,賓陽洞又稱賓陽三洞。分為賓陽南洞、賓陽中洞、賓陽北洞。是北魏宣武帝時期始鑿的洞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賓陽洞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 別稱:賓陽三洞
  • 所屬景區西山石窟
景點介紹,簡介,地圖信息,

景點介紹


南洞:
賓陽洞賓陽洞
北魏開鑿,隋代完成(公元595-616)。主佛阿彌陀佛面部豐潤,唇厚,衣紋自然,流暢。改洞造像上續北魏剛健雄偉,下開唐代生動活潑,屬於過度時期的風格。洞內眾多的造像題記為研究者提供了珍貴的文字資料。
中洞:
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00-523)營造,洞窟平面呈馬蹄形,穹隆頂,深12米,寬10.90米,高9.3米,正壁雕主佛釋迦牟尼坐像及二弟子、二菩薩,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薩。佛、菩薩體態修長,表情溫和,神采飄逸,是北魏晚期風行的“秀骨輕像”的典型代表。地面刻蓮花圖案裝飾,示意蓮花寶池。窟頂中間浮雕一朵盛開的大蓮花。周圍有八身伎樂和兩身供養天,加之流蘇帷幔構成一蓮花寶蓋。前壁有維摩詰變相、太子捨身飼虎圖,須達那太子施捨圖和皇后、皇帝禮佛圖 等大型浮雕圖像及十神王像。1978年為保護洞窟雕刻拆除磚卷門洞。使鮮為人知的四頭四臂、一頭四臂護法天重見天日。
北洞:
始鑿於北魏時期,唐朝初年(公元641-650)完成,主尊為阿彌陀佛火焰紋背光繁雜而生動。洞口兩側“龍頭”柱礎與大同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柱礎造型風格相同。屬北魏完成之作品。

簡介

賓陽洞包括南洞、中洞和北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營造的洞窟之一。其中僅中洞的開鑿就花費了24年時間,其富麗堂皇的景象是龍門眾多石窟之冠。主佛釋迦牟尼端坐中央,面部修長清秀,面容和藹慈祥,略帶微笑。迦葉、阿難二弟子和文殊、普賢二菩薩侍立左右。迦葉形象老成持重,阿難形象活潑開朗,望之栩栩如生。佛像的衣飾都由北魏早期的袒露右肩和通肩式,變為褒衣博帶式,是孝文帝實行漢化政策在石刻藝術上的反映。洞頂雕有蓮花寶蓋,周圍雕著飄逸脫俗的伎樂天人和供養天人。洞口內壁兩側原本刻有三層大型浮雕,下層是著名的“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構圖嚴謹,雕刻精美,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傑作。

地圖信息

地址:龍門橋下龍門石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