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馬核村隸屬於墨紅鎮世迤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墨紅鎮西邊,距離世迤村委會2公里,距離墨紅鎮16公里。國土面積5.68畝,海拔2316米,年平均氣溫13.5 ℃,年降水量1043.2毫米,適宜種植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423.6畝,其中人均耕地0.67畝;有林地4678畝。
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39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玉米、烤菸為主。耕地總面積423.6畝,人均耕地0.67畝,主要種植玉米 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4678畝,無經濟林果地;荒山荒地563畝,其他面積2848.4畝。
現有農戶172戶,共鄉村人口634人,其中男性312人,女性322人。其中農業人口634人,勞動力44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族彝11人,漢族62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賈馬核村
- 所屬地區:墨紅鎮世迤村委會
- 地理位置:墨紅鎮
- 面積:5.68畝
相關信息,農村經濟,基礎設施,基層組織,自然資源,發展重點,
相關信息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2人,占人口總數的8.2%(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0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4.64%;享受低保29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46戶,占農戶總數的26.7%。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5萬元,占總收入的24.53%;畜牧業收入88萬元,占總收入的35.8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00頭,肉牛54頭,肉羊236頭);林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1.51%;第二、三產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5.28%;工資性收入52萬元,占總收入的19.62%。
農民人均純收入253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1人(占勞動力的11.59%),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1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100戶通自來水,有72戶飲用井水,有7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3%)。有172戶通電,有13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5.58%和30.8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9戶(分別占總數的45.9%和 45.9%)。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水泥路、柏油路、彈石路或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乾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農用運輸車1輛,機車80輛。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未實施電網改造,電價過高,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實施電網改造,,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養殖業,加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增加農民收入。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62.6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3615元(人均15元),一事一議籌勞80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萬元,有固定資產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8 人,女黨員0人。該村黨小組 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小組;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該村設有團支部0個,團員9人。
該村團支部 年被評為 先進團支部;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
自然資源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無其他結構的住房。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人畜飲水困難;2.鄉村道路不通暢。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發展黑山羊養殖。2.抓好烤菸產業的發展。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
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擁有企業0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地塊不集中,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核桃、竹子產業。(如發展核桃特色產業,種植面積6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50頭、牛10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9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3026元增加到34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