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賈家莊
賈家莊展覽館
賈家莊展覽館是全方位展示賈家莊六十多年來發展變遷的一座綜合性
展覽館,是外界了解賈家莊、認識賈家莊、感受賈家莊文化和精神的主要視窗。2012年8月28日正式開館,全館建築面積約3600平方,包括有:領導關懷廳、榮譽展示廳、昔日情景廳、艱苦創業廳、多種經營廳、穩步發展廳、改革創新廳、精神文明廳、功勳勞模廳等多個大展廳,同時還有黨員活動室、多功能會議室、檔案資料室、來賓接待室等多個功能室。2013年,賈家莊展覽館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
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賈街
在賈家莊,你可以領略賈[gǔ]街風貌,感受善賈[jiǎ]情緣,追尋夢裡鄉愁,體驗三晉民俗,回味
晉商文化……7月31日,“山河故人·家廚”電影主題餐廳,在山西汾陽賈家莊三晉民俗文化體驗地——賈(gǔ)街開業。“山河故人·家廚”的名字來自
賈樟柯最新同名電影《山河故人》,這部影片全部以山西汾陽為大時代背景,講述了從1999年跨越到2025年、一個穿越時空、感人至深的關於愛情,關於友情,關於親情的故事。這部影片發行以後,在世界範圍內引發對故鄉,對家庭的共鳴。特以“
山河故人”命名餐廳。山西汾陽具有悠久的飲食文化傳統,汾陽菜中著名的 “八大碗”就來自於明代的宮廷菜。賈樟柯表示,他將借“山河故人·家廚”餐廳把汾陽菜和晉菜推廣至全國。作為一家電影主題餐廳,“山河故人·家廚”擁有很多與電影相關的內容。餐廳主視覺Logo由雲朵與一串鑰匙構成,分別意味著雲遊、遠行和家,而Slogan則來自於電影中一句台詞:“你的家,隨時可以回來”。“山河故人·家廚”同時也是山西省第一家電影主題餐廳。餐廳內掛滿了《山河故人》在各國上映前的海報、工作照及劇照,最醒目的位置則陳列著電影《山河故人》獲得的9座獎盃原件,其中包括第6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公眾獎-最佳歐洲電影獎獎盃,兩座金馬獎盃(第52屆台灣
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及最佳原創劇本獎),以及亞洲電影大獎最佳表演獎獎盃等。
馬烽紀念館
馬烽(1922——2004),“
山藥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時代精神,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92年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其“人民作家”榮譽稱號。馬烽紀念館是人民作家馬烽先生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馬烽先生曾經掛職汾陽縣委副書記,長期蹲點在賈家莊體驗生活、進行文學創作,期間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影視劇本。如《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飼養員趙大叔》等,這些作品中的許多人物原型均來自於賈家莊,整個展館集中展示了馬烽成長的歷程、革命的歷程、文學創作的歷程、對外交往的歷程。這裡珍藏了馬烽先生的眾多創作手稿、文學著作、各個時期的經典照片、眾多的電影作品等。目前,馬烽紀念館已經成為了“山西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基地”
汾州民俗文化園
汾州民俗文化園占地面積約200畝,是在原先廢棄的磚瓦窯舊址上逐步改建而成。園區內包括有:汾州民俗文化園、文昌書院、尋根祭祖壇、福祿壽三星島、福澤湖、農業園、花卉園、植樹紀念園、文昌塔、古長城、馬刨神泉、迎賓瀑布等眾多的景點景區,所有的這些景觀都是由賈家莊人民自籌資金、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其中有許多建築物是去全人民艱苦奮鬥義務投工建設而成的。2004年,園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
胡錦濤、
賈慶林、
劉雲山等黨和國家領導先後蒞臨參觀,並在園內親手栽植紀念樹。目前,整個園區已經形成“人在畫中游、鳥在林中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一步一景、寓教於樂、民俗獨特非常顯著的生態大觀園、民俗大觀園 ”。
工業文化創意園
賈家莊工業文化創意園坐落於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賈家莊村內,整個園區是在原先特種水泥廠舊廠區上轉型改建而成的。園區內分為了紅色休閒區、工業記憶區、書畫創意區、電影沙龍區、體能拓展遊樂區,園區將著力打造類似北京798一樣的鄉村工業文化創意園,同時將融入更多的文化創意元素,使這些老舊的廠房、設施、設備賦予全新的內涵。園區將藉助賈樟柯等名人效應全方位提升景區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賈家莊工業文化創意園是您創業創新的福地,休閒旅遊、團隊拓展的樂園!
回顧賈家莊
解放前的賈家莊是汾陽縣有名的窮村子。流傳著:“村西濕澤村東乾,村南村北鹼荒灘。春天返鹼白茫茫,夏天雨澇水汪汪。村里只有三件寶,甜苣柳芽蘆葦草。有女不嫁賈家莊,嫁到賈莊受恓惶。”的民謠。然而,團隊精神的精神卻悄然在這一方熱土上生根、發芽。
百把撅頭鬧革命
1952年,賈家莊的貧下中農在互助組的基礎上辦起了汾陽縣第一個初級生產合作社,當年入社的由19戶擴大到72戶,人多了,地多了;人們氣足勢壯,齊心協力鬧生產。可是由於底子薄,幾乎沒有大型生產資料,耕種必須的大牲畜根本不夠用,發展生產起步難。
1953年春天,眼看就要下種了,合作社還有300畝土地沒有耕過,而且這些土地大都是板結的
鹽鹼地,如不能按時耕,下種就有問題。人們急的滾油澆心,合作社只得向牲畜多的富裕戶雇用牲畜。可是,有的富裕戶趁機拿起了架子,不僅不借給牲畜,還用諷刺的口氣說:“你們的社長不是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點燈不用油、耞地不用牛'嗎?怎么還向我們借牲畜?”
有一個富裕戶乘機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他說:“你們現在雇用我的牲畜,到時候我地里忙了也要借用你們的勞力,啥時要你們就啥時來,要多少就得給多少。”合作社的人被逼急了,說道:“我們雇用你的牲畜,是多少錢給多少,但不能用勞力來換,更不能啥時要啥時來呀!”二人話不投機,便吵了起來,最後,富裕戶兩眼一瞪說:“不用勞力換,那我就不乾,你們就是把錢給我拴到犁耙上,也別想使用我的牲畜!”
一面是節令不等人,一面是富裕戶有意“卡脖子”,社員們氣憤極了,但是,翻身做主、團結起來的“窮棒子”是有志氣的,他們發誓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把地耕過,絕不讓富裕戶看笑話。在社長賈煥星的帶領下,大夥決定用人拉犁和人刨地的辦法,打好春耕春種這一仗。第二天,合作社抽調了30個強勞力拉犁耕地,組織100個強勞力用钁頭刨地。男女老少齊動員,白天黑夜連著乾,不怕渴、不怕餓、不叫苦、不叫累,硬是用4個晝夜,就把300畝地耕耙刨完。接著就是下種,種籽不夠,社員們有的把自家僅存的口糧拿出來做種籽;有的把女人的首飾、銀鐲賣了到外地買種籽。下種的時候,牲口不夠用,社員們就組織人拉耬,保證了合作社的1000多畝地按時下種。
這一年,合作社喜獲豐收,糧食總產創歷史新紀錄,畝產比單幹戶高出許多。社員們個個都揚眉吐氣、興高采烈。富裕戶見合作社人多力量大,再也不敢說三道四了。
改鹼治水拔窮根
1954年——1965年,一場決定全村命運的治水改鹼硬仗如火如荼地展開。勤勞智慧的賈家莊人創造性地採用“開渠截流、溝洫台田、起高墊低、淺澆洗鹼、鋪沙壓鹼、鹼土搬家、增施肥料”等方法,逼退鹼魔,拔掉窮根,精心繪製了一幅“田成方、樹成行、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田園美景。先後投工12萬個,移動土方42萬立方米,徹底根治鹼灘鹼地2650多畝。1965年,平均畝產達到816斤,成為北方地區第一個糧食產量跨長江的村莊.被譽為富庶精緻的北方江南。
1958年至1966年,
賈家莊村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機具改革運動。能工巧匠大顯身手,先後革新、創製三齒耘鋤、追肥耬、手搖
脫粒機、脫粒機、
鍘草機、
碾米機、
磨麵機、榨油機、
飼料粉碎機等,革新各種機械十九種三十四台(件)。1965年春,國務院副總理
譚震林親自到賈家莊視察農業機械化工作,將賈家莊確定為農村集體機械化試點,部分農機具赴北京參加了全國農業機械化展覽。當年夏天,賈家莊被樹為全國農業機械化的一面旗幟。
一集中 五統一 三田到戶
1979年,農村改革的序幕開始啟動 ,包產到戶的浪潮席捲全國。其他農村由於集體沒有什麼資產,一下子就分下去了。而賈家莊經過老一代共產黨員的奉獻和開創,已經積累下百萬元的資產。如果往下分,應該怎么分?而分下去之後,就會成為一個“空殼村”,再發展就沒有動力了。巨大的壓力擺在了
賈家莊村黨總支書記邢利民面前。遲遲不肯下放,一片反對之聲呼嘯而來。當時有人編出了這樣的民謠:上邊放,下邊望,中間有個頂門槓(指邢利民)。縣委書記、地委書記找邢談了多少次話,副省長談的是“責任制之後,幹部就不能吃人民的肉,喝人民的血了”。在這個歷史抉擇的緊要關頭,年輕的村黨總支書記
邢利民一邊組織賈家莊的共產黨員認真學習中央相關檔案精神,一方面組織人進行考察論證。尤其是得到了
馬烽同志的肯定,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只切一刀。立足於實際,於1982年創造性地提出了雙層經營的新鮮管理經驗,決定實施一集中、五統一、三田到戶的戰略性決策。
雙層經營體制為賈家莊農業現代化奠定了基礎。全村耕地“六七十畝一方田,一路兩渠四行樹,渠成網、地成方,道路筆直樹成行”。實現了農田林網化、種植科學化、作業機械化。同時,集體先後興辦花卉場、副食品加工廠、食用菌廠、飼料加工廠、養豬場、養雞場和甲魚溫室養殖場。形成“農”字號產業一條龍,農業現代化初具規模。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1986年後集體企業在高起點上滾動發展,陸續興辦塑膠廠、
編織袋廠、木器廠、農修廠、造紙廠、印刷廠、煤氣灶廠、
人造大理石廠、
焦化一廠、二廠、雷射全息
防偽商標項目、
二茂鐵化工項目等二十餘個,以“滾雪球”的辦法壯大
集體經濟,完成資本積累。經過不斷地整合小型企業、淘汰污染企業、轉型耗能企業、發展綠色企業,形成農工商協調發展的大格局,為賈家莊的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騰飛跨越
1997年3月28日,
賈家莊特種水泥廠正式投產運營。賈家莊人民共同富裕的理想從此更加堅定。
進入新世紀以來,賈家莊人民在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先後投資數億元建成了
盛世酒業有限公司、
混凝土攪拌站、文化體育廣場、四星級裕和花園酒店、賈家莊展覽館、賈(gu)街等項目。如今的賈家莊經濟蓬勃發展,旅遊業欣欣向榮。文化事業也有了顯著提高,村歌《騰飛之歌》榮獲全國村歌大賽十大金曲獎。村容村貌整潔美觀,團隊精神精神有了更大發揚,是名副其實的都市鄉村。黨和國家領導人
胡錦濤、
溫家寶、
賈慶林、
劉雲山先後蒞臨視察指導,60多個國家的國際友人慕名來參觀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