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技術方法(試行)》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技術方法(試行)
- 發布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技術方法(試行)》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檔案。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技術方法(試行)》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檔案。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大任務。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預警技術方法》是201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樊傑。圖書簡介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預警技術方法》重點闡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預警的技術流程、指標體系、指標算法與參考閾值、集成方法與類型劃分等技術要點,主要內容包括...
第1章是總論。主要闡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的定義,國家相關政策和要求,以及課題組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第2章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技術方法研究。主要闡述國內外有關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方法的相關研究成果,介紹了《技術方法(...
《迭部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技術方法研究》是由甘肅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李振林、屈鵬、李娟、王晶、李真、徐鳳英、王愷、魏瑋、王憲民、翟雪寧、杜佳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為積極貫徹中央精神,...
《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預警技術與實踐》是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技術研究專家組對近年來開展的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技術研究及試點評價工作成果的總結和凝練。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技術研究專家組依照全國資源環境承載...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技術理論、方法與基礎套用研究》是由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擔任主要完成單位,劉天科、侯華麗、周璞、鞠建華、靳利飛、李瑞敏、安翠娟、陳麗新、楊楠、王堯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項目摘要...
本項目主要形成5項成果:一是提出了分級-分區-分層次評價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技術體系,系統編制了《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技術與方法指南》。二是開展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2個典型地區實踐研究,提出了經濟區資源利用與...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與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技術規程》(DB36/T 1357-2020)是2021年7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地方標準,歸口於江西省自然資源廳。地方標準《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與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技術規程》(DB36/T ...
以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技術要求(土地部分)為指引,在7個試點省份(天津、山東、福建、內蒙、江西、甘肅、四川)開展土地綜合承載力評估技術方法驗證工作,形成相關基礎數據集、評估報告及技術方法修改建議。4、開展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
2020年底前組織完成縣(市、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狀評價,超過承載能力的地區要調整發展規劃和產業結構。建立監測評價、預警指標和技術方法體系,實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第四節 推進資源能源集約、節約利用 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
按照今年1月1日實施的新環保法要求,地方政府對轄區環境質量負責,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實行環保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制定經濟政策應當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為落實這些要求,今年3月底,環境保護部重啟綠色GDP研究項目,...
《全省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評價》是由黑龍江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狄春、關國鋒、鄭浩、李宏、羅奇雲、徐恩宇、湯永玲、王語檬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項目針對黑龍江省實際,圍繞落實國家對...
根據相關技術要求和實際需要,採用位移、撓度、加速度、動應變、靜應變、傾角、裂縫寬度等監測設備,對橋樑結構變形、結構受力、動力回響等相關參數進行監測;採用視頻、溫濕度、風速風向等監測設備,對影響橋樑安全的外部荷載和氣象環境進行...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提高水資源供給能力和品質,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建設,形成生態文明建設海南樣板,要求進一步強化河湖休養生息和保護修復,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打造健康美麗幸福河...
1.開展北京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試評價。參照國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技術方法(試行)》(以下簡稱“技術方法”),2017年6月底前,配合市發展改革委開展北京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試評價。以區為基本單元,開展針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生態...
建立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構建海洋生態災害和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體系,建立海灣保護責任體系。出台海南省藍色海灣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在全省各主要港口全面建立和推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監管聯單制度,港口所在地政府統籌...
制定針對不同主體功能區的財政、產業、投資、建設用地、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政策體系。2017年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正式評價和環境功能區劃編制工作,依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確定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加快推進全省多規合一。建立統一規範的...
第四十七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資源、環境容量和草原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有序實現河流、湖泊、草地休養生息。第四十八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逐步構建全面穩定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鼓勵探索運用區域合作、...
研究建立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制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制度,推動建立覆蓋全省國土空間的監測系統,動態監測國土空間變化,2018年制定貴州省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實施辦法。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和環境功能區劃工作,在生態保護紅線內...
建立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評價與預警機制,加強對赤潮、核污染、海上溢油、有毒有害化學品泄漏等突發事件的監測預警、跟蹤監測和應急處置。選取廈門等地探索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途徑,開展污染物入海減排治理、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海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