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淵源:源於鮮卑,出自古鮮卑族賀若部,屬於以部族名稱為氏。賀若氏,亦稱賀岳氏。為漢、唐之際中國北方東胡北支鮮卑族賀若部的部族稱謂,亦為其族人的姓氏。
據現代姓氏學家姚薇元在其所著的《北朝胡姓考》中考證:“……<官氏志>:‘賀若氏依舊賀若氏’。按<姓解>二若氏下引後魏書云:‘北俗謂忠正為賀若。孝文帝以其先祖有忠正之德,遂以為氏。’<廣韻>三十八個同,惟忠正作忠貞。據此,則賀若命氏,始自孝文,與志文‘依舊’之說,似不合。
<姓纂>之誤:按<元和姓纂>三十八賀蘭氏條下云:‘代居元朔,隨魏南遷河洛。魏以忠貞為賀蘭,因命以氏。孝文時代人鹹改單姓,唯賀蘭氏不改。’此賀蘭氏當為賀若氏之誤。蓋<官氏志>明載賀蘭氏改為賀氏,何言不改?<姓纂>所敘世系中統、敦、誼、弼等,皆當姓賀若,周隋諸書已有傳。<姓纂>無賀若氏。據以上三點,知此賀蘭為賀若之刊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賀若姓
- 拼音:hè ruò 或 hè yuè
- 注音:ㄏㄜˋㄖㄨㄛˋ 或 ㄏㄜˋㄩㄝˋ
- 解釋:出自古鮮卑族屬於以部族名稱為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賀若·伏連,賀若·統,賀若·敦,賀若弼,賀若·懷亮,賀若·誼,賀若·察,賀若·孝義,賀若·懷廓,
基本介紹
賀若(賀岳)[賀若、賀岳,讀音作hè ruò(ㄏㄜˋㄖㄨㄛˋ),亦可讀作hè yuè(ㄏㄜˋㄩㄝˋ)]
姓氏淵源
宋章定氏<族類稿>卷五十九引<姓纂>正作賀若氏可證。鄧氏<姓氏辨證>卷三十三賀若氏條下云:‘北俗謂忠正為賀若,後魏孝文時代人皆改單姓。唯賀若氏以先祖有忠正之稱不改,仍為賀若氏。’鄧說蓋參合姓纂、姓解而定。可知賀若命氏,不始孝文;惟太和改姓,此族以旌德未改耳。
<魏書>卷十二孝靜紀云:後魏賀若統:‘天平四年冬十月,潁州長史賀若微執刺史田迅西叛。’按此賀若微卽<周書>賀若統也。<周書>卷二十八賀若敦傳云:‘賀若敦,代人也。父統為東魏潁州長史,大統二年執刺史田迅以州降。至長安,魏文帝拜為右衛將軍兗州釗史。’合紀傳觀之,知微卽統。隋書賀若誼傳卷三十九及賀若誼碑開皇十六年皆雲‘父統,右衛將軍。’誼乃敦之弟,故誼父卽敦父,亦魏紀之賀若微也。據周書隋書及石刻,字皆作統,知魏紀賀若微,‘微’為‘統’之訛。<周書·敦傳>稱代人,而<隋書·誼傳>及弼傳卷五十二皆稱河南洛陽人,是此族由代北遷洛之證。<姓纂>謂‘代居元朔,隨魏南遷河洛。’正符。參合二書,錄賀若氏世系如下:
┌→賀若隆
┌賀若敦┼→賀若弼
│ └→賀若東
賀若伏連─→賀若統(微)─→┤ ┌→賀若協
│ ├→賀若祥
└賀若誼┼→賀若與
└→賀若舉
……”
據史書記載,賀若氏族的遠祖為傳說中的達羅安樂王。達羅在安樂一帶建部,稱達羅安樂王。安樂,就是賀若氏部族早先的遊牧地區(今寧夏中寧),後遷居於元朔地區,再後又隨北魏政權南遷至中原地區。在北魏鮮卑族語言中,做人“志正”稱為“賀若”,意為人忠誠正直端穩,因此,該部族酋長以“賀若”命為自己部族稱謂,族人們因以為姓氏,稱賀若氏。元朔,就是如今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北部的老爺山一帶地區。老爺山在秦、漢時期又叫元朔山,後稱北武當山。在古代漢朝時期,北方匈奴族人在當地建有祭祀祖先的龍城(本書註:非今江蘇常州龍城),因此“元朔”非常有名。龍城,後為漢武帝劉徹廷下大將軍衛青在漢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率漢朝大軍攻破摧毀。為紀念那次戰役的勝利,漢武帝還在公元前128年將其年號改為“元朔”。
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推行漢化政策的時候,鮮卑族各部族人大多數的二字、三字、四字複姓都被改為漢字單姓,唯有賀若氏、尉遲氏不改。不過,從當時賀若氏的孫輩起,亦有自發改為漢字單姓賀氏者。
郡望堂號
郡望
北地郡:戰國時期秦國置北地郡,治所在義渠(今甘肅寧縣),統領甘肅舊寧夏、慶陽、平涼、固原、涇州諸府州地。西漢時期移治到馬陵(今甘肅慶陽),統領甘肅舊寧夏、慶陽二府之地。東漢時期又移治到富平(今寧夏吳忠);東漢末期其地曾被劃入羌胡轄境。三國時期曹魏國沿置,治所在泥陽(今陝西耀縣)。隋朝時期的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肅省寧縣。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堂號
北地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賀若·伏連
(生卒年待考),代人(今山西大同)。著名東魏大臣。
賀若·統
(生卒年待考),賀若·伏連之子;代人(今山西大同)。著名後魏大臣。
《北周書》記載,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冬十月,潁州長史賀若微執刺史田迅西叛。”
按:此賀若·微即賀若·統,就是潁州長史賀若·統為了投靠西魏國,便與密縣人張儉合夥逮捕了潁州刺史田迄,獻出城池,投降西魏國。
賀若·敦
(公元?~565年待考),河南洛陽人。著名南北朝時期北周將領。《周書·賀若敦傳》云:“賀若敦,代人也。父統為東魏潁州長史,大統二年執刺史田迅以州降。至長安,魏文帝拜為右衛將軍兗州釗史。”
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南朝陳國太尉侯瑱等領兵進攻湘州(今湖南長沙),北周馬上派遣司馬賀若·敦渡江援救。賀若·敦出師告捷,連連打敗侯瑱,乘勝進駐湘川地區。不久,秋水暴漲,侯填乘勢占據江面,截斷了周軍退路,把賀若·敦孤軍堵在江南,並想通過長期相持的策略來拖垮北周軍隊。北周占領湘州時日不長,當地百姓歸心未服,在賀若敦與侯瑱相持期間,百姓常常乘坐小船,送些糧食和雞鴨等家禽犒勞、接濟陳國兵將。兩軍相持,供應是最大的難題,而百姓主動接濟陳國軍隊,使賀若·敦深感不安。於是他心生一計,叫部下軍士扮作百姓,也乘船劃向陳國軍隊,同時讓披甲戰士藏伏船中。陳國兵望見船來,以為又是百姓前來饋贈,因此並不戒備,大搖大擺跑來接迎。這時船中北周將士突然出擊,一舉將接迎陳國兵全都擒獲。這樣進行了幾次,陳國軍隊吃虧不小,於是成了驚弓之鳥。以至於到後來,如果有人乘船而來,即使真是饋送食物的百姓,他們也不敢接納,而不準他們靠近。百姓見此情狀,漸漸地也就不再前往饋送了。在兩軍對峙期間,賀若·敦部下的兵士常常有人反叛投敵,侯瑱十分高興,派船接迎,並優待他們。為了遏制逃兵,賀若·敦叫人挑出一匹戰馬,牽往船上。待馬接近船隻,則令船上兵士用鞭子狠狠抽打,之後將馬牽回岸上。接著又趕它上船,等它剛要上船,船上兵士又抽鞭猛打。如此牽上趕下,猛拍猛打,反覆多次,那馬便漸漸地怕上船隻,即使驅趕,也畏縮不前了。
隨後,賀若·敦預先在江岸埋伏一隊軍士,再指派一名士兵騎上那匹通過訓練而畏船的戰馬,奔往江邊,聲稱投降陳國。陳國軍隊象先前一樣,馬上派船接迎。船至岸邊,陳國兵上岸牽馬,誰知那馬卻無論如何也不願上船,於是,船上的陳國兵便紛紛上岸,各逞其能,驅趕那匹戰馬。就在他們折騰戰馬的時候,江岸北周伏兵突然躍起,一陣擊殺,上岸的陳國兵被殺得片甲無存。這樣,陳國兵又上了一次大當,不得不接受教訓。從此之後,他們再也不敢接迎逃兵,非但不敢接迎,相反派人掩殺。
由於沒人接應且有殺身的危險,北周軍隊中便再也每人敢背叛投敵了。
賀若弼
(公元544~607年),字輔伯,賀若·敦之子;河南洛陽人。著名隋朝將領。賀若·弼年輕時就胸有大志,為人慷慨,會文精武,頗有名氣,很得北周齊王宇文憲器重,用為記室。不久,封為當亭縣公,升小內史。
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賀若·弼隨上柱國韋孝寬攻陳淮南,攻克壽陽(今安徽壽縣)等數十城,因其計謀居多,遂任揚州刺史,後改封襄邑縣公。
隋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經尚書左僕射高熲推薦,賀若·弼被隋文帝任命為吳州總管,鎮守江北要地廣陵(今江蘇揚州),經略一方,作滅陳國的準備。賀若·弼獻“取陳十策”,獲得隋文帝的稱讚。在攻打陳國之前,賀若·弼多次將換防部隊集中於沿江要地,大張旗幟,營幕蔽野,又命士卒沿江射獵,人馬喧囂,佯作即將渡江之勢,以迷惑麻痹陳國軍隊,使其習以為常而懈備。
隋朝開皇八年(公元588年)冬,隋朝發兵五十餘萬,分八路大舉進攻陳國,賀若·弼任行軍總管,率軍一路出廣陵。次年農曆1月1日,賀若·弼乘陳國軍隊歡度年節、疏於守備之機,引軍秘密渡江,隨後一舉攻占了陳國沿江的重鎮京口(今江蘇鎮江),擒獲南徐州刺史黃恪。賀若·弼又分兵一部進占曲阿(今江蘇丹陽),以防三吳(今太湖以東、以南和浙江紹興、寧波一帶)陳國軍隊北援。然後賀若·弼自率主力西進,從左翼攻陳都建康(今江蘇南京)。由於賀若·弼所率軍隊軍令嚴肅,紀律嚴明,並寬釋俘虜,所至皆服。隋朝軍隊進據鐘山後(今南京紫金山),陳國調集諸軍於白土岡(今江蘇南京)一帶布陣抵禦。賀若·弼率所部七路總管、八千甲士進擊,初戰失利後縱煙自隱,親自督勵將士奮戰,終於大破陳國軍隊,殲五千人,擒獲陳國軍大將蕭摩訶。繼而,賀若·弼乘勝進至樂游苑(今江蘇南京玄武湖),又擒陳國軍打將魯廣達,並趁夜燒北掖門,攻入建康城。因賀若·弼功績卓著,受隋文帝優詔嘉獎,加位上柱國,進爵宋國公。後相繼任右領軍大將軍、右武候大將軍。後來,賀若·弼居功自傲,因未升任宰相而大為不滿,在隋朝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被免官,繼而下獄。一年以後,賀若·弼復爵位,但不再被任用。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賀若·弼跟從隋煬帝北巡,與高熲等議論並指責隋煬帝過於奢侈,結果被加以誹謗朝政罪處死。
賀若·懷亮
(公元?~607年),賀若·弼之子;河南洛陽人。著名隋朝大臣。賀若·懷亮慷慨有父風,曾以柱國世子,拜儀同三司。後坐賀若·弼之事而為奴,不久亦被隋煬帝殺死。
賀若·誼
(公元505~582年),字道機,賀若·敦之弟;河南洛陽人。著名北周將領。
史書記載:
賀若·誼性情剛果,有幹略。周文據關中,引之左右,累遷儀同三司、略陽公府長史。
周閔帝受禪後,封賀若·誼為霸城縣子爵,加開府,歷原、信二州總管。及兄賀若·敦以讒毀伏誅,坐免官。
後跟從武帝平齊,拜洛州刺史,進封建威縣侯。
隋朝開皇中年,賀若·誼位居左武候將軍、海陵郡公。後以突厥為邊患,賀若·誼素有威名,拜靈州刺史,進位柱國。當時賀若·誼已經年老,但猶能重鎧上馬,甚為北夷所憚。
數年後,賀若·誼上表乞骸骨,後逝世於家。其子賀若·舉襲爵。
賀若·察
(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大臣。
賀若·孝義
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大臣,倉部郎中。
唐武德三年,李唐王朝剛剛平定關中,秦王李世民領兵進入河東,討伐定揚可汗劉武周,轉戰於晉州一帶。四月間,浮山鄉民吉善行求見秦王,受到當時的晉州長史賀若·孝義的接待。善行向長史描述了他親見老君聖容,領受神教的神話。他說:這年二月,在羊角山杜梨樹下,見到老君下凡。老君鶴髮童顏,衣冠楚楚,騎著紅鬃白馬,還有青童侍側。曾對他說:“你為我傳言於唐朝皇帝,我是他的遠祖,我的子孫長有天下,國運久長。秦王當為天子,我已詔令陰兵助他破賊。”說罷就不見了。初奉神教,不敢外泄。本月初老君再見,曾說:“石龜出,吾言實。”賀若·孝義聽後,覺著事關重大,立即向秦王面奏此事。李世民心領神會,對這件事十分重視。立即派遣親信左親衛都督杜昂親到浮山羊角山祭告禮謁。杜昂來到聖地杜梨樹下,跪拜叩首之際,仿佛看到老君形象。隨即撥馬回營,向秦王報告,說其事可信。秦王馬上派杜昂帶上善行,一起奔赴長安,向皇帝奏報此事。在宮廷里,恰遇郇州獻瑞石如龜的事,龜上刻文“天下安,千萬日”。皇帝李淵先聽了善行、杜昂親聆神教的報告,又得到郇州石龜的證實,自然堅信無疑,立即拜吉善行為朝散大夫,同時命舍人柳憲到晉州浮山羊角山聖地祭告聖祖。柳憲在杜梨樹下擺好祭品之後,忽見大樹之間,“猶龍”(老子的代稱)復見。起初,周圍一片靈光,若紅峰綠頂,瞬間,便隱約不見,似雨息雲消,不知從哪裡來,也不明去向何方。還報朝廷,皇帝感於聖祖老君的符命,又思遵祖之義,五月下詔,令在所見之地,建立老子祠,四時備禮享獻。
賀若·懷廓
(公元?~623年待考),著名唐朝官吏。隋末中原亂起群雄逐鹿,敦煌地區歸屬割據河西的李軌。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王朝平定河西走廊,在敦煌置瓜州。當時中原戰亂末已,外部則有乘隋末戰亂重新崛起的突厥、吐谷渾的威脅。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瓜州刺史賀拔行威舉兵反唐。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瓜州土豪王乾斬賀拔行威歸唐,唐王朝改瓜州為西沙州,州治設在敦煌,賀若·懷廓出任沙州別駕。當時唐朝另在原瓜州屬下的常樂縣置瓜州,設總管府,轄瓜、西沙、肅三州。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農曆7月,西沙州張護、李通謀反,殺害了正在西沙州巡視的瓜州總管賀若·懷廓,擁州別駕竇伏明為主,並派兵進逼瓜州,結果被瓜州長史趙學倫率軍擊退。不久,竇伏明率眾降唐,西沙州終於最後穩定下來。唐貞觀七年(公元633年),唐王朝改西沙州為沙州。在此前後,唐廷北滅東突厥,西討吐谷渾,解除了敦煌的外部威脅。並開始進軍西域,滅高昌,攻焉耆,克龜茲,設安西都護和安西四鎮以鞏固戰果。最後,又在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滅掉了西域最大的敵對勢力西突厥。於是,西域諸國紛紛歸附,貢使通商,往來不絕。在此過程中,敦煌不僅是軍用物資的轉運、供應基地,還參與了一些重要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