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會、文化與世界經濟

貿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會、文化與世界經濟

《貿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會、文化與世界經濟》是202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貿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會、文化與世界經濟
  • 作者:彭慕蘭(美)
  • 譯者:黃中憲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
  • 頁數:624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20817558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貿易如何興起?以什麼方式傳播?又將如何影響人類的社會生活及其個體命運?貿易常常給全球化和商品化,以及人類社會發展帶來不可預計的後果。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展、突變,新觀念革命都與貿易相關。貿易將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人聯結在一起,促成了全球化,同時也改變了各地的自然世界、社會世界。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貿易打造了今日的世界格局。貿易史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部世界史。
本書以“貿易”為主線,分為七個章節,從市場的形成、運輸手段、致癮性食品、移植、暴力、現代市場、世界貿易工業化及去工業化等方面論述了貿易與法律、文化、革命、技術科技等等之間的關係,並描繪出一幅人類社會發展歷程畫卷。
本書由彭慕蘭與托皮克在《世界貿易雜誌》(World Trade Magazine)寫給讀者的小文章精心編選、集結而成。彭慕蘭精通中國史、東亞史,托皮克精通拉美史,本書綜匯了他們蕞新的研究成果,如書中對什麼時候由商人發動戰爭效率蕞高、貿易如何使鳥糞變成黃金、擁有蕞大艦船的明朝為什麼未能贏得海上霸權、華爾街如何使美國的金融霸業落空等問題,都提供了別具洞見的答案。語言風趣生動,引人入勝。
本書自出版以來,已常銷20餘年。第4版增訂了近10萬字內容,譯文也經全面修訂,新增章節主要涉及印度洋商品迴路、罪惡稅、菸草、世界史浪潮、早期旅行家、穀物、口香糖、勤勞革命、稀土金屬等當下熱門話題。

圖書目錄

第4版序
2008年中文版序
前 言
I 市場準則的形成
1.1 福建僑商
1.2 中國朝貢制度
1.3 濫發通貨,實質增長
1.4 當亞洲就是世界經濟
1.5 不識好訊息
1.6 瓦礫里的珍珠:重新發現泉州的黃金時代(約1000—1400)
1.7 阿茲特克貿易商
1.8 原始積累:巴西紅木
1.9 一名熱帶地區的英國貿易商
1.10 女人如何做買賣
1.11 交易與折磨:世界貿易與現代早期法律文化
1.12 遊走各地的業務員和收稅員
1.13 印度洋商品迴路:如何把棉花變成象牙
1.14 拒絕本土化:貿易商侍臣時代的結束與公賬開銷
1.15 本小利大的帝國:加爾各答的英國冒險家和印度金融資本家(1750—1850)
Ⅱ 運輸與手段
2.1 木材、風、造船、貨運:中國為何未雄霸海上
2.2 聰明還不如交好運
2.3 首都和其胃納量:18世紀之旅
2.4 塵土空間的先鋒:倉庫、跨大西洋貿易、開闢北美邊疆地區
2.5 人群模式:勇於移民的華人!
2.6 說服萊佛士
2.7 貿易、失序、進步:創造上海(1840—1930)
2.8 從一體走向分殊
2.9 穩賺的生意和部分實現的希望:英屬印度的鐵路建設
2.10 短時間橫跨數百年的發展落差
Ⅲ 致癮性食品的經濟文化
3.1 朱古力:從貨幣變成商品
3.2 醞釀風暴
3.3 摩卡其實與朱古力無關
3.4 商業萃取:咖啡的前世今生
3.5 美國與咖啡豆
3.6 甜味革命
3.7 為權力埋單:“罪惡稅”與現代國家的興起
3.8 鴉片如何使世界運轉
3.9 菸草:一種魔草的興衰
3.10 讓吸菸變摩登:從菸斗到捲菸,在埃及和其他地方
3.11 咀嚼可以,吸食就不好:化學如何使好東西變成壞東西
Ⅳ 移植:世界貿易里的商品
4.1 非自然的資源
4.2 橡膠大國的興衰
4.3 得黃金非幸也:在加州荒陬之地的薩特
4.4 加州黃金與世界
4.5 黃金城還是荒涼海岸?世界史浪潮如何漫過一個偏遠地方
4.6 美麗的蟲子
4.7 如何點石成金:鳥糞的短暫風光
4.8 夏威夷如何成為美國第五十州?
4.9 牛如何吃掉牛仔
4.10 世界貿易的混沌效應
4.11 科學農業在中國
4.12 一顆馬鈴薯,兩顆馬鈴薯
4.13 可可與強制:自由勞動在西非農業中的進與退
4.14 試圖掌控:天然橡膠的百年興衰
Ⅴ 暴力經濟學
5.1 沒人性的買賣,道理何在
5.2 富裕一如波托西
5.3 英格蘭的海盜業始祖
5.4 冒險、貿易、海上劫掠:安東尼·雪利與佩德羅·特謝拉——兩位現代早期旅行家
5.5 魯濱孫的高檔生活
5.6 沒有島嶼在風暴中:或中英茶葉貿易如何淹沒太平洋島民的世界
5.7 法人企業的粗暴誕生
5.8 西印度群島海盜——當年的企業狙擊手
5.9 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奴隸制終結後的解放、契約僕役與殖民地種植園
5.10 血腥象牙塔
5.11 非洲如何抵制帝國主義:衣索比亞與世界經濟
5.12 只此一次:羅森費爾德家族傳奇
Ⅵ 打造現代市場
6.1 墨西哥與巴西的金銀
6.2 稱量世界:公製革命
6.3 從宮廷銀行家到現代世界市場的設計師:羅斯柴爾德家族
6.4 穀物全球化——與全球造就“穀物”
6.5 時間如何變成那個樣子
6.6 美國如何加入大聯盟
6.7 俱樂部、賭場與崩盤:1820年以來的國家債務與風險管理
6.8 更新鮮沒有更好
6.9 包裝
6.10 商標:名字算什麼?
6.11 開始覺得不乾淨:全球行銷故事一則
6.12 玩味全球史:箭牌、亞當斯與猶加敦半島
6.13 有了紅、白、藍,銷售更上層樓:可口可樂如何征服歐洲
6.14 搶先者得以生存
6.15 勢所未必然
6.16 地點、地點、地點:在安道爾與巴拿馬,歷史如何贏過地理
Ⅶ 世界貿易、工業化與去工業化
7.1 蔗糖業:最早的工廠
7.2 我們為何這么拚命工作:勤勞革命與現代早期的世界
7.3 值錢纖維:棉花如何成為工業時代的織物
7.4 到全世界尋找棉花
7.5 殺掉金母雞
7.6 甜美成就
7.7 沒有哪座工廠是孤島
7.8 餵蠶吐成長
7.9 化岩石——和局限為財富:劣勢如何助新英格蘭早早工業化
7.10 側翼突破與轉型停擺:從煤炭到石油的曲折之路(1859—2012)
7.11 美國石油
7.12 石油致富,沙漠建國
7.13 不怎么稀有,但相當奇怪:稀土金屬如何成為中國“專賣”
7.14 注重商店,忽視工廠:二戰以來的美國“公平貿易”法與離岸製造業的興起
結語:21世紀的世界經濟
參考書目
致謝

作者簡介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學系校聘教授,1988年於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師從史景遷。曾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任教超過二十年,為“加州學派”代表人物,2013—2014年任美國歷史學會會長,也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費正清獎的學者。
主要著作有:《腹地的構建:華北內地的國家、社會和經濟(1853—1937)》(榮獲1994年費正清獎)、《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榮獲2000年費正清獎、2001年世界歷史協會年度圖書獎)、《貿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會、文化與世界經濟》(與史蒂文·托皮克合著)等。
史蒂文•托皮克(Steven Topik)
1984年迄今任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歷史學教授,研究方向有:拉美史(側重墨西哥和巴西)、世界貿易史、咖啡經濟史等。
主要著作有:《巴西的政治經濟學:1889—1930》、《貿易與炮艇:帝國時代的美國與巴西》《全球市場的轉變:1870—1945》(與艾倫·威爾斯合著)、《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全球咖啡經濟:1500—1989》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