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塑,亦稱“覆膜”。在紙、鋁箔等表面貼上塑膠薄膜的工藝。可改變表面光澤度,提高防水、防蝕和耐磨性能,阻隔有害物質的接觸污染等。常用於包裝材料和書刊封面的印後加工,以及證件和照片的塑封與保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貼塑
- 別名:覆膜
貼塑,亦稱“覆膜”。在紙、鋁箔等表面貼上塑膠薄膜的工藝。可改變表面光澤度,提高防水、防蝕和耐磨性能,阻隔有害物質的接觸污染等。常用於包裝材料和書刊封面的印後加工,以及證件和照片的塑封與保存。
貼塑,亦稱“覆膜”。在紙、鋁箔等表面粘貼塑料薄膜的工藝。可改變表面光澤度,提高防水、防蝕和耐磨性能,阻隔有害物質的接觸污染等。常用於包裝材料和書刊封面的印後加工,以及證件和照片的塑封與保存。...
貼塑導軌是採用粘接劑將聚四氟乙烯導軌軟帶粘接在導軌面上,使得傳統導軌的摩擦形式變為鑄鐵-塑膠摩擦副。(下文用導軌軟帶簡稱聚四氟乙烯塑膠導軌軟帶)導軌軟帶套用 導軌軟帶一般固定在滑動導軌副的短導軌(動導軌或上導軌),使它與長導軌(靜導軌或下導軌)配合滑動,如車床可貼上在床鞍導軌或尾座導軌,以及鍥...
貼塑壁虎紋陶罐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17厘米,口徑14.2厘米 此罐為夾砂紅褐陶質地,侈口、束頸、鼓腹、小平底,通體飾細繩紋,頸部堆貼一周圓餅形裝飾,腹上部堆貼對稱的雙耳和一隻伏臥的壁虎,壁虎形象簡單卻甚為生動。陝西關中地區是最早出現這種繩紋侈口罐的地區...
宋耀州窯薄胎青釉貼塑人物渣斗是一件宋代的瓷器文物,出土於陝西省商洛市東郊宋墓,收藏於商洛市博物館。文物歷史 渣斗,顧名思義,就是用於盛放殘渣剩滓的,至於盛放何種渣滓,則說法不一,有的專盛唾吐物,有的置於餐桌,用於盛接肉骨、魚刺等食物渣滓,類似於宴席間骨碟,小型者亦用於盛載茶渣,故也列於茶具...
壽州窯青釉貼塑罐 ,這件壽州窯青釉貼塑罐現藏於安徽博物院,高22.5厘米,口徑11厘米,底徑9.5厘米,1982年安徽壽縣出土。此罐直領,平沿,圓肩,鼓腹,平底。肩上置八個系,其中四個為橋形系,四個為雙股泥條形系(有殘缺),對稱交錯分布,很有特色。罐體施青黃色釉,釉面不勻,有明顯的流淌現象,下腹部呈現...
此展品為清代光緒時期文物,長頸,直口,腹部呈圓球形狀,玉璧底。器身雕刻祥雲,頸部飾龍紋;腹部鏤空,貼塑有十八羅漢,分別是: 坐鹿羅漢,歡喜羅漢, 舉缽羅漢 ,托塔羅漢,靜坐羅漢, 過江羅漢,騎象羅漢,笑獅羅漢,開心羅漢, 探手羅漢,沉思羅漢,挖耳羅漢,布袋羅漢,芭蕉羅漢,長眉羅漢,看門羅漢,降龍...
漢綠釉貼塑十二生肖陶埕 漢綠釉貼塑十二生肖陶埕是漢代時期的文物。
唐盤口細頸貼塑淡黃色琉璃瓶是是一件唐代琉璃瓶文物,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法門寺唐塔地宮後室,收藏於陝西省寶雞市法門寺博物館。文物特徵 瓶高21.3厘米,口徑4.7厘米,腹徑16厘米,重405克。淡黃色、透明,無模吹製成形,盤口、細頸、鼓腹、圈足,底部有加工疤痕,肩部纏貼一道相同顏色的玻璃絲。腹部貼有四排裝飾...
元釉里紅彩斑貼塑蟠螭龍紋高足轉杯是元代陶瓷器類文物,現收藏於高安市博物館。文物尺寸 通高12.6cm。文物特徵 杯身印坯成型,將杯身與把柄分為兩段製作。撇口,斜壁,深腹,高足呈喇叭形,竹節狀,圈足與杯身結合處無釉,澀胎一周,採用濕胎泥接,杯與杯把皆可自由轉動,足中空,圈足露胎。此杯採用釉里...
清白瓷貼塑螭龍瓶 清白瓷貼塑螭龍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青花八寶紋扁瓶,瓶身呈八卦形,外圍分別繪八格八寶紋飾,中間繪蓮池鴛鴦紋,瓶頸兩側貼塑雙螭龍耳。扁瓶折沿、瓶身呈八卦型,八卦周邊分別繪八寶紋,分表代表八仙手持寶物,八卦瓶身中間繪蓮池鴛鴦紋。瓶頸兩邊貼塑雙螭龍耳。整體器型規整,拼接工藝使得瓶身鼓腹,八卦型立體感較強。通體以青花為飾,用料蘇麻離青...
南宋青釉貼塑瓷魂瓶 南宋青釉貼塑瓷魂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元青白釉貼塑梅花雙耳瓷瓶 元青白釉貼塑梅花雙耳瓷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宋褐釉貼塑長頸瓷瓶 宋褐釉貼塑長頸瓷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紅陶貼塑蛇紋罐 紅陶貼塑蛇紋罐是一件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陶器文物,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14.7厘米,口徑17.2厘米,底徑11.6厘米。紅陶質。造型口大底小,腹壁近直,口沿外侈。罐身兩側貼塑兩條蛇紋,兩蛇反向纏繞於罐身,兩蛇頭露出罐口,相向對視。造型簡樸卻栩栩如生。
明德化窯白瓷貼塑獸紋海棠杯 明德化窯白瓷貼塑獸紋海棠杯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清光緒豆青釉貼塑螭龍蕉葉紋瓷觚 清光緒豆青釉貼塑螭龍蕉葉紋瓷觚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宋龍泉窯貼塑雙魚盞 宋龍泉窯貼塑雙魚盞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綠釉貼塑團龍雞冠壺 綠釉貼塑團龍雞冠壺是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文物。文物特徵 遼(916-1125)高29.5、口徑5.9、底徑9.5X8.9厘米
白釉綠彩貼塑龍紋花口碗,唐(618—907年),高4.6厘米,口徑14厘米,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文物特徵 展品來自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的邱德拔展廳。這批唐代沉船文物在邱德拔遺產基金的慷慨捐助下購藏,以紀念故去的邱德拔先生。四瓣花口,弧腹,碗心貼塑模印團龍紋,龍紋呈浮雕狀凸起,遒勁有力,周圍珍珠...
綠釉貼塑龍紋馬鐙壺,是遼代典型陶瓷器型。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該器有雙孔系,管狀口,口上覆蓋。壺身肥碩,上薄下厚,邊緣處裝飾戳印的針孔,整把壺仿佛用幾片皮革縫合而成。釉色鮮綠,柔麗而清幽。壺身兩側貼塑捲曲的龍紋,龍身上下分別刻劃升騰雲紋,構圖簡潔明快,神龍仿佛駕雲而來。文物特徵 有雙孔系...
宋青瓷貼塑十二生肖魂瓶 宋青瓷貼塑十二生肖魂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新石器時代貼塑壁虎紋陶罐是新石器時期文物,於1980年陝西省銅川市前峁遺址出土,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歷史 1980年陝西省銅川市前峁遺址出土,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17厘米,口徑14.2厘米 , 此罐為夾砂紅褐陶質地,侈口、束頸、鼓腹、小平底,通體飾細繩紋,頸部堆貼一周圓餅形裝飾,...
此展品為遼代文物。高29.5厘米,口徑5.9厘米,底徑9.5*8.9厘米。扁體高身,管狀口,圓唇,馬鞍狀雙孔系,紅陶胎,橢圓形底微內斂,上白色化妝土,施綠釉,腹兩側周圍飾貼皮條裝飾,一側飾印貼團龍紋,另一側飾印貼菊花流雲紋下劃捲雲紋,在後孔繫上貼塑一人。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遼代...
明青釉貼塑陶穀倉罐 明青釉貼塑陶穀倉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陶器。
明黑釉貼塑蟠螭紋陶穀倉罐 明黑釉貼塑蟠螭紋陶穀倉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陶器。
民國綠釉黑彩貼塑螭龍瓷瓶 民國綠釉黑彩貼塑螭龍瓷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明德化窯白釉貼塑梅花瓷杯 明德化窯白釉貼塑梅花瓷杯是明代時期的文物。
捏塑是大吳泥塑的關鍵工序,是模塑、捏塑、貼塑的總稱。模塑是指用模具將常用的頭、軀幹、衣服等翻塑出來並組合成一個粗略的泥坯。捏塑時,藝人綜合運用雕、塑、捏、刻、印、彩等複雜技法,按照設定好的情節和造型將泥坯捏塑成型。捏塑工序中的貼塑是大吳泥塑的一大特色。藝人首先用棍棒將泥團軋成薄片狀,用...
黃松堅,1940年生於廣東東莞,1992年被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1996年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59年加入石灣美術陶瓷廠,進石灣美術陶瓷學校學習。1961年畢業後一直從事陶塑人物創作。他早年在佛山祖廟、廣州陳家祠等地臨摹晚清民國時期石灣製作的“瓦脊公仔”,吸取其“貼塑”手法的精華,結合時代要求銳意創新,努力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