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大吳泥塑)

泥塑(大吳泥塑)

泥塑(大吳泥塑),廣東省潮安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大吳泥塑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清代中葉至民國為鼎盛時期。惠民泥塑的製作過程分為挖泥、煉泥、捏塑、燒坯、彩繪五個環節,製作時以雕、塑、捏、貼、刻、印、彩為主要技術手段,其中貼、印、彩等手法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突出的地方藝術特色,顯示出與其他民間泥塑和雕塑的區別。

2008年6月7日,泥塑(大吳泥塑)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Ⅶ-4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泥塑(大吳泥塑)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廣東省潮安縣
  • 遺產編號:Ⅶ-47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題材作品,主要題材,代表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大吳泥塑,又稱“浮洋泥塑”“翁仔屏”“大吳安仔”等,因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大吳村而得名。
據史料記載,南宋末年,曾隨父親在江蘇無錫經商並學習惠山泥塑藝術的福建漳浦人吳靜山,南遷入潮州定居,並以製作泥塑玩具為生。從此大吳泥塑代代相傳,至明朝中期初步繁榮。
泥塑(大吳泥塑)
泥塑(大吳泥塑)
清乾隆至宣統年間為大吳泥塑的鼎盛時期,約有1000人口的大吳村有400多個泥塑藝人,幾乎是戶戶有作坊,人人會泥塑。
抗日戰爭時期,潮州淪陷,泥塑藝人紛紛轉業,整個泥塑行業一片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文化大革命”的衝擊,泥塑一度遭到禁止,泥塑藝人的數量也逐漸減少,大吳泥塑瀕臨絕境。
直到21世紀初,中國國家加強了對民間藝術的扶持力度,大吳泥塑才得以復甦。

文化特徵

內涵豐富
大吳泥塑寄寓了民眾祈望吉祥和揚善懲惡的思想感情。例如人物類泥塑中,有歷代名賢淑女、英雄豪傑、戲曲人物,也有適應於寺觀的佛道人物以及大型的造像。有歌頌、有鞭撻,也有對諷刺類內容的描繪。
泥塑(大吳泥塑)
泥塑(大吳泥塑)
用途廣泛
大吳泥塑用途廣泛,不但可以在傳統節日和重大活動中使用,而且可以作為兒童的玩偶,更可以作為家中的陳設品,甚至成為藝術家的案頭擺設和收藏的藝術品。不同文化層次和審美要求的人們皆有所悅,其思想內容,具有較強的滲透力。
鄉土氣息濃郁
大吳泥塑是傳統自然經濟和農耕社會的產物。自從700多年前身懷泥塑技藝入潮創鄉的吳靜山,發現村中可塑泥料,農閒以茲謀生伊始,大吳泥塑這門藝術及其作品,便與古代潮州的地方文化、風土人情緊密結合在一起,也正因如此,大吳泥塑作品又成為了研究潮州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工藝技巧獨特
在藝術手法上,大吳泥塑是雕、塑、捏、貼、刻、印、劃、彩等手法的結合,特別是在貼塑方面,大吳泥塑更是有別於中國其他泥塑藝術。具有藝術表現的手法使大吳泥塑的造型多樣而富於想像力,既能刻畫陰柔之美,又能表現陽剛之氣,色彩艷麗、明快、熱烈,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製作工序

大吳泥塑的製作流程包括挖泥、煉泥、捏塑、燒坯、彩繪五道工序,工序之間環環相扣,緊密聯繫。
挖泥是泥塑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整個泥塑的基礎。大吳泥塑專以大吳村西田中半米深處無沙礫且黏性強的米黃色田泥為材料。
挖泥後,需將所挖泥土用大木棍反覆錘搗、攪勻進行煉泥,然後把煉好的泥土切成塊狀,堆砌在屋檐下或儲藏室中,並用濕布覆蓋,保持一定的濕度備用。
捏塑是大吳泥塑的關鍵工序,是模塑、捏塑、貼塑的總稱。模塑是指用模具將常用的頭、軀幹、衣服等翻塑出來並組合成一個粗略的泥坯。捏塑時,藝人綜合運用雕、塑、捏、刻、印、彩等複雜技法,按照設定好的情節和造型將泥坯捏塑成型。捏塑工序中的貼塑是大吳泥塑的一大特色。藝人首先用棍棒將泥團軋成薄片狀,用各式圖案造型模具壓出衣袍上的基本紋路,然後將其包裹貼在泥偶身上,並依據身體的動態做出衣褶與翻轉。接著,藝人又以其他大小不等的模具單獨壓製出浮雕層次較高的泥片,並將其貼附在衣袍紋飾上,作為衣袍的裝飾。
泥塑(大吳泥塑)
大吳泥塑
捏塑完成後,進行的是燒坯工序。首先,藝人需對泥坯進行陰乾。接著,用磚塊圍成土窯,在土窯內放上粟殼(俗稱“粗糠”)並澆上燃料,然後把泥坯並排平放在粟殼上面,再蓋上粟殼。泥坯之間的縫隙也需用粟殼進行填充。上述準備工作完成後,藝人在窯的中間放置稻草繩作為導火線,在繩的一端點火,讓粟殼充分燃燒,待其完全化為灰燼並呈乳白色時,完成燒坯工序。
最後,完成燒坯的泥塑還需進行彩繪,在業內素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說法。大吳泥塑在燒制前不上彩,所有顏色均直接繪製在燒過的素胎上。彩繪時,藝人根據泥塑形象及人物性格特徵等選擇恰當的顏色。同時,由於泥塑坯吸水速度快,要求上彩時,藝人必須一筆完成,不得修改,因此對藝人的技藝要求較高。

題材作品

主要題材

大吳泥塑的題材或取自潮劇情節、民間傳說或章回小說故事,或直接來自日常生活。其作品形象可分為五大門類,第一類是戲曲人物,具體為文身、武景、臣景、大斧批、文寸;第二類是臉譜、童頭、木偶頭、紗燈頭;第三類是真人肖像;第四類是神、佛像;第五類是兒童玩具,也稱“雜錦”,如動物、胖娃娃、鯉魚童等。

代表作品

大吳泥塑作品記錄了潮州不同時期的民風習俗、人們的情感和審美需求。
清代末期,為了滿足人們對潮州傳統禮節及游龍廟會、拜老爺等民俗活動的需求,大吳泥塑藝人創作了大量“塗安仔”和潮劇人物作品,比如《曹操咬靴》《進身》《秦香蓮》《王茂生進酒》等。
泥塑(大吳泥塑)
大吳泥塑
民國時期的泥塑藝人常用歷史和民間故事中的人物題材來表達對時局的不滿,如《張飛戰馬超》《薛仁貴征東》《十五貫》《李世民薛仁貴蓋蘇雲》等。
進入21世紀,大吳泥塑則吸取了潮州楓溪陶瓷、潮州木雕以及中國國畫藝術的營養,作品常被注入現代元素,表現出新的藝術活力,泥塑藝人常用大型場景泥塑歌頌美好的新生活,如吳東何的《打花鼓》、吳光讓的《花鼓舞》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大吳泥塑展示了潮州當地的民俗風情和歷史文化狀況,是廣東地方文化研究的重要對象。
潮州大吳泥塑是中國傳統民間美術中的一朵奇葩,其所具有的獨特藝術內涵與社會發展的積澱,對研究潮州的歷史文化和推動傳統民間美術的發展有重要價值。
大吳泥塑色彩鮮艷自然,藝術風格清新雅致,製作工藝複雜,需要藝人有較高的技藝和藝術修養,體現出較高的藝術價值。
傳承狀況
大吳泥塑這一民間藝術一直未能形成產業,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其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加上潮安縣當地的泥塑老藝人年事已高,後繼無人,大吳泥塑的發展前景並不樂觀,亟待保護。
傳承人物
吳維清,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泥塑(大吳泥塑),廣東省潮安縣申報。
吳光讓,男,1948年1月出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泥塑(大吳泥塑),廣東省潮安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潮州市潮安區文化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泥塑(大吳泥塑)”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泥塑(大吳泥塑)項目保護單位潮州市潮安區文化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09年,大吳泥塑在上海世博會展出。
2018年10月,潮州組織了“文化古城·樂享名街”牌坊街文藝活動,大吳泥塑在活動中展出。
泥塑(大吳泥塑)
泥塑(大吳泥塑)
重要活動
2016年5月12日,第二屆“人文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交流周在福田區得一軒啟動,大吳泥塑第25代傳承人吳維清向觀眾講解和分享了泥塑製作經驗。
榮譽表彰
大吳泥塑作品《搜樓》獲得第一屆中國民間工藝美術“鄉土獎”金獎。
大吳泥塑作品《回書》獲得“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北京·2008)”金獎。
大吳泥塑作品“高級陶藝布娃娃”獲得中國旅遊購物節天馬銀獎。
大吳泥塑作品《鐘馗踏馬鬼》獲得“首屆中國(吳川)‘吳川杯’泥塑藝術邀請賽專家組”銅獎。
大吳泥塑作品《王伯當大戰程咬金》《金花牧羊》獲得“廣東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銀獎。
大吳泥塑作品《西廂記》獲得“第二屆廣東省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展”銅獎。
作品影響
潮州大吳泥塑對其他民間藝術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潮州楓溪陶瓷的發展就受其影響,楓溪的人物瓷塑、動物瓷塑都曾借鑑和吸收大吳泥塑的技藝,產生了不少好的作品,如《薛丁山與樊梨花》就是吳金福將大吳泥塑中的貼塑技藝套用到瓷塑上而創作出的一件藝術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