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古城址

費縣古城址

春秋時期魯國費邑城址。位於費縣城西北12.5公里之丘陵地帶。地勢高凹不平,浚河自故城南、東兩面流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縣古城址
  • 特點:高凹不平
  • 來源地址:春秋時期魯國費邑城址
  • 記載書籍:《太平寰宇記》
費邑由來,城邑始建,城邑移治,遺址現狀,故城格局,文物發現,文物保護,

費邑由來

費,原名作鄪(bi),為東夷古國。《太平寰宇記》載:“費縣,古國也。《春秋隱公元年》傳曰:費伯帥師城郎,後為季氏之邑。《僖公元年》傳曰: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論語》: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孔子為魯司寇時,曾“墮三都”,費即其一。漢置費縣,屬東海郡,東漢屬泰山郡,晉屬琅琊國,宋為琅琊郡治。
遺址圖遺址圖

城邑始建

魯僖公元年(前659)建,魯僖公七年(前566年)開始築城,光緒《費縣誌》載:“僖公元年,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如為季氏邑,襄公四年(《春秋·三傳》記載為襄公七年—編者注)原城費,至春秋後有費國亦即此費也。漢因之置費縣,屬東海郡,後屬泰山郡,晉屬琅琊郡,劉漢因之,北魏太和間移治今費城,鄪城遂廢。

城邑移治

北魏太和年間移治 枋城,此城遂廢。

遺址現狀

故城內座落著古城裡、西畢城、寧國莊3個自然村,城垣輪廓依稀可見。 北城牆長954米,西城牆長2170米,東城牆長1935米,南城牆長1077米。 近似長方形。城內偏北部有一丘陵,東西橫列,嶺北俗稱“兵馬城”,順嶺南下俗稱“宮殿區”。城中部有小月河經古城裡注入浚河。 故城內經常出土文物。在兵馬城常見銅箭鏃、鐵刑具等;宮殿區內,多“千秋萬歲”瓦當、銅鏡、五銖錢、石錢範、犁范、磚、瓦等;城東南角和東部不斷發現春秋戰國墓;城西南角為居民區,磚、瓦遍地,堆積厚度近60厘米。另在宮殿區之東有季桓子井一眼,井旁有石碑兩幢:一為清乾隆年間費縣知事駱大俊所立,中刻隸書“季桓子井”;一為嘉慶年間山東督糧道孫星衍同知縣郭志青所立,中刻“季桓子得?羊賁?羊出井”。 ,北眺蒙山,南、東兩側臨浚河。故城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北牆和南牆均寬約875米,東牆長2150米,西牆長2350米,城中部最寬處約1125米,總面積約222.8萬平方米。現地上城牆高低起伏,時斷時續。高約3—5米,寬約15—30米。城內北半部有一東西向的丘陵將故城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較平坦。小月河自寧國莊村南蜿蜒東流,橫穿古城,在古城村前注入浚河。

故城格局

故城分為東周城和漢代城。東周城平面呈圓角長方形,依城西北角又築有內城。內城地處山嶺南坡,在山脊外坡上依其走勢築東牆和南牆。內城平面近方形,在內城的東牆內側,發現了東周時期大型的夯土宮殿建築、石塊砌成的排水設施、溝等遺蹟,出土帶有戳記的陶豆、繩紋瓦片及“千秋萬歲”瓦當等。在夯土建築的西北方向,原有季桓子井,現仍有一個大坑。《國語·魯語下》載:“季桓子穿井,獲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問之仲尼曰:‘吾穿井而獲狗,何也?’對曰:‘以丘之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龍、罔象;土之怪曰羵羊。”《孔子家語》作“穿井於費,井中得一狗”。《府志》載:“井甃以石圍百尺,深數丈,今淤塞,尚有丈余。”坑北側有清代石碑兩幢,一幢為清乾隆年間費縣知縣駱大俊所立,上鐫“季桓子井”;一幢為嘉慶年間,錢泳隸書題記“季桓子得羵羊之井”,督糧道孫星衍同知縣郭志青立石。在西北角城牆拐彎處的外側築有一半園形的土台,土台較城外地面高出7米多。台面南北約90米,東西約50米,高逾4米。系用黃褐色花土,層層夯築而成。

文物發現

在大城的東牆內側,均發現有大型的東周墓葬。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西畢城村南修建揚水站時,曾挖出一座大型戰國墓葬,木質棺槨保存較好,被做成了機房的門窗及房梁。九十年代,在古城村內一墓葬被盜掘,查獲銅劍、銅戈、銅馬銜、各類銅鏃等文物近百件。
故城東部浚河水經常衝出陶瓮棺,城外西部在六十年代曾挖出漢代畫像石墓,現在寧國莊村西側的橋上仍有多塊畫像石,城東北、城北方向為大型的東周至兩漢時期的墓地。2001年,在配合日照至東明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時,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城北墓地進行了搶救發掘,在約三百多畝地的範圍內清理東周至兩漢時期墓葬1700餘座,出土文物5000餘件。墓葬為家族墓地,其形制均為長方形岩坑豎穴,排列有序,雙室並穴墓較多。城北地勢為丘陵地。墓地東西約1500米、南北1500米。不僅對故城進行了全面的勘探,還對故城的南、北、西和小城的北城垣以及大城城內堆積進行了解剖和發掘,故城南城垣外有護城壕,北城外有護城壕。

文物保護

2013年5月,費縣故城遺址等文物點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