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蒙旅遊區蓮花山南部有一山坡,以石擊之,則發出"咚咚"的鼓聲,即使在一里路外的馬路上,仍清晰可聞。這就是"天鼓"。天鼓東南20米處,有一巨石懸空,呈東北西南方向,長6.5米,寬5米,石重約百噸,人以一指頂其南端可上下搖動,故名"指動
關於它們的由來,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據說這裡的山崖,原來是敲不響的。楚漢時期,楚霸王項羽不認生母——三龍女,龍王震怒,遂派青龍來懲罰他,青龍施法,水漫蒙山。眼看霸王就要葬央水中,三龍女憐子情切,便跪於此處向龍王叩頭求情,龍王不準,但是三龍女叩頭之聲傳至天庭,感動了玉帝,玉帝遂擲下龍案上的玉如意,鎮住浪峰,救了霸王。水之後玉如意就化為了指動石。而三龍女叩頭之處便化為了今日的"天鼓"。
玉泉觀位於費縣城北17.5公里,上冶東嶺西側,紫荊河東岸,依嶺傍水,清幽雅然。清流自地下石隙中湧出,如沸水翻滾,噴雪濺玉;汽泡由水底吐露,晶似珍珠,久旱不涸。此泉歷史悠久,到明代才定名“玉泉”,為全縣29處名泉之冠;也列沂蒙山區八大名勝之一。過去不少文人騷客,在此題字賦詩,屬文記勝。
據《費邑古蹟考》記載:“觀外古柏兩行,大合數抱。南即玉泉,深丈許,流如碧玉,淙淙有聲。”
又據《費縣誌》記載:“泉自石罅湧出,深七、八尺許,清澈見底,荇藻交橫,流如碧玉,西入紫荊河。泉上有明大學士于慎行題‘枕流’二字。石碑北即‘枕流’亭”。
據地質學者考察,此泉成因是由於北部蒙山地下有岩石溶洞,儲有豐富的地下水,水順勢南流,被地下岩石阻擋,在強壓下沿石隙噴薄而出,形成湧泉。
玉泉水質甘甜,煮綠豆做飯,湯純味美,水沸即爛,省時節柴,膾菜特鮮。經化驗亦是釀造啤酒的良好水源。泉水冬暖夏涼,嚴冬高於10度,盛夏不超過17度,近乎恆溫。故三九隆冬,熱氣蒸騰,洗衣淘菜,不覺手冷;中伏炎夏,水寒氣爽,手腳浸入,頓覺清涼。過往行人皆以觀泉洗滌為快,品嘗泉水為樂。
玉泉周圍原有石欄環繞,憑欄俯視,游魚戲水。水上石橋玲瓏,泉邊翠柳合圍,綠綠垂地。池南有一彎曲古松,斜壓泉頂,籠罩水面,巧構佳景,明麗秀雅,充滿畫意詩情。泉南有觀音殿,坐南朝北;泉東有龍王殿,坐東向西;泉北有枕流亭,坐北向南,在泉水流來之處,如枕泉上,故而得名。兩殿一亭,環繞泉邊,成“品”字形,分布勻稱。殿內塑像畫壁,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枕流亭始為明朝禮部主事周京所建,後為清朝費縣上冶東嶺村明經(即貢生)任毓秀重修。亭呈四角,木椽飛檐,頂為一圓木柱,木椽四展。四壁內襯土坯,外砌青磚,雖里生外熟,卻大方美觀。事內北壁鑲有石碑3塊,中為清朝高密舉人翟雲升(字文泉)書寫的“枕流亭”3個大字,筆工蒼勁,傳說每字花銀30兩;東為清道光十一年,高密人王火延 書寫的《重修枕流亭》和《題玉泉觀》五言詩兩首,筆如龍飛鳳舞,飄灑自然;西為清貢生任毓秀書寫的七言古風《浚玉泉並重修枕流亭歌》。亭前立石碑一塊,正面石刻為明朝東阿於文定公(于慎行)書寫的“枕流”兩個大字。石碑一側刻有“飲之壽長”,背面刻有當地清政府所發保護玉泉之文。
玉泉北百步,建有玉泉書院。院前東西百米石牆之上排列著3座大門,坐北面南。中門之上懸有石刻“玉泉書院”4字。院內順坡依次建有學堂、玉皇殿、文昌閣、魁星樓及三宮殿(天官、地官、水官,即堯舜禹)、五子殿(《三字經》著有:“五子者,有荀楊,文中子,及老莊”。即荀卿、楊朱、王通、老子和莊周)等廟宇。樓閣殿堂,依嶺向陽,層次多彩,絢麗堂皇。
在枕流亭與玉泉書院之間的空地上,碑碣林立,樹木蔥籠,有古柏兩行,計22株。粗有過抱,參天蔽日,掩蔭含翠,鬱鬱蒼蒼。乃明清遊覽之勝地,歷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在此流連題詠。據清《縣誌》記載:明朝周京著有《玉泉枕流亭記》和《題玉泉》五言律詩兩首,清朝蘭山人孟潤堂有《游玉泉記》等等。
玉泉書院前東側數十米處,原築有戲台,農曆正月十六為玉泉觀廟會。逢會之日,數十里內,男女皆至,少長雲集,趕會游景,賞文觀戲。據傳這天用玉泉水洗臉,可全年不生眼疾,用其煮水餃分外好吃。因而提壺挑罐取玉泉水者,不計其數,人流如織,泉邊若市。
解放後,人民政府曾於1954年進行過一次調查,插標立證,並建立了保護玉泉的民眾組織。
為了開發利用玉泉長流水源,1956年,當地民眾從玉泉向東南修起水渠,引玉泉水灌溉農田,為民造福。費縣水產部門利用玉泉水冬不結冰,近於恆溫的天然條件,引進“羅非魚”進行繁殖和飼養,獲得成功。
1979年,費縣人民政府把“玉泉觀”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石屋位於蒙山天蒙景區海樓東南麓,分上白石屋、下白石屋兩個自然村。抗日戰爭時期,這一帶曾是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和後勤機關經常活動、駐紮的地方。抗大一分校、《大眾日報》印刷所都曾長期駐紮在這裡,至今遺址猶存。
《沂蒙山小調》誕生於抗戰時期的1940年。當時抗大一分校由蒙陰縣的垛莊一帶遷駐費北,該校的文工團就住在下白石屋村。為配合八路軍一一五師打擊當地的反動地方武裝組織“黃沙會”,他們創作了民歌《反對黃沙會》。由團員李林(現為上海歌劇院顧問)譜曲,阮若珊(曾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作詞。後來經過不斷地修改加工,便成了今天傳唱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調》。
1999年,費縣委、縣政府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建立了紀念碑、紀念亭,記載了《沂蒙山小調》誕生的過程,以及現今流傳的《沂蒙山小調》詞曲及作者,以啟後人,永誌不忘。並請原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長、國家農業機械部副部長袁成隆同志題寫了“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紀念碑名,詞作者阮若珊同志題寫了“深深懷念沂蒙好地方”,分別鐫刻在白石屋村旁的巨形花崗石上。
大青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其前身為國有大青山林場,於1959年建場,總場座落在薛莊鎮大良村。2001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植物資源豐富,植被覆蓋率達96%以上,有木本植物62科138屬294種;草本植物50餘種;中草藥719種;苔蘚植物110餘種。其中屬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7種,省級重點保護植物有黃檀天然次生林。保護區有陸生野生動物142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3種,山東省重點保護動物119種。
天景湖又名許家崖水庫,建於1959年9月,是山東省第四大水庫,可謂“截斷溫涼河,高峽出平湖。青山環碧水,天塹成通途。” 大壩長1209米,高32.2米, 是灌溉和人畜用水的重要源泉,“一庫鎖住千山水,萬頃旱地變良田”,下游可灌溉耕地20萬畝,有近30萬人受益
八卦連環洞位於費縣玉環山西側,上至玉皇頂,下至玉環莊,南連仙水洞,北接南天門,方圓約千畝。
在費縣城西北10公里處的上冶鎮南,浚河西岸,有一座古城遺址,便是費阝國故城。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正月二十七日,高宗弘曆南巡,途經費縣,曾題詩一首,名曰《費阝城覽古》:
季氏初頒邑,南遺乃築城。
庶幾仆文出,不改井恆成。
無度卑公室,有權擅上卿。
名言思史墨,宜慎器和名
叢柏庵重建於明朝嘉靖39年,以側柏密集而得名,是臨沂市唯一的一處尼姑庵。 庵門牌匾上的題字出自全國四大名僧之一、山東佛教協會會長沙門能闡手筆。 庵內有千年銀杏、響水泉、連理柏與古藤、碑廊、三聖殿等景點。銀杏樹是隋唐時期的,距今1300多年了,樹高45米,周長8米,需要5個成年人摟抱過來,更奇的是這棵樹上有一株古藤,叫“古樹生藤”。
樹下有一處山泉叫“響水泉”,因泉水叮咚作響而得名,水質清冽,冬暖夏涼。 “連理柏”,顧名思義,連理就是夫妻的意思,原名姐妹柏或夫妻柏,後有文人雅士改名為連理柏。此樹已有1600多年,最大特點是樹又長出一根藤,人稱“愛情藤”,此藤長57.9米,有“連理柏下情長在,愛情藤上不老情”之說。“三聖殿”是叢柏庵的主殿,殿門上的牌匾,由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朴初先生手書柏庵東側的山洞,稱作“仙人洞”,是玉環山最大最深的溶洞,有上、下兩個洞口,下洞口一側的“仙人洞”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