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黔靈山動物園

貴陽黔靈山動物園

坐落在貴陽黔靈公園群山峻岭之中的黔靈山動物園,位於杖缽鋒山坳台地上,是一座繁育、研究野生動物,探索自然奧秘的園地。黔靈山動物園始建於1958年,占地面積7.55公頃,地勢較為平坦,從大門向後呈台地形上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貴陽黔靈山動物園
  • 類別:動物園
  • 地點:貴陽市雲岩區棗山路117號黔靈山公園內
  • 開放時間:1959年
  • 館藏精品:黑葉猴、白虎、東北虎
  • 動物種類:40多種
  • 占地面積:7.55公頃
  • 體制:事業
  • 規模:中型園中園
歷史回顧,大事記,展出動物,華南虎飼養史,收購野生虎,繁殖研究,對外輸出,最後的飼養,改造計畫,

歷史回顧

貴陽黔靈山動物園始建於1958年,1959年建成開放。園內的第一批不足10個品種的動物,最早是從河濱公園搬遷過去。經近二十年的發展,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已形成擁有70多個品種、400多隻動物的城市動物園,大熊貓、華南虎、金錢豹、非洲獅、金絲猴等珍稀動物都一度是動物園的“活招牌”。但是,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大熊貓、華南虎等珍稀動物的死去,加之多年缺少資金維護,黔靈山動物園逐漸敗落。2012年3月20日,由貴陽市政府出資1000萬元的黔靈山動物園改造工程正式動工。

大事記

1989年―1990年,公園投資20萬元建設黑葉猴籠。
1993年―1995年,政府投資100萬元安設獅虎館。
1997年―1999年,動物園用節約了近八年的正常業務開支30萬元擴建120平方米黑葉猴籠。
2001年―2002年,出售梅花鹿黑葉猴等動物獲10萬元,引進水鹿馬鹿共8隻。
2004年,出售梅花鹿獲5萬元,從成都引進一隻豹子
2009年,獲得廣州香江野生動物世界贈送白虎一對,用四隻黑葉猴與貴陽野生動物園交換兩隻東北虎
2010年,兩隻東北虎成功繁殖三隻小寶寶。11月,貴陽市決定投資1000萬元對黔靈山動物園內動物籠舍、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
2012年3月20日,黔靈山動物園開始全封閉改造施工。

展出動物

黔靈山動物園內各種籠舍和飼養場依山順谷修建,建有黑葉猴館、熊貓標本陳列室、獅虎館、熊池、鹿園等,籠舍面積3300平方米。展出動物40餘種,200多隻(頭)動物。其中有珍稀動物白虎東北虎非洲獅金錢豹孔雀鴕鳥鴯鶓大天鵝羚牛等,有貴州特有的名貴動物黑葉猴長尾雉紅腹錦雞白鷳等。園內外翠嶺環抱,鳥語花香,虎嘯猿啼。已成為廣大遊客及青少年觀賞娛樂,科普宣傳,進行生態保護的重要場所。

華南虎飼養史

在飼養和繁殖華南虎方面,黔靈山動物園1963年至1979年共繁殖24胎,產仔61隻,存活30多隻,除公園自己留養外,提供了33隻(其中6隻野生虎)到北京上海重慶合肥鄭州哈爾濱蘇州寧波洛陽宜昌佳木斯鞍山大連遵義等14個省市及朝鮮蘇丹等國動物園飼養,使貴州華南虎不僅走出省門,還走出了國門。目前國內城市動物園內的華南虎80%都是貴陽籠養華南虎的後裔。

收購野生虎

1957年,貴陽動物園從貴陽河濱公園搬到了黔靈公園,當時園內只有十來只猴子和幾隻孔雀。為了增加動物種類,擴大動物園規模,黔靈公園開始在省內各地收購動物。 當時正值野生華南虎遭到大肆捕殺的時期,人們將成年虎殺死後,把捕捉到的虎崽拿出來售賣。於是,“極具觀賞價值”和“吸引力”的華南虎被黔靈公園動物園收購。
從地方政府部門處得知民眾捕捉到虎崽的訊息後,動物園工作人員會很快趕往收購,其中也有農民主動送上門來的,曾經有一個農民帶了兩隻華南虎崽從清鎮趕到貴陽,賣給黔靈公園動物園。當時,華南虎的收購價格極其低廉。根據虎崽的大小,從50元到100元不等。
1957至1963年,黔靈公園先後從銅仁威寧畢節修文清鎮長順等地共收購野生華南虎12隻,建立起了全國首座華南虎人工繁育種群基地。

繁殖研究

與此同時,黔靈公園開始人工繁育華南虎的嘗試。在早期,黔靈公園動物園一共將5隻野生華南虎送往外省市,其中3隻雌虎、2隻公虎。本園僅留1公4雌5隻華南虎作為種虎。僅有的一隻公虎是1958年從清鎮收購的,因此被稱為“清鎮虎”。黔靈公園動物園人工繁殖的所有華南虎均屬於它的後代。清鎮公虎於1963年分別與1958 年從長順、1959年從畢節捕獲來的兩隻母虎交配,當年畢節母虎產下一隻雌仔,長順母虎產下一雄一雌兩隻仔。後來本園留養了二隻雌仔,大的一隻因患胃病取名叫“胃病虎”、小的一隻叫“二母虎”。1964年出生的“大公虎”,與“胃病虎”系“同父異母”兄妹,與“二母虎”為“同胞兄妹”。
至1972年,由於公園缺乏資金引進其他公虎,也無錢送母虎出去交配,加上認識不足,沒有經驗,為維繫老虎種群,於是將“大公虎”分別與兩隻近親母虎交配,“胃病虎”於 1972年至1975年每年各產一胎二仔,1976年為一胎三仔,共產下11仔;“二母虎”於1972年至1975年每年產下一胎三仔、1976年產二胎每胎三仔,總計產下18仔。
黔靈山動物園位置
1979年,由於“大公虎”已年老,為保證交配成功,將1973年所生的“青年公虎”用來一道與“二母虎”進行雙重交配後,於當年9月12日生下一胎3仔,其中雌虎“黔靈”於1980年送往重慶動物園,雄虎“敏敏”於1985年送往合肥逍遙津動物園,雄虎“黔黔”留園。這是黔靈公園人工繁殖的最後3隻虎,以後再無繁殖能力。
黔靈公園對華南虎進行“雙重交配”的成功,是動物園高級獸醫樂正中的一項科研成果。他採用“雙重交配法”提高母虎的受孕率。他帶領繁殖組飼養員楊永福等人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後,用了6天時間,兩隻公虎分別與母虎進行了66次交配,母虎終於懷孕了。之後又經過102天精心護理,順利產下3隻幼虎。這一成功實驗,為華南虎的人工繁殖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徑,該科研成果受到1980年貴州科學大會的獎勵。當年,新華社播發了記者任用昭采寫的通稿,《人民日報》、《解放軍報》、香港《大公報》、《貴州日報》、《貴州畫報》等媒體均進行了報導。

對外輸出

1959年,黔靈公園就曾將一隻野生華南虎送往北京動物園,這隻虎是1957年從銅仁地區購入的。1963—1976年繁殖高峰期時,黔靈公園的華南虎依舊在源源不斷地“支援”著國內的各動物園,甚至有6隻被送往朝鮮、蘇丹等國。
據說,當時的黔靈公園三里灣招待所高朋滿座,每天要接待兩到三家外地動物園前來洽談華南虎買賣事宜的負責人。每隻華南虎的售價大約在2000至3000元,相比之下,東北虎的同期價格要高出一倍,每隻達到5000至6000元。在當時,華南虎並不被重視,黔靈公園動物園曾將兩隻華南虎送到了北京動物園,卻只換回了一隻斑馬崽。

最後的飼養

黔靈公園在多年人工繁育華南虎過程中,由於前述主客觀原因,近親繁殖現象十分嚴重,血緣關係混亂,致使後代虎的體質、體形和生育能力一代不如一代,有的出現明顯凹背、矮腳等畸形現象,甚至不孕不育了,至1983年僅剩下6隻華南虎。1992年轉移出去兩隻,其中一隻到了水城鋼鐵公司筆架山公園。餘下的4隻,不久先後年老病死。以貴州野生華南虎為種源進行人工繁育的這支華南虎譜系,終於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從全國最早的人工繁育基地貴陽黔靈公園消失了。
上述譜系中,現在能找到的其他繁育支系的情況是:“大公虎”與“胃病虎”1973年交配所生的雄虎“威威”、“大公虎”與“二母虎”1974年交配所生的雌虎“婷婷”,分別於1973年7月和1974年11月送至重慶動物園,並於1978年開始交配繁殖,共產仔19隻,存活13隻,這支譜系至今尚存。送往北京、上海等地動物園的情況大致相同。
黔靈公園最後一頭華南虎黔靈公園最後一頭華南虎
1984年全國華南虎研究會上曾作出決定,在重慶、貴陽、上海等地建立華南虎繁殖種群基地。黔靈公園由於未爭取到具體扶持而痛失了機遇。
黔靈公園華南虎從1980年完全失去繁殖能力後,1985年10月,該園從上海動物園引進一雄一雌兩隻華南虎,因為虎的本身原因也沒有繁育成功。上海公虎於1990年病死後,1997年又從蘇州動物園引進一隻公虎與上海母虎交配,仍不孕。蘇州公虎於2001年病死,上海母虎於2005年7月12日病死。至此,華南虎終於在黔靈公園完全消失了。

改造計畫

2010年11月,貴陽決定投資1000萬元對黔靈山動物園內動物籠舍、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這一舉措把貴陽市民的目光又重新拉到了這個如今老態龍鐘的地方,“淒涼”已久的動物園何去何從,又引起貴陽市民關注。
黔靈山動物園的危機
在黔靈山公園之外,城市日新月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風光不再的動物園卻正老態龍鐘地從市民的視野中漸漸淡出。多年來一成不變的場景,令許多老貴陽人頗為傷感和擔憂:“這樣下去遲早會關門。”
從昔日的繁華淪落至如今的落寞,幾十年間,動物園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這么多年,動物園獲得的最大一次政府投資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100萬元新建了獅虎館、改造了排污等基礎設施。此後多年,花在動物引進上的專項資金不超過十萬元。2000年後,申請到的資金更是屈指可數,動物園不僅多年無錢粉刷籠舍,而且只能通過與別的動物園進行動物交換的方式來接收新動物。”黔靈山公園負責人何明會說。
動物園占地40多畝,有約40個品種,200多隻(頭)動物。如果要做一個類比,那么黔靈山動物園只相當於上海、北京等一流城市動物園的一個獸醫院大小,而動物的“檔次”則比遵義、水城等周邊城市動物園都要低。
危機現狀急待改善危機現狀急待改善
依賴政府和財政的撥款,對急需發展的動物園來說是“杯水車薪”,資金缺口導致了人才流失和無法構建一整套科學的動物飼養、繁殖、交換和引進模式。
“要不是對動物有一份感情,恐怕我們也難以支撐下來。”動物園的技術人員吳忠榮說,動物園鼎盛時,在崗工人達40多個。而現在她和另外三名工作了十多年的技術人員,幾乎是動物園的全部技術力量。多年來,臨時聘請的飼養員和清潔工因工資太低來來走走。在人手不足的日常工作中,四個技術人員既當獸醫,又當維修工,還兼做飼養員和保潔工。
“雞肋”現狀盼改善
2006年,民營性質的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在修文縣扎佐開園,豐富的動物品種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參觀遊覽。黔靈山動物園也因此走入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
黔靈山動物園破敗了,但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卻人氣漸旺。自從來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一雌一雄兩隻大熊貓抵築以來,遊客數量大幅度攀升,日均接待遊客在1萬人以上。除貴陽本地遊客外,省內桐梓、凱里、畢節等地及省外遊客紛紛慕名而來,僅端午小長假就接待遊客3.5萬人。而在“六一”國際兒童節當日,森林野生動物園共接待遊客近2萬人,創下建園以來接待量最高紀錄。
“黔靈山公園在市區,交通方便,門票便宜,去這裡看動物當然是最佳選擇。可動物園裡內容太少了,好多籠子都空了,沒意思。還是寧願多花一兩百元錢去扎佐看個舒服。”市民趙女士說。但來自龍里的農民工皮先生說,“即便捨得花上半個月的血汗錢帶家人去扎佐看動物,也最多一年看一回。”節假日裡,帶著一家老小花個二三十塊錢,爬爬黔靈山,逛逛動物園,絕對是來得最實惠的幸福。
2010年10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園管理的意見》,意見指出“動物園是社會公益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科普教育、科學研究、動物繁殖保護、休閒娛樂等功能,要求各地加大投入,保障動物園可持續發展。
動物園水禽湖動物園水禽湖
11月,貴陽市政府決定投資1000萬元對獅虎館、靈長類館、草食動物區籠舍和部分道路等進行改造。據稱,下一步還將投資引進動物。這個等待了多年的喜訊讓在動物園工作的幾個老員工歡欣鼓舞。
但也有人在質疑,黔靈山動物園背的‘債’實在太多,大刀闊斧地改造需要花大氣力,需要依靠政策、資金、機制、人才全方位的配合。1000多萬元的資金,對一個城市動物園的長遠發展來說是捉襟見肘,恐怕難以徹底扭轉貴陽公益動物園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現狀。
黔靈山動物園敗落原因
黔靈山動物園作為貴陽的城市視窗之一,已經滯後於貴陽的城市發展。原本,城市動物園作為公益事業和科研機構,享有政府的財政撥款,並不擔憂生存問題。但實際上,黔靈山動物園卻正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考驗。有關人士認為,動物園的陳舊和老化是多方面原因使然,包括體制老化、創新不夠、民營大型純商業性野生動物園的衝擊等。但是,政府投資偏少是最主要的原因。
自身原因:機制僵化 改革困難
城市動物園是公益性單位,由於體制原因,決定了它不能自主搞項目創收,不能自己決定門票價格,也不敢放開經營。再加上創新意識不強,這就使得動物園處於吃不飽也餓不死的尷尬境地。在人事制度方面,由於動物園是幾十年的老單位,要改就更不容易了。
黔靈山動物園發展不起來,還有一個問題,動物園作為黔靈山公園的一部分,隸屬於黔靈山公園而不是貴陽市園林局,所以在行政上、財政上沒有支配權。因此黔靈山動物園不是一個專業動物園(專業的動物園不是指面積大,而是從行政上、科研研究上來比照,如同省的遵義動物園就是專業動物園)。
體制上的局限,也讓動物園人才流失成為一個普遍現象。特別是隨著商業性野生動物園的增多,一些有經驗的飼養員或者專業性比較強的人才被野生動物園高薪挖走。
政府資金:每年30萬元“不夠動物吃”
黔靈山動物園是公益性質的,政府應該給予適當補貼。自1992年起政府每年都會下撥30萬元的動物飼料費,近二十年過去,物價漲了好幾倍,但經費還是這些,已遠遠不夠動物園的開銷。一個城市動物園要想發展,很重要的一點還要不斷引進和培育新的動物品種,可如今這些錢還不夠動物吃,更別提引種了。
從2000年開始,動物園取消門票,將動物園的3元門票一併列入整個黔靈山公園門票內,而公園每年的門票收入僅能維持收支平衡,要想更新設備、引進新動物就需大筆資金,但政府下撥的飼料費無疑是杯水車薪。由於資金上的缺口越拉越大,黔靈山公園在體制允許的範圍內,把園內的商業經營點拿出來由公司或個人承包,有了這筆穩定的收入後,再從中劃撥一部分給動物園。
黔靈山公園2008年的門票等經營性收入為2000萬元左右,整個公園包括動物園職工工資在內就花費1000多萬元。剩下的費用首先要上繳150萬元給林業綠化局,然後由林業綠化局返還30萬元,專門用於動物園。除此之外,動物園的所有支出都來自公園。僅2008年,公園就劃撥了300萬元給動物園,包括動物的飼養費、防治疾病費、籠舍維修費等等。餘下的收入只夠勉強維持日常的正常開銷,更別說搞什麼大的改進和建設項目了。
在政府的經費撥款上,周邊城市的動物園明顯闊綽許多。成都動物園每年的常規經費在900萬元左右,主要用於動物飼料費、人工費、基礎建設維修等方面。如果要修建動物籠舍或其他,還有單獨的專項資金。
外來挑戰:商業野生動物園搶占市場
和其他城市相比,貴陽野生動物園對黔靈山動物園雖有一定衝擊,但尚不明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休閒娛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設施不再改進,動物種類不再增加,不積極自籌資金謀求發展,只能“望園興嘆”,最後消失。位於修文的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環境清幽、物種豐富,既“年輕”又有活力,搶走了很多喜愛動物的高端消費者。
動物園鹿苑動物園鹿苑
野生動物園的動物是半散養式;散養的動物品種較多,種群較大,場面更壯觀,觀賞性更強;由於是新建動物園,設計和設施都較好;表演水平高,趣味性強,很容易調動遊客的興趣。這些因素都是黔靈山動物園所不及的,因此自開業以來,遊客量節節攀升。
不同於城市動物園,森林野生動物園由於是修文縣的招商引資項目,除了在2005年初期得到當地政府一定的經費支持外,很大程度上都靠自身解決經費緊張問題。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動物園通過向社會各界開展動物認養活動、與其他動物園進行動物交換、在園區內出售動物食物等多種途徑,有效地解決了部分資金。
在市場經濟中,動物園行業間的競爭是文化的競爭,其本質是文化力的較量,原先和新建的動物園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僅靠引進動物的種類,模仿其他動物園的新項目,落伍和不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改造工程正式動工
2012年3月20日,黔靈山公園環境整治(動物園)工程正式動工興建。這次改造投資1000多萬元,主要項目是:將在原有園區深處,分別建造猛獸園、百鳥園和食草動物園及爬行動物園,將動物分類集中,增加籠舍面積,採取露天自然照明,用玻璃替代鋼鐵欄圈養動物,給動物提供更接近自然的生活環境,觀賞效果將大大增強。
動物籠舍改造效果圖動物籠舍改造效果圖
動物園新建動物籠舍及維護面積為7835平米,含百鳥園、靈長類動物區、猛獸區。改建入口展示廳及獅虎館區域為995平米。另外,為了讓園內的動物有安靜的生活環境,改造後,原來設定的兒童遊樂設施將撤掉,不再設定。而動物園老園區的面積為2445平米,此次新建區域面積就有3個老園區大。工程預計9月下旬完工,國慶期間重新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