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

2023年6月,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
  • 發布單位:貴州省人民政府
內容全文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最佳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國辦發〔2023〕11號)精神,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推動我省就業擴容提質,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結合實際,省人民政府提出了關於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具體內容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就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要求,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圍繞“主戰略”“主定位”,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完善就業促進體制機制,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以高質量的人力資源開發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二)目標任務。到2025年,全省平均每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13萬人,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確保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保持基本穩定,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二、強化就業優先政策
(三)突出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優先目標,優先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產業、企業。積極發展共享經濟、數字經濟,打造就業容量大的數字產業集群,創造更多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激發創業創新活力,培育就業新的增長極。
(四)健全就業影響評估機制。強化財政、投資、產業等政策支持就業導向,制定重大政策時綜合評估對就業崗位、就業環境、失業風險的影響,實施重大工程項目、招商引資時將對就業量的帶動和質的提升作為重要考量。
(五)增加市場化崗位供給。聚焦“四新”“四化”“六大產業基地”以及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服務業重點產業等,通過產業發展、工程建設、壯大市場主體增加崗位擴大就業。注重培育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支持招商引資企業更多吸納本地勞動力就業。政府投資工程項目要大力實施以工代賑,落實勞務報酬占比規定。支持創辦投資少、風險小的創業項目,對符合條件的落實免除反擔保要求,健全風險分擔機制和呆賬核銷機制。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因自然災害、重特大突發事件影響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可申請不超過1年的展期還款,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六)擴大政策性崗位規模。統籌公務員、選調生招錄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招聘,深化落實基層法官檢察官助理規範便捷招錄機制,擴大“三支一扶”計畫、“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等基層項目規模和科研助理、訂單班招聘規模。深入挖掘基層就業崗位,吸納更多就業。按規定做好村(居)專職人民調解員招聘,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發鄉村振興村務員、社區工作者崗位。
(七)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全面落實各項穩崗紓困政策,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穩崗擴崗傾斜支持。參保企業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不高於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30人(含)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高於參保職工總數20%的,可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中小微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60%返還,大型企業按30%返還,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照實施。鼓勵金融機構圍繞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穩崗擴崗創新產品服務,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對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的企業,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三、支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
(八)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實施高校畢業生留黔行動和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加強職業指導,鼓勵支持在高校設立職業指導服務站(中心、室、點),開展職業認知促進項目,舉辦全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實施青年就業啟航計畫。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創新,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場地支持等政策,適當擴大一次性自主創業補貼對象範圍。
(九)支持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開展“蜂王”“頭雁”等群體、駐外勞務協作站(點)人員業務培訓,加強勞務品牌建設,穩住外出務工規模。對跨縣務工且穩定就業3個月及以上的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下同)、易地搬遷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給予一次性交通補助。利用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對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的就業幫扶車間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和一次性獎補。深化易地搬遷安置區按比例安排就業機制。實施“雁歸興貴”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行動計畫。支持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吸納新返鄉農村勞動力就業,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十)做好失業人員就業幫扶。建立失業人員信息台賬,健全分級分類服務機制,及時提供崗位推薦、技能培訓等服務。參加失業保險1年以上的企業職工或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申請技能提升補貼,每人每年享受補貼次數最多不超過三次,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將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脫貧戶和大齡、殘疾、長期失業等人員納入就業援助範圍。制定個性化就業援助方案,打包兌現就業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做好失業保險金髮放、基本醫療保險費(含生育保險費)代繳和失業農民工一次性生活補助等常規性保生活待遇發放工作。加強就業困難人員生活幫助,對符合條件的納入臨時救助或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十一)支持發展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依託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培育多元化多層次就業需求,鼓勵勞動者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實現靈活就業。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發揮行業主管部門作用,加強對網際網路平台企業用工的統計監測、管理監督和服務保障。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每年按照不超過100元/人的標準給予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意外傷害商業保險補貼。就業困難人員和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在就業地申領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十二)統籌推進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各級就業公共服務機構開通退役軍人優先辦理“綠色通道”。加快退役軍人就業信息平台建設,加強失業和就業困難退役軍人就業幫扶和援助。持續最佳化婦女創業就業的政策、資源、環境,激發巾幗就業、創業、興業活力。發展輔助性就業,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統籌做好退捕漁民、戒毒康復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等群體就業創業工作。
四、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
(十三)推進就業公共服務機構建設。完善省市縣鄉村和易地搬遷安置區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就業公共服務“均等化、智慧化、精準化、多元化、標準化”建設,推廣“人社+”村居服務模式。每個縣(市、區、特區)至少建設1個線上或線下規範化零工市場。發揮貴陽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示範帶動作用,建設畢節等人力資源開發培育基地,加強全國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範項目建設,加大行業性、專業性、區域性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或人才市場的投入建設力度,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促就業。發揮市場化作用,引入優質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就業服務。創建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範城市和充分就業社區。每年組織對就業公共服務機構進行評估。
(十四)加強勞務協作平台建設。深化東西部協作,組建勞務協作聯盟。整合駐外勞務協作站(點)資源和力量,在黔籍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廣東等省建設“省級總站+市州分站+縣級工作站”的勞務協作工作機制。與廣東共建“一縣一企”“一縣多企”農村勞動力穩崗就業基地。加強與浙江、福建、江蘇等省的勞務協作,深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機制。加強與省外大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合作,支持來黔開展就業服務。
(十五)運用大數據提高就業服務水平。強化數字賦能,充分發揮貴州省勞務就業大數據平台作用,整合貴州公共招聘網、貴州人才信息網、貴州人才博覽會等平台資源,建立就業、社會保險、勞動用工、人事人才協同支撐的一體化信息平台,與貴州政務服務網實現互聯互通,推動全省就業服務一張網建設,加強人崗數據歸集和分析研判。健全“政策找企業、企業找政策”機制,推廣“直補快辦”“免申即享”服務模式,實現惠企政策在貴州政務服務網和政務大廳“一網辦”“一窗辦”。
(十六)開展常態化就業服務活動。堅持線上、線下結合,持續開展好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百日千萬網路招聘、“千校萬崗”等就業公共服務活動。結合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等需要,建立重點企業服務保障名錄,組建服務專員隊伍,建立崗位收集、技能培訓、送工上崗聯動機制。
五、維護勞動者權益
(十七)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調機制,深入開展新時代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加強勞動關係協調員隊伍建設。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加強企業用工指導,督促企業與勞動者簽訂契約、繳納社會保險,落實工時、休息休假等勞動標準。完善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
(十八)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打擊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依法查處招聘過程中的虛假、欺詐現象。糾正含有性別、年齡、學歷、身份等內容的就業歧視行為,營造公平就業環境。深入開展根治欠薪,推進源頭治理,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支付。
六、保障措施
(十九)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樹立就業優先導向,強化人力資源開發意識,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定期分析研判就業形勢,部署推動就業工作,應對處置規模性失業風險。省就業和全員培訓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要履職盡責,每年至少召開兩次會議,研究解決就業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各市(州)、縣(市、區、特區)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
(二十)做好就業監測。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依託貴州省勞務就業大數據平台,錄入勞動力和崗位信息。各級就業和全員培訓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要加強就業和人力資源風險預測研判,每季度開展就業和人力資源形勢分析,提出應對建議。
(二十一)落實資金保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大資金籌集力度,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東西部協作資金、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失業保險基金、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等,加強資金使用績效評價和資金監管,提高使用效益,嚴格履行程式規定,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嚴肅查處騙取套取、虛報冒領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障資金安全運行。
(二十二)強化督導宣傳。將就業工作納入高質量考核內容,加強對就業工作的督導,推進各項就業政策措施落實落細。每年推選一批就業工作先進地區,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採取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宣傳就業創業政策措施、促進就業工作典型經驗和先進人物,引導廣大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