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數量說

貨幣數量說

貨幣數量說關於闡述貨幣流通數量與商品價格一般水平兩者之間關係的一種資產階級貨幣學說。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它是西方經濟學中最流行的一種貨幣學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貨幣數量說
  • 外文名:無
  • 發現時間:15世紀末16世紀初
  • 代表人物:孟德斯鳩 休謨 李嘉圖等
貨幣數量說,主要內容和實質,

貨幣數量說

貨幣數量說關於闡述貨幣流通數量與商品價格一般水平兩者之間關係的一種資產階級貨幣學說。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它是西方經濟學中最流行的一種貨幣學說。
 
貨幣數量說

主要內容和實質

貨幣數量說雖有種種表述形式,但其主要內容大體相同。基本內容是:假定其他事項不變,物價一般水平之高低、漲跌同貨幣數量之多少、增減成正比例而變動。
貨幣數量說認為:貨幣沒有內在的、固有的價值。貨幣的價值是在貨幣的流通過程中形成的。貨幣的購買力直接地取決於貨幣的流通數量。貨幣的購買力與貨幣的數量成反比例而變動。假定其他事項不變,貨幣數量增加,則貨幣的購買力減少;貨幣數量減少,則貨幣的購買力增加。
對於物價一般水平的決定及其波動,貨幣數量起著主導決定作用。雖然,貨幣流通速度和商品數量發生變化,也會引起物價水平的變動,但物價水平運動之根本的終極原因,還是貨幣數量的變動。
這一學說完全把貨幣從萌芽發展到完成形態這一至關重要的歷史階段閹割掉,而只從貨幣的完成形態,特別是紙幣形態出發去進行考察,抓住貨幣數量同物價水平的表象聯繫,作出似是而非的非科學抽象。
早期發展
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地理大發現,引起美洲白銀大量輸入歐洲,促使銀價低落,物價上漲。這一情況引起一般經濟學者的注意,形成這樣的論斷:商品的價格依存於流通中的貨幣量;而流通中的貨幣量並不依存於商品的價格。在J.博丹(1530~1596)的經濟學說中,已經提出白銀的增加是當時貨幣價值低落的原因。17世紀義大利的一些經濟學家,以及稍後英國的J.洛克(1632~1704)、法國的孟德斯鳩(1689~1755)、英國的D.休謨(1711~1776)、D.李嘉圖等,都曾提到過這種見解。
洛克  把M假定為貨幣量,把P假定為物價,把Q假定為商品量,從而建立了M=P Q的方程式;若Q是既定的,P就因M而變化。
孟德斯鳩 樸素地提出了數量說的命題。他認為,商品價格是由全世界所存在的商品總數量與金銀總數量兩者之關係所規定,全世界商品的集積堆與全世界的貨幣量相對立。
休謨 更對這一貨幣理論進行了一番潤色。當時,北美金礦被發現,金屬貨幣量突然增加,使物價水平上漲。休謨抓住了這種外觀現象而作出貨幣數量說的結論。他對金量的增加與商品價格的騰貴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作出錯誤的判斷,認為前者是因,後者是果,主張商品價格水平由流通中的貨幣數量所決定。
休謨是18世紀這一理論的最重要的代表者。他把貨幣數量說作為反對重商主義關於通過國家干預以積累金銀貨幣這種主張的重要依據。他認為,金銀作為貨幣,完全靠它們在社會交換過程中的職能,才有自己的價值。一國流通中的貨幣,不過是用來計算或代表商品的價值符號,在商品數量不變的情況下,貨幣數量增加,商品價格就會同比例提高。所以人為地增加貨幣數量,對一國並無好處。
李嘉圖  對其前輩的貨幣數量說進行歸納,更明確地表述了他們的觀點。1797年英格蘭銀行停止銀行券兌現,往後許多商品價格上漲,特別是1807年以後金鑄幣價格低於金的市場價格,銀行紙幣貶值。李嘉圖根據這些貨幣事態,也得出貨幣數量決定物價水平的結論。
李嘉圖首先認定貴金屬有內在價值;金銀的價值,也和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一樣,決定於生產上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由含有一定價值的金銀所測量。但他在後來的研究中,特別是在他的貨幣理論中,不能貫徹上述正確論斷,而轉到貨幣數量說的方向,努力把自己原先的論斷同後來主張的貨幣數量說相融和。
李嘉圖貨幣學說的結論是,商品價格的高低,比例於貨幣數量的增減。這種貨幣學說的結論同他的勞動價值理論是格格不入的。但他堅持只在貨幣方面看到商品價值變動的原因。貨幣數量說的體系,到李嘉圖時代,已經近乎完成。
貨幣數量說
近代貨幣數量說的兩個支派
貨幣數量說發展到20世紀初期,主要形成了兩種表述方法,即兩個支派:一是現金交易說,二是現金餘額說。
現金交易說  貨幣數量說中最簡單的靜態學說。它是假定某一時期中貨幣全體與貨物全體成整個的交易狀態,而決定貨幣的價值。此說到了I.費希爾(一譯費雪,1867~1947)可以說完成了。費希爾在1911年出版《貨幣購買力:其決定因素及其與信貸、利息和危機的關係》一書,提出了交易方程式來表述其貨幣數量說。他的方程式有二:
M V=P Q
(1)
(2)
方程式 (1)限於某一社會只使用鑄幣和紙幣,而沒有使用支票。M代表鑄幣和紙幣的總數,V代表一年中貨幣流通速度,P代表各個物價的平均數,即物價一般水平,Q是一年間各種貨物的總和,即成交的總數。
方程式(2)則擴展及於支票的使用,M′代表支票存款,V′代表一年間這種存款的流通速度。
費希爾解釋貨幣的意義,是指貨幣交易中凡為一般人所能承受的都叫做貨幣,故貨幣等於M+M′,即所謂廣義的貨幣。他在書中力圖利用統計材料證明:在正常情況下,MM′之間有固定的比例關係;M本身的變動對VV′和Q都不會產生明顯影響(V決定於技術的和交易的結構,較為穩定)。費希爾方程式中各個變數雖然平列著,似乎沒有輕重之分,但他特別注重M的主動的領先地位,認為P是被動的,以M為轉移。因此,費希爾提出貨幣數量增加的正常影響之一,是使物價一般水平確切地按比例上漲。
現金餘額說  這一學說是由英國劍橋大學教授A.馬歇爾和A.C.庇古提出的。表述這個學說的一般的“劍橋方程式”是:
M=K Y
式中M代表貨幣需求量,即人們為應付日常開支平均經常保存在手邊的貨幣數量;Y代表以貨幣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也就相等於費希爾方程式中的P QK代表人們手邊經常持有的貨幣量與以貨幣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之間的比例關係。把Y=P Q代入上式,得出
M=K Y=K P Q
將現金交易方程式同現金餘額方程式兩相對照,則K=1/V,即K是貨幣流通速度的倒數,可當作制度上已決定的一個常量。庇古認定:只要M發生變化(增或減),P也就會按正比例發生變動(升或降)。
以上兩個方程式都屬於簡單的近代貨幣數量說。交易方程式中的M是指交易中流通的貨幣量,是從貨幣供給的角度而計量的貨幣數量。劍橋方程式中的M是指人們為支付而保存在手邊的貨幣量,即從貨幣需求的角度而計量的貨幣數量,在實際上兩者是完全一致的。前者著重一定時期(如一年)內貨幣在交易過程中的機製作用,後者著重在一個時點上人們手邊所存現金的作用。兩者都認為,貨幣起著主動作用,物價處於被動地位;在正常情況(假定充分就業均衡)下,物價一般水平決定於貨幣數量;貨幣數量增加或減少,則物價水平按正比例而上升或下降。
現代貨幣數量說
20世紀50年代後期出現的、繼承傳統的貨幣數量說並加以修補而成的當代貨幣數量說,倡導者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M.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在 1956 年發表《貨幣數量論──重新表述》一文,對傳統貨幣數量說的現金交易說和現金餘額說作了對照分析,認為"劍橋方程式"比“交易方程式”更適合於用馬歇爾的供求原理去說明貨幣與物價的關係。因此,他沿用“劍橋方程式”來表述其對貨幣數量說的見解,認為貨幣數量說首先是一個研究貨幣需求的理論,而不是關於產量和物價的理論。同時,他承認,他的貨幣理論是深受J.M.凱恩斯流動偏好”分析的影響而重新表述的貨幣數量說。因此,他對貨幣數量說的重新表述,主要集中在對影響貨幣需求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關於貨幣需求的分析,他提出了一個多元函式方程式來表述其新型貨幣數量說:
式中M為個人財富持有者手邊保存的貨幣量;P為物價平均水平;為個人財富持有者手邊保持的貨幣所能支配的實物量;f為函式符號;y實際收入(按不變價格計算);ω為來自財產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部分;r m為預期的貨幣報酬率;r b為固定價值債券的預期貨幣報酬率,包括債券價格的預期變動;r e股票的預期報酬率,包括股票價格的預期變動;為預期的商品價格變動率, 因而是實物資產的預期報酬率;u為收入以外的任何可能影響貨幣服務效用的各種因素及其變動。
以上是單個財富持有者的貨幣需求函式。他指出,如果把某幾個因素略去,即可分別適用於企業和整個社會對貨幣的需求。
從貨幣需求的這個多元函式方程式可以看出,現代貨幣數量說一方面是在維護舊的貨幣數量說(貨幣流通速度不是迅速變動的,貨幣存量取決於名義的國民收入或國民生產總值),另方面又在吸收凱恩斯的“流動偏好理論”並加以“發展”(貨幣需求不僅取決於利息率,而且也取決於其他資產的收益率),它是舊的貨幣數量說和凱恩斯的流動偏好理論的混合物。
貨幣數量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