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藝術是義大利批評家和策展人切蘭特(Germano Celant,1940— )1967年提出的術語。結合了概念藝術、極簡藝術、行為藝術等前衛藝術的某些特徵。1970年切蘭特在都靈主持貧困藝術展,希望用廉價的材料創作藝術,以對抗藝術世界無所不在的商業主義。但是藝術商人顯然也從貧困藝術中發現了商業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貧困藝術
- 提出人:切蘭特
貧困藝術是義大利批評家和策展人切蘭特(Germano Celant,1940— )1967年提出的術語。結合了概念藝術、極簡藝術、行為藝術等前衛藝術的某些特徵。1970年切蘭特在都靈主持貧困藝術展,希望用廉價的材料創作藝術,以對抗藝術世界無所不在的商業主義。但是藝術商人顯然也從貧困藝術中發現了商業價值。
貧困藝術是義大利批評家和策展人切蘭特(Germano Celant,1940— )1967年提出的術語。結合了概念藝術、極簡藝術、行為藝術等前衛藝術的某些特徵。1970年切蘭特在都靈主持貧困藝術展,希望用廉價的材料創作藝...
貧窮藝術是20世紀60年代在義大利興起的一場前衛藝術運動,也是二戰後歐洲最有影響力的藝術運動。貧窮藝術這個詞最先由義大利批評家傑勒馬諾·切蘭(Germano Celant)在1967年提出,但並沒有形成一個確定的團體。貧窮藝術以雕塑、裝置為主,反對50年代主導歐洲的現代主義抽象繪畫和極少主義藝術。藝術家們運用日常生活中“...
廢品藝術 廢品藝術是用諸如金屬、玻璃、木頭等廢棄材料進行創作的三維藝術。可追溯到施維特斯(Kurt Schwitters,1887—1948)和立體主義的拼貼作品,20世紀50年代形成潮流。例如,勞申伯格等人用各種破布、日用品做材料創作,影響很大。在歐洲的代表是西班牙的塔皮埃斯和義大利的貧困藝術。
田野,男,漢族,1973年出生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旅法藝術家,20 08 年,創立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代表作品有:《不得不告訴你》、《塵封》、《交通標誌-風景系列》、《十二生肖》等。個人簡介 旅法藝術家,田野美術館館長,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 創始 人,中國西部貧困兒童助學會發起人,《藝術透視》雜誌...
依託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設立的“湖北希望工程—藝術第一課藝術公益基金”是我省首個青少年藝術公益基金,由資深電視媒體湖北影視頻道、騰訊大楚網、武漢送子鳥中西醫結合不孕症專科醫院三方聯合發起。基金將面向省內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青少年用於藝術方面培養幫扶支出,如舉辦美術、音樂、舞蹈、書法、主持人培訓等,...
藝術家 從1982年到1987年,北京對米丘的意義絕不僅僅停留在建築專業方面。他的個人攝影展和抽象水墨畫展也同時舉行。1985年,他甚至一個人禪坐一天,玩起了行為藝術。深入廣西、貴州等貧困山區的生活與出入政府上層機構參與規劃的實踐像火鍋冰啤一齊刺激著他的胃。他兼收並蓄,不捨不棄,身在建設部公幹5年,心卻...
《象徵的貧困2:感性的災難》是一本2022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貝爾納·斯蒂格勒。內容簡介 文化理論家斯蒂格勒論藝術、人與個體化:音樂、能意靈魂與器官學譜系。深入探討當代社會的參與喪失與個體化喪失的問題:超工業力比多經濟與象徵的貧困。在超工業資本主義社會中,呼籲一種對抗象徵的貧困的...
Arte povera它可以理解為“窮的藝術”或“貧困藝術”。貧困藝術最初是由義大利著名評論家吉馬諾·塞朗提出,1968年,塞朗在波洛拿組織了一次題為《貧困藝術》的展覽,次年又相繼推出一本《貧困藝術》一書,當時在義大利起到了不少的影響。貧困藝術其含意不是針對作品本身的質量而言的,而是指藝術家所選擇的材料是普通...
Giuseppe Penone是一位藝術家。人物經歷 吉塞普·佩諾內(Giuseppe Penone)正是在貧困藝術運動如火如荼的時候進入都靈藝術圈的,他的一系列攝影作品記錄了義大利濱海阿爾卑斯山丘陵叢林中的一系列活動,而他作品的核心就是樹。對於他來說,樹不僅僅是一種原材料,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他既能夠利用樹,也能夠削減...
他這一時期的雕塑作品由鋼板、玻璃石、燈泡、橡膠、棉、紙和木材製成,形式上趨近“貧困藝術(Arte Povera)”或後極少主義作品。李禹煥自稱其意圖是不像多數傳統雕塑那樣支配和改造材料,而是通過並置或他所謂“再呈現”顯露其內在品質。這些很少展示的作品將出現 在古根漢姆的回顧展中,展覽將包含從20世紀60年代至...
大蕭條激發了比德爾創造有社會意識的藝術的願望。他通過描繪貧困的強大壁畫確立了自己作為社會現實主義者的地位。1935年,他為華盛頓特區的法務部大樓建造了這棟公寓,是他第一幅聯邦委託建造的壁畫。該項目引發了爭議,因為人們認為他對貧困的描述不藝術。除了他的藝術作品,比德爾還寫了幾本藝術書籍,包括《戰爭中的...
藝術形象 該畫以巨幅油畫形式表現了生活在貧困中的老農形象:老農開裂的嘴唇、滿臉的皺紋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寫實的描繪都相當深刻。該畫的人物形象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老年農民形象,老人枯黑,乾瘦的臉上布滿了象溝壑,又如車轍似的皺紋,深陷的眼睛露出了淒楚、迷茫又帶著懇切的目光,象是在緬懷過去,又象是在期待...
”這位鄉下來的年輕人實在厭惡巴黎,說這個城市簡直就是雜亂荒蕪的大沙漠,只有羅浮宮才是藝術的“綠洲”。當他走進羅浮宮的大廳時驚喜地說:“我好像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個藝術王國,這裡的一切使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米勒在巴黎貧困潦倒,亡妻的打擊和窮困壓得他透不過氣來。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換鞋子穿,用...
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俄國至上主義倡導者,幾何抽象派畫家。1878年2月11日生於烏克蘭基輔的一個貧困家庭。1912年在驢尾巴展覽會上陳列的《手足病醫生在浴室》,又具有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的特色。還曾參與起草俄國未來主義藝術家宣言。十月革命後參加左翼美術家...
1889年3月,在蒙特蘇利大街25號租下一間畫室;4月,去阿旺橋,然後在普爾迪“瑪麗一亨利”旅店度過了冬天;同年,國際博覽會開幕,結交爪哇人;同年,在蘇菲奈克和伏爾庇尼開設的藝術咖啡館舉辦“印象派與綜合派畫展”,高更的作品使未來的“納比派”藝術家產生了強烈的印象。1890年1月28日,借居在蘇菲奈克家中(丟...
這一時期也是畢卡索對現實生活關注的時期,他還沒有脫離普通民眾太遠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強於藝術性的表現。那時候的藍色,是貧窮和世紀末的象徵,於是作品多表現一些貧困窘迫的下層人物,畫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獨。至於為什麼畢卡索會採用藍色作為主調,尚沒有確定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受法國畫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響,...
《拾穗者》是法國巴比松派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於1857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存放在巴黎的奧塞美術館中。該畫描繪了農村秋季收穫後,人們從地里揀拾剩餘麥穗的情景,該畫人物形象造得真實生動,筆法簡潔,色調明快柔和,凝聚著米勒對農民生活的深刻感受,是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作。大事記 畫作內容 圖片描繪...
李恭舞作品展”(深圳)、策劃“瞿擁軍書畫作品展”“深圳”、策劃“深圳市環保創意作品展”“深圳”、“診”杜應紅行為藝術展之“進行時現代藝術作品展”、“診”杜應紅行為藝術之“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診”杜應紅行為藝術之“關山月中國畫作品展”、策劃“結”鄧榮斌藝術作品展、2005 策劃“深圳藝術家向貴州貧困...
同時,孫昌茵還有意將畫展中的10幅油畫作品捐給溫州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並由市僑辦商溫州拍賣行有限公司進行公開拍賣,所得資金獎勵給有志於從事藝術的溫籍貧困青少年,鼓勵他們堅持自己的藝術夢想。市政協主席包哲東、副市長陳作榮、市政協副主席姜嘉峰、市僑辦主任陳永聰及市有關部門領導出席了此次畫展暨作品捐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