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的貧困2:感性的災難

象徵的貧困2:感性的災難

《象徵的貧困2:感性的災難》是一本2022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貝爾納·斯蒂格勒。

基本介紹

  • 書名:象徵的貧困2:感性的災難
  • 作者:[法]貝爾納·斯蒂格勒
  • 原作品:De la misère symbolique 2. La catastrophè du sensible
  • 譯者:張新木 / 劉敏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6 頁
  • 定價:75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305250415
  • 叢書系列:當代激進思想家譯叢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文化理論家斯蒂格勒論藝術、人與個體化:音樂、能意靈魂與器官學譜系。
深入探討當代社會的參與喪失與個體化喪失的問題:超工業力比多經濟與象徵的貧困。
在超工業資本主義社會中,呼籲一種對抗象徵的貧困的鬥爭:以感性為前線的一場美學戰爭。
“從此以後,音樂無處不在:音樂廳、劇院、禮拜場所,而且還有電視、商業場所、公共場所、機場、海灘和滑雪跑道。”
“我這裡所說的精神與自身的對抗,它既是美學的,也是經濟的、政治的、司法的、行政的、科學的、技術的和工業的——更不必說構成其起源的神學資產,一個不可避免的起源。”
在這部作品中,法國文化理論家、哲學家斯蒂格勒介紹了普通器官學和感性譜系的計畫,並且繼續思考前作中關於力比多經濟的研究,即超工業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力比多經濟。這一研究主要通過藝術問題來進行,作為對形形色色的崇高化經濟的清算。我們時代的特點是工業技術對象徵的把持,美學已成為經濟戰爭的武器和舞台,由此產生了一種貧困,其中制約條件代替了人生經驗。因此,一方面,我們必須了解導致當今時代特殊性的歷史趨勢;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了解武器,使問題網路成為一個概念庫,以此進行一場美學的戰爭。
本書是斯蒂格勒《象徵的貧困》的第二部,它將引起電影研究、媒體和文化研究、文學和哲學界讀者的特別興趣,並將鞏固斯蒂格勒作為當代別具慧眼的文化理論家之聲譽。

作者簡介

貝爾納·斯蒂格勒 (1952—2020)當代法國著名哲學家,曾任法國蓬皮杜中心創新與研究所(IRI)主任,法國國立視聽研究院(INA)、法國聲學與音樂協調研究所(IRCAM)主任,蓬皮杜中心文化發展部主任。其主要代表作有《技術與時間》(1994—2001)、《象徵的貧困》(2004—2005)、《懷疑和失信》(2004—2006)、《構成歐洲》(2005)、《新政治經濟學批判》(2009)等。
關於譯者
張新木 江蘇高淳人,南京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文科學術委員,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曾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一等秘書。2006年獲法國政府棕櫚教育勳章(騎士), 2008年獲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獎翻譯獎。研究領域為語言學、符號學與法國文學。出版譯著《巴黎聖母院》《遊蕩的影子》《論誘惑》《模糊性的道德》《文學的政治》《景觀社會》等50餘部,出版專著《法國小說符號學分析》與《普魯斯特的美學》。
劉 敏 陝西寶雞人,南京大學法語系博士研究生,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圖書目錄

001/去冒險 敬告讀者
008/朗讀者配音序曲 感覺性的機械轉折和音樂的天賦
032/第一章 為感覺而參與 或過渡到行為的藝術
070/第二章 裝備儀器 從沃霍爾和博伊斯談起
112/第三章 我們大家 作為轉變的個體化和作為社會雕塑的轉變
174/第四章 弗洛伊德的壓抑 其中生者扣押死者,反之亦然
239/第五章 析取的合取 奧尼卡究竟在哪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