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水

貢江一般指本詞條

貢水,贛江東源、正源。發源於石城橫江鎮,稱壬田河,在瑞金城區與黃沙河(亦發源於石城)交匯,稱綿水,綿水流經會昌,與發源於尋烏湘水交匯,始稱貢水,又稱會昌江,之後在會昌莊口又接納發源於安遠濂江,繼而流經於都梅江(發源於寧都肖田,在寧都江口接納發源於石城琴江),於都段又稱雩江。貢水在贛縣江口鎮接納平江(源於興國),繼而在茅店納桃江(源於全南,流經龍南信豐),流入贛州市章貢區,在章貢區內俗稱為東河,於八境台與章水交匯,始稱贛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貢水
  • 發源地石城橫江鎮
  • 河長:278千米
  • 落差:309米
幹流概況,主要支流,水利工程,

幹流概況

貢水,贛江東源、正源。
發源於江西省石城縣橫江鎮,稱壬田河,在瑞金縣城區與黃沙河(亦發源於石城)交匯,稱綿水,綿水流經會昌縣,與發源於尋烏的湘水交匯,始稱貢水,又稱會昌江,之後在會昌莊口又接納發源於安遠的濂江,繼而流經于都縣納梅江(發源於寧都肖田,在寧都江口接納發源於石城的琴江),於都段又稱雩江。貢水在贛縣江口鎮接納平江(源於興國),繼而在茅店納桃江(源於全南,流經龍南、信豐),流入贛州市章貢區,在章貢區內俗稱為東河,於八境台與章水交匯,始稱贛江。
贛江贛江是江西第一大河,也是長江的大支流之一。它縱貫全省,長766公里,吳城
以上集水面積82182平方公里,占鄱陽湖流域的50.6%
贛江古名贛水,在西漢前成書的《山海經》就載有:
“贛水出聶都東,山氣 ,東北注江,入彭澤
西。”由此也可知,當時人們把贛水的西源(現章水)作為贛水的正源,並賦以同一名稱,即視為
一體。郭璞為《山海經》作的注中說,贛水之名出自生息在當地的部族“贛巨人”,這是可信的,
與閩江之名出自閩越族是同樣的道理。
漢初置豫章郡後,人們逐漸把贛水俗稱為豫章水。後來人們認識到贛水的東源(現貢水)
遠比西源長大,於是人們把贛水主體及其東源統稱為湖漢水。在《漢書》中,贛水、豫章水、湖漢
水3名並存,而似湖漢水為正名。三國以後,豫章郡範圍不斷縮小,豫章水之名越來越不得體,
湖漢水之名亦不為人們所賞識,故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雖仍3名共存,但卻以贛水為
主。至唐代宗時,因避帝名諱,廢豫章水之名,恢復古名贛水,並因“贛”字中含章、貢二字,便把
贛水的東、西二源改名為章水和貢水,即東源章水,西源貢水,至宋代再把二源之名對換,成現
在這樣的情況(見《輿地廣記》和《中國歷史地圖冊》)。
至元代,贛水被稱為贛江。明代時,贛江被分為3段:贛州至吉安段仍稱贛江;吉安至豐城
段稱清江;豐城以下稱章江。清代不再分段。
由於貢水比章水長大,故近代已把貢水定為贛江的源河。貢水在會昌以上又有綿水和湘
水兩條源流,其中綿水稍長,水量亦略大,故貢水又以綿水為源河。綿水在瑞金圳頭以上稱壬
田河。上溯至日東水庫以上有北、中、南3源,分別為水廟背河、沿江河和日東河,其中日東河
最長大,故壬田河以日東河為源河。贛江的源河是日東河一壬田河一綿水一貢水。有人認為,
從贛江下游或同時從贛州上溯,桃江最長,第二是梅江,贛江應以桃江或梅江為源河。其實,桃
江和梅江並不是在贛州與貢水、章水同時交匯的,它們僅僅是注人貢水的中途,故再長也只能
被看作貢水的支流;況且,貢水處在中軸地位,水量亦遠比桃江和梅江大,它作為贛江上游的乾
流是合乎情理的。
近代一般以贛州和新乾為界,把贛江分為上、中、下游3段,長度分別為255, 303, 208公
里。
贛江上游發育於武夷山南段、南嶺東頭和羅霄山南段之間的谷地。 日東河發源於石城縣
洋地鄉境內的武夷山石寮煉,這也就是贛江的發源地。日東河曲折西流,人瑞金,先後易名為
壬田河和綿水,納黃沙河(省內不足30公里)、安治河等。後入會昌,與南來的湘水會合成貢
水,納濂水後入於都,自梓山龍舌咀至王屋一段,古稱雩江,此水名與縣名(原為雩都)均出自雩
山。貢水在於都境內納澄江、梅江等,後人贛縣,再納平江和桃江等,至贛州,在八境台下與西
來的章水會合成贛江,進人贛江中游。
贛江中游發育於羅霄山與零山之間的谷地,河道漸寬,水勢漸盛,兩岸多低山丘陵。贛州
92·江西省自然地理志
灘,古有“贛江十八灘”之說。十八灘之名說法不一,《江西通志稿》謂贛縣的儲、鱉、橫弦、天柱、
小湖、銅盆、陰、陽、會神九灘和萬安的良、崑崙、曉、武索、小蓼、大蓼、棉津、漂神、黃公九灘;((中
國古今地名辭典》則稱:
“……在贛縣者九,日白澗、天柱、小湖、鱉、大湖、銅盆、落瀨、青州、梁
口;在萬安者九,曰崑崙、曉灘、武朔、昂邦、小蓼、大蓼、綿津、漂神、惶恐。”在宋代曾鑿石排險。
1949年後又炸礁清灘,加上萬安水庫的建成,險灘已不復存在。在萬安境內,贛江納五星河、
沙坪河、遂川江和剡溪等之後,大有“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之勢。在泰和境內贛江納蜀水、
珠林江、仙差河等;在吉安縣納孤江等;後人吉安市,自神崗山至螺子山約巧公里的河段,在當
地俗稱螺川,它納禾水後,水量大增,河面加寬,近左岸處形成一沙洲,宋代江萬里建白鷺書院
於此;贛江人吉水境內納黃金江、盤龍江等;人新乾納沂江和溧江河等,之後進人下游。
贛江下游奔流在都陽湖平原上,主要支流有右岸的淦水和左岸的袁水、澧江(習慣稱消江)
和錦江。贛江過南昌八一橋後,被揚子洲分為兩股:左股至南昌樵舍又分為兩支,即西支和北
支;右股至塘山亦分為兩支,即中支和南支。
西支為贛江主河道,流經聯圩、昌邑後直下永修吳城人鄱陽湖。北支自樵舍流向東北,至
田壟羅家又分為左右兩股,稱官港和三官河,分別沿五星圩、成新圩兩側流入鄱陽湖。中支穿
流於塘山、蔣巷、南新,最後被磨盤洲和雙嶺洲分隔成數股入湖。南支過尤口、滁搓,至萬家分
為左右兩漢:左漢流向東北人湖;右漢入餘干,注北口灣,再經康山河人湖。
贛江從上游到下游,幹流流經石城、瑞金、會昌、於都、贛縣、贛州、萬安、泰和、吉安縣、吉安
市、吉水、峽江、新乾、樟樹、豐城、南昌縣、新建、南昌市、永修等19個縣市,支流又遍及尋烏、安
遠、寧都、興國、全南、龍南、信豐、定南、崇義、大余、南康、上猶、遂川、井岡山、永豐、蓮花、永新、
寧岡、安福、樂安、萍鄉、宜春、分宜、新余、高安、萬載、上高、宜豐等28個縣市。幹流在於都以
下可通航內河中小船隻,贛州以下可通內河較大船隻。在贛江的中下游兩岸還修築不少人工
灌渠,形成稠密的水網。但是,贛江流域水土流失較嚴重,河床不斷淤高,自古以來築堤又太逼
近水道,河床狹窄,加上地面的涵水能力低,下雨時徑流一瀉而下,涌人江中,到中、下游往往泛
濫成災。
贛江有30公里以上的不同級別的支流127條,在此略述以下幾條。

主要支流

湘水:亦稱湘江(因當地傳說八仙之一的韓湘子到過此水而名),又名雁門水,集水面積2011平方公里。此水在枯水期砂石裸露,水流渙散,猶如荒廢的古河道,這是流域內自然植被消損嚴重而造成的。
梅江:古人以為源出梅嶺而名,原稱梅川,後為梅江,亦稱梅川江,清代曾名漢水。源河肖田河,發源於寧都北緣的王陂嶂,向西南流經洛口後始稱梅江。過梅江鎮後納琴江等支流,至於都龍舌咀人貢水,集水面積7099平方公里。琴江是梅江的最大支流,若從琴江的河口上溯,琴江比梅江長,因琴江是注入梅江的中途,故只能被視為梅江的支流。琴江以大琴河為源河,南流至琴口納豐山水後始稱琴江,因繞過縣城(琴江鎮)時水聲塗塗有琴韻,故得其名;它人寧都後,古稱白鹿江,俗稱牛牯水。琴江集水面積為2124平方公里。
平江:原名平固江,因流經平固縣(今興國縣)而名,後簡為平江。它由瀲水與穢水會合而成,通常以瀲水為正源。瀲水古因水光瀲灩而名,現俗稱東河。鑼水古因水豐而名。平江流域是江西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部分河段河比田高,即成懸河。
桃江:古時以為發源於廣東省翁源、連平交界的冬桃山(山上有桃,傳其果經冬始熟)而名;又因繞過龍南縣城西側,故在龍南又稱其為西江。今定桃江發源於全南縣的九連山飯池嶂,至龍南鎮納握江和濂江(古分別因土地肥沃和河水清靜而名),之後北上,過龍頭(附近有龍頭山),有一段江窄水急灘險,稱為“百丈龍灘”。龍南縣名意為“百丈龍灘”之南。桃江集水面積7913平方公里。
章水:古稱贛水、豫章水。唐曾名貢水,宋代始稱章水。在南康境內自焦溪東60公里
至蓉江鎮的河段,因兩岸多芙蓉而名蓉江。章水與大庾嶺古驛道相連,在古代曾是中原通往嶺
南的交通要道,盛極一時。章水以沙溪為源河,發源於崇義縣聶都山東段的章水源(為展腦與
鯉魚山的之間的一山頭,據說古時曾有一碑,上刻“章水源”3字,後毀,但今崇義縣地圖上已標
出“章水源”),南流至聶都鎮,在溪邊建有章源廟,乾隆年間又用漢白玉在溪上建起精美的章源
橋,《南安府志》還載有不少吟詠章水源的詩文,可見古人對章水的重視。沙溪流至江口納西來
的白溪後始稱章水,向東南流經大余、南康,納上猶江等,後人贛州市,在八境台下與貢水會合
成贛江。章水集水面積7770平方公里。上猶江是章水的最大支流(支流長於幹流),古名豫
水,唐代宗時因避諱而更名猶水,亦稱猶川,曾名彭山水、益漿水,南唐保大十年置上猶縣後遂
稱上猶江。它以麟潭水(又名大江)為源河,自湖南汝城流經崇義入上猶後始稱上猶江。上猶
陡水村以上已建成上猶江水庫,庫區上溯至崇義境內。上猶江集水面積4583平方公里。
(6)遂川江:亦稱遂川、遂水,古名龍泉江。清道光《龍泉縣誌》載:“遂水在縣治南門,源出
左右二源,至城西南李派渡始合而為一,形如遂字,故名。”其二源現名左溪和右溪,以右溪為正
源。遂川江集水面積2895平方公里。
(7)蜀水:又稱衙前水,在萬安境內亦稱梅烏江。蜀水之名,一說出自流經之地禾蜀鄉;二
說源地有石形如葵中蜀(蛾蝶類幼蟲)而名;另說此水澄碧,古人據白居易詩句“蜀江水碧蜀山
清”而名。它有左江和右江二源,以左江為正源。蜀水流入萬安縣境內旁有梅峰嶺和烏龍潭,
梅烏江之名即出於此。蜀水集水面積1306平方公里。
(a)孤江:因近旁無其它大河而名,又稱瀧江、明德水。它在吉水縣內水南鎮上村三獅至富
灘作埠下獅約8公里的河段,古稱瀟瀧河,有三峽之險,灕江之美。古志載:“古邑有水日瀟瀧,
自永豐歐鄉下,諸水皆合於此,夾以兩山,奔流噴激亂石間,聲如迅雷,其下有潭,深不可測,靈
物潛焉。”孤江集水面積3084平方公里。其支流盧江的源河沙溪,又名瀧岡河,流經沙溪(地
名),歐陽修葬父母於此地的鳳凰山瀧岡,並立“瀧岡阡表”碑,瀧岡河之名即出於此。
(9)禾水:古人以為源出永新禾山而名,今定它發源於蓮花縣楊梅山,源河琴水,又名文匯
江,流入永新納小江河後始稱禾水,先後納黃陂水(龍源口水)、溶江河;後人吉安,納龍陂河(又
名秋蘭江);人泰和又納牛吼江;再入吉安縣納滬水;直至吉安市神崗山人贛江。集水面積
9058平方公里。小江河上游名龍江,發源於黃洋界拐湖山,此山又名龍王仙,龍江之名出於
此。此水流經寧岡縣城龍市鎮,這是“井岡山會師”之地。溶江河因上游流經龍門而名龍門溪。
其支流龍溪源出永新禾山,流至龍溪(地名)時,有一處水邊岩崖上鐫有“龍溪”二字,傳為顏真
卿任吉州司馬時所書。近處山峰插天,懸流數十丈,奔流飛逐,沖成深潭,景色奇絕,在20世紀
50年代建禾山水庫時被毀。牛吼江古名馗江,上游六九河一六八河(拿山河),發源於黃洋界,
下游因水聲如牛吼而名牛吼江,從泰和、吉安乘汽車上井岡山可看到此河。
(10)袁水:又稱南水、率水。隋置袁州後遂名袁水,亦稱袁江。源河蘆溪,流經萍鄉蘆溪鎮
後始名袁水;人宜春市後,古因江水清秀而名秀江。它流入新余後稱渝水(新余古為新渝,得名
於水)。袁水集水面積6486平方公里,其下游南岸修築了袁惠渠。
(ii)錦江:亦稱蜀江、鐲水,古稱瑞河,晉時因江秀如錦而改名錦江,今萬載境內仍稱蜀
江,高安境內稱瑞河。《萬載縣誌》載:
“蜀江即城北龍江……人瑞州為錦江。”“錦江在白良為錦
江,三興為明江,出口為興江,隨地易名。”錦江集水面積7884平方公里,在中下游有錦惠渠、西
乾渠、南乾渠、東乾渠等,使一些支流互相串連,形成優良的灌溉系統。
湘水,貢水上游支流,又稱湘江,亦名雁門水。相傳唐朝八仙之一漢鐘離游居羊角漢仙岩修煉成仙,後人便稱此地為湘鄉(現為文武壩鄉),此水為湘水。地處贛州東部。湘水流域位於東經115°32′~116°02′,北緯25°00′~25°36′,西與濂水為界,北接綿水,南與尋烏水毗鄰,東靠福建石窟河。流域面積2 029平方千米,狀似羽毛形。地跨福建省武平縣、江西省尋烏縣、會昌縣。湘水發源於贛閩交界武夷山脈筆架山西麓,於文武壩鄉與綿水匯合後始成貢水,河長105千米,匯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一級支流有上津河、清溪河、半照河、石壩河、中村河、官豐河、永隆河、板坑河8條。
湘水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2.5兆瓦。有鎢、煤、磷、螢石、石灰石等礦產。2001年植被覆蓋率為72.3%,以灌木林和松杉林為主,有會昌豆乾等特產。有省重點風景名勝區——漢仙岩。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6月,大雨傾盆,大水灌城,毀田毀房,災害嚴重。1978年7月31日,麻州水文站最高水位174.82米(假定高程,下同),沿河田廬受淹。 1973年4月2日、8日相繼發生大風冰雹,大雹直徑約15厘米,1977年4月15日發生9級雷雨大風,伴有冰雹。民國29年(1940年)和1963年發生嚴重旱災。1963年春秋兩季乾旱,旱期累計達3個月之久,早稻一半多農田受旱。清順治八年(1651年)、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嘉慶十年(1805年)、道光二年(1822年)發生較大地震。流域內建有石壁坑水庫中型水庫和羊子岩、芙蓉、大寨、雷公壩、大竹壩、小寨、東鄉、珊貝、蕉子壩等9座小(1)型水庫,總庫容8 860萬立方米,裝機總容量5 950千瓦。還建有半崗圩堤、水西圩堤和大壩、壩龍防風林。2001年水土流失面積2.44萬公頃。1991~200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為2.89萬公頃。設有麻州、筠門嶺2個水文站及禮齊等20個雨量站。
湘水發源於尋烏縣羅珊鄉天湖下,自南向北流,流經下園畲、禮齊、珊貝、羅塘等地,其中福建省境內流域面積有133平方千米,在尋烏縣境內又稱為羅塘河,河道曲折狹窄,河床多由粗沙和卵石組成。在羅珊鄉上津村銅鑼丘納上津河後,在下寨進入會昌筠門嶺元興村過江坪,來到羊角村,兩岸為中低山,河床切割較深,河道曲折狹窄,水流湍急。史載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從安遠進入筠門嶺,在羊角殲滅清軍200餘人。河出羊角村,來到被譽為“江南小蓬萊”的漢仙岩。漢仙岩以其雄奇峻秀的自然景觀和美妙動人的神仙故事而聞名於世,相傳八仙中的漢鐘離在此得道成仙,漢仙岩由此得名,因此有“仙家聖地”之美稱。漢仙岩方圓6.25平方千米,周圍皆絕壁,峭峰突兀,礙目撥雲,僅一石罅可入岩中,岩內奇峰怪石,危岩幽壑,鬼斧神工,自然天成,古稱“湘江八景”之一,今列入省級自然風景保護區。數百年來,遊人在岩壁上留下的題詠、石刻,琳琅滿目。其中“壁立萬仞”四個大字,每字高2.3米,寬1.3米,筆道遒勁,氣勢磅礴,灑脫奔放。漢仙岩至羊子岩約20千米河段為丹霞地貌,奇峰夾岸,古樹濃陰,茂林修竹。河道狹窄,河床多為岩石,坡陡水急。1990年建有羊子岩水庫,水庫總庫容594萬立方米,正常蓄水位時庫容432萬立方米。水庫壩址下游設有筠門嶺水文站,集水面積460平方千米。西行約2千米,來到筠門嶺圩。筠門嶺圩是聯結閩粵贛三省邊境貿易中心,是南通廣東、東達福建的咽喉重鎮,商賈雲集,為贛南四大名鎮之一。明清兩代在羊角村建有城堡,設羊角營,為駐軍重地。蘇區時期,鄧小平任縣委書記時,住在筠門嶺壩篤下。河出筠門嶺圩,進入丘陵地區,河面逐漸開闊,水流減緩,流向轉為由南向北,在壩仔納清溪河,在千江坡納半照河,前行約11千米來到周田圩,此段河道大致順直,河床多細沙,在周田建有江西九二鹽礦。在中村納中村河,北行約11千米來到站塘圩,接納官豐水,此段曾建有站塘水輪泵站。繼續前行22千米,來到麻州圩,在大壩村設有麻州水文站,在小河背納永隆河,流經會昌縣城,於文武壩鄉納綿水後,始成貢水。會昌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置縣時恰逢縣治鑿井得磚,有篆文“會昌”二字,遂以“會昌”名縣。城內建有“文信國公祠”以紀念宋景炎帝二年(1277年)文天祥擊潰駐守會昌的元軍一事。城外嵐山有一座嵐山公園,滿山蒼松翠柏,登上高峰,縣城風光盡收眼底。1934年7月,毛澤東登上此山作詞《清平樂·會昌》,盛讚“風景這邊獨好”。
濂水,貢水中游支流,又名梅林江、安遠江、濂江。位於贛州東南部。濂水流域位於東經115°12′~115°39′,北緯25°02′~25°48′,西連東河,北接貢水,南鄰定南水,東面為湘水,狀似菱形,流域面積2 339平方千米。地跨安遠、會昌、於都3縣。濂水發源於安遠縣濂江鄉九龍山脈北麓,於莊埠鄉下洛壩匯入貢水,河長133千米。匯納100平方千米的一級支流有五渡水、大腦河、陽光河、龍布河、天心河、團龍河、桂林河7條。
2005年水質監測評價河段有安遠縣城和羊信江水文站2個,豐水期水質優於Ⅲ類水占50%,劣於Ⅲ類水占50%;枯水期水質均劣於Ⅲ類水,主要污染物為氨氮。流域東南西三面較高,北面較低,成馬蹄形,以低山和丘陵為主,岩層主要為武彝岩、紅砂岩和片岩,間有少量花崗岩。流域上游及下游森林茂盛,中游植被稍差,2001年植被覆蓋率67%。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8.6兆瓦。有稀土、高嶺土、無煙煤等礦產,還有礦泉水、溫泉等。民國4年(1915年)發生了大洪水,1985年8月曉龍、莊埠鄉出現大洪水。1985年5月大風,災情嚴重。1972年4月西江、莊埠發生冰雹,歷時10分鐘,雹似鴨蛋,傷1人。民國23年(1934年)、35年(1946年)發生旱災,1963年旱災,糧食減產過半。
流域內建有蔡坊、漁翁埠2座中型水庫和5座小(1)型水庫。2001年水土流失面積2.81萬公頃,1991~200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5萬公頃。設有羊信江水文站和黃屋等8個雨量站。
濂水發源於安遠縣濂江鄉鴉鷹排,自東南向西北流經安遠縣城。河道狹窄、河床多礫石,沿岸多為低山。安遠縣始建於南朝梁,數度廢置,至元始定,相沿至今,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縣城駐地欣山鎮。城西200米處的紅岩上有一座無為塔,始建於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6面9級,高61.5米,屬穿壁繞平座的樓閣式磚塔,1981~1984年曾進行搶救性修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出安遠縣城,過古田納入上濂水,蜿蜒曲折向西流,至龍布頭村接江頭河,經三排接納甲江河,河道曲折,河床多細沙、卵石,兩岸多平原崗地。由西折轉北流,穿車頭圩接長沙水。繼續北流,流經徐屋墩納官溪水後河道逐漸開闊。繼續前行,經龍頭過湘洲電站、版石水輪泵站,繞版石圩折向東流,經領東水輪泵站至新幫口接納大腦河,繼續北流於重石圩納入陽光河。版石鄉竹篙村設有羊信江水文站。河出重石圩,到鯉魚電站接中幫水,過心懷接龍布河、納天心河後河道蜿蜒曲折,水面漸寬,水流湍急,多礁石。兩岸系山區丘陵盆地,青山疊翠,竹木崢嶸,岩石質河床。此段1976~1982年進行過數次河道整治。經園當,繞長沙圩,接納團龍河後,至光明出口進入會昌縣曉龍鄉,之後河道趨順直,水面漸寬,水流趨緩,河床有卵石、礁石、粗沙。2002年在曉龍鄉桂林村建有上羅電站,續向北行,於倒圳接河石河,至桂林圩納桂林河後過曉龍鄉秋龍村一急彎後進入于都縣盤古山大墳腦、下沙窩,建有漁翁埠水庫。其間有著名的盤古山、鐵山壠鎢礦。過靖石鄉大灣口、長賴、橋頭坪、樟坑口、龍口、牛串壩後又進入會昌縣莊埠鄉,過莊埠鄉舉口、禾坪下、大門灘後於莊埠鄉下洛壩匯匯入貢水。下遊河道較寬,但彎曲度大,河床多卵石、粗沙。在莊埠圩車田壩有一處古墓葬“明胡金池墓”,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至今保存完好。
西江,貢水支流,又名澄江河,地處瑞金、會昌、于都縣境內,流域面積1 010平方千米,狀似“L”形,河長88.0千米,主要支流有萬田河。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0.4兆瓦,2001年植被覆蓋率66%,以松杉林為主。有錫、鎢、稀土等礦產,有西江鄉灌塘溫泉。民國4年(1915年)大水,災情慘重。 1962年較大洪水,沿河田廬受淹。民國29年(1940年),連旱120天。1979年旱災,糧食減產過半。流域建有環溪等11座小(1)型水庫。2001年水土流失面積0.82萬公頃,1991~200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0.33萬公頃。設有三河等3個雨量站。西江發源於瑞金大柏地鄉樟坑村,自北向南流,在三河圩進入九堡鎮。九堡鎮塘屋大渡槽至黃渡村石壁下河段進行了整治。經雲石山,流經西江背坑至潭村河段時,兩岸石山矗立,河道狹窄,俗稱“豬屎峽”,每遇洪水,出現壅水現象,上游村莊屢遭其害。繼續向西流,在會昌縣小密鄉進入瑞金萬田鄉雷王潭,出萬田鄉後進入于都縣黃麟鄉太南村,在太南村園燈下納萬田河,至水口村匯入貢水。
梅江,貢水支流,亦稱梅川,古稱漢水,又稱寧都江。位於贛州東北部。梅江流域位於東經115°22′~116°38′,北緯25°58′~27°09′,東納琴江,北為宜黃水,西與平江毗鄰,南入貢水,流域面積7 121平方千米,呈丫字型。地跨江西省寧都、瑞金、於都、石城4縣(市)。梅江發源於寧都、宜黃縣交界的王陂嶂南麓,在於都縣貢江鎮龍舌咀注入貢水,河長240千米,沿途匯納2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一級支流有琳池河、黃陂河、會同河、固厚河、琴江、窯邦河6條。流域建有小(1)型水庫38座,總庫容1.32億立方米;中型水庫有竹坑、老埠、下欄水庫3座,總庫容4065萬立方米;大型水庫有團結水庫1座。建有灌溉千畝農田的水陂14座,灌溉萬畝的水陂有走馬陂1座。流域水土流失面積1980年為13.40萬公頃,2001年為9.69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981~1990年為2.03萬公頃,1991~2005年為4.54萬公頃。設有寧都、石城等4個水文站以及肖田等35個雨量站。
上游段
河源至洛口為上游。梅江發源於寧都縣北部肖田鄉附近的王陂嶂,自北向南流,從王陂嶂到朗際附近成階梯河床,河床多為卵石組成;在肖田圩納肖田河,逐漸進入團結水庫,肖田圩以下河槽多呈“U”形,河流彎曲,一般呈“S”形狀。兩岸多為花崗岩與紅砂岩區域,林木稀少,河道淤塞日趨嚴重。 1970~1988年進行過二次河道整治。出團結水庫,繼續南流,於洛口東側納琳池河。
中游段
洛口至大雅坪為中游。梅江中遊河道開闊,河床多沙,漫灘較多,在東山壩納黃陂河,石上鎮蓮湖村納安福河,至縣城東側塘角村納會同河,其下游約2千米設有寧都水文站,沿岸多為紅砂岩、變質岩和風化花崗岩,植被較差,土壤侵蝕劇烈,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河床在逐漸淤積。
寧都縣建於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初名陽都,於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名為寧都,縣城駐地梅江鎮,素有“贛南糧倉”、“文鄉詩國”之美譽。
革命遺址與名勝古蹟有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和趙博生烈士陵墓及翠微峰、蓮花山等。其中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在寧都縣城東梅江河畔(原為耶穌堂牧師住宅),建於1916年,坐西朝東,為兩層磚木結構的“羅馬”式建築。1931年12月14日,原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1.7萬餘人,由參謀長趙博生(中共黨員)等率領下在此起義加入紅軍,史稱“寧都起義”。舊址主樓於1981年維修。寧都縣城西5千米的劉坑村有一座翠微峰,方圓3平方千米內,有取名蓮花、合掌、翠微等12座形態各異的怪石奇峰。其中翠微峰峭壁平直,形同刀削,色如丹霞,故又名“赤面寒”,高過百餘丈,峰頂卻平坦,上鑿有水井,曾蓋房舍。清代著名文學家魏禧等9人在此講易學,時稱“易堂九子”。登峰有梯道,系從峰腰間天然崖縫鑿砌登階、安鐵梁鋪梯道,爬過羅漢挺肚,全長80米。峰下西側有可容納數千人的大岩洞,名金精洞。洞外伴有金泉吊葫蘆,故以峰險、洞幽、泉美聞名。1950年電影《翠崗紅旗》在此拍攝,影片講述人民解放軍攻取翠微峰的故事。距縣城西北15千米處有一座蓮花山,山形如蓮花,蒼松蔭翳,幽篁夾道,夏秋涼爽,景色旖旎。西晉時,釋氏青蓮祖師在此建寺,恰似建於蓮花瓣內,故名青蓮寺,經歷代修葺,今門楣題為“青蓮古剎”。寺外1岩、2洞,石林岩海,呈奇獻巧,為遊覽勝地。河出寧都縣城,於竹笮鄉流水灣納固厚水,黃石鄉江口村納琴江。水面漸寬,河床寬淺,水流較緩。
下游段
大雅坪至河口為下游。出大雅坪于山溪村壩腦進入瑞金市境內,蜿蜒南流至瑞林,於嶺子腦納元田河,於瑞金市瑞林圩納崗孔河,瑞林圩上游約2千米建有上長洲徑流式水電站,河道穿行於崇山峻岭之中,岸線曲折,礁石棋布。在長沙村的下塅進入于都縣曲洋鄉小源村,兩縣市分界處在建留金壩日調節水電站,在於都曲洋鄉納窯邦河,轉向南流,至於都汾坑鄉鯉汾圩納岩前河後,設有汾坑水文站,至於都汾坑鄉河子背納銀坑河,於都車溪鄉桃坑納仙下河,於貢江鎮的龍舌咀注入貢水。兩岸多屬丘陵,間有寬闊階地,水流分散,流速減緩,沙灘較多,河內有珍貴魚種河鯉、鱖魚。
琳池河,梅江上游支流,地處寧都縣北部,流域面積218平方千米,河長40.0千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 726.0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26億立方米,河水可飲用。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層屬於寒武系,岩石多為花崗岩。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0.60萬千瓦,2001年流域植被覆蓋率68.1%。1971年東韶雷雨大風,水桶粗的樹連根拔起。2001年水土流失面積為0.08萬公頃。流域建有白石、花斜2座小(1)型水庫,設有東韶等2個雨量站。琳池河發源於寧都縣東韶鄉下石油北面與永豐、樂安兩縣交界處,自西北向東南流經東韶鄉漢口、琳池,於洛口鎮大布村匯入梅江。上遊河道彎曲狹窄,兩岸森林茂密,中下游逐漸開闊,河道寬淺,河床為礫石和粗細沙。琳池村有石雕“台灣石獅”一座,石獅高2米,用整塊紫紅花崗石雕成,雙獅嗔目而視,體態膘悍,造型生動,刻劃粗狂,為台灣人民紀念該村乾隆進士李宜青出巡台灣勵精圖治之事。1978年琳池村出土了南宋白瓷粉盒。
黃陂河,梅江支流,古稱下西江,地處寧都縣境內,流域面積761平方千米,狀似扇形。河長58.9千米,有小布河、下沽河等支流。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0兆瓦。有螢礦石、鐵礦石、雲母等礦產。2001年植被覆蓋率為54.0%,以灌木林和松杉林為主,盛產獼猴桃。嘉慶五年(1780年)釣峰大水,舉村不見人煙,屍骸遍地。1962年連降大雨,河水暴漲,損失慘重。1986年發生了較大旱情。民國20年(1931年)降冰雹,重者一斤多。1981年黃陂等地雷雨大風,毀房折樹傷人。流域建有禾塘、山田、中會、黃泥河、康源5座小(1)型和8座小(2)型水庫。2001年水土流失面積2.40萬公頃,1991~200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為0.29萬公頃,設有蔡江等6個雨量站。黃陂河發源於蔡江鄉大坑村大坪坑,自南向北流過黃陂鄉山堂村,從此折轉向東流,河道狹窄,多急彎,河床多為卵石組成;於黃陂鄉潭口納小布河,此河段有紅一方面軍總前委“黃陂會議”舊址、毛澤東黃陂舊居、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舊址暨朱德舊居等,於釣峰鄉韶口納下沽河,在東山壩大布村注入梅江。河道寬淺,且較為曲折,河床多由粗細沙組成,兩岸地勢開闊,林木稀疏。
會同河,梅江支流,原名下東江,地處寧都縣東部,流域面積289平方千米。河長41.7千米。有源里河、鷓鴣河、南田河、湛田河、井源河等支流。會同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0.55萬千瓦。有螢石等礦產,2001年植被覆蓋率54.9%,以松雜林為主,有烤菸、白蓮等特產。民國4年(1915年)大水,沿岸受淹。民國22年(1933年)春,會同百勝起風暴,村中大部分屋瓦被毀。1954年大水,湛田衝倒房屋4棟。1986年旱災,糧食減產。1973年大風,房屋大量倒塌,大樹連根拔起。流域建有梅源等6座小(1)型和3座小(2)型水庫,2001年水土流失面積0.95萬公頃,1991~200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為0.55萬公頃,設有湛田雨量站。會同河發源於廣昌縣驛前鄉下坪草屋背嶺上,1959年和1965年此處有猛虎傷人記載,自東向西流經寧都縣湛田鄉,湛田鄉李村有“李村溫泉”,鹼性硫磺水質。流經會同鄉,於寧都縣梅江鎮塘角村匯入梅江,河道寬淺,河床多為細沙,兩岸青山蒼翠。

水利工程

石壁坑水庫,湘水支流板坑河上的中型水庫,位於會昌縣城東面約5千米,1978年建成。
水庫壩址地處會昌縣文武壩鄉小壩村,集水面積164平方千米,水庫回水自壩址至土橋,回水長度約10千米,水面面積3.82平方千米,狀似長條形。多年平均氣溫19.3攝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1 624毫米。多年平均入庫流量4.42立方米每秒。
工程是以防洪、城市供水、灌溉為主,兼顧發電的多年調節水庫,主要效益:①當發生20年一遇洪水時可以削減洪峰流量162立方米每秒。②灌溉農田0.02萬公頃。③為會昌城區日供水3萬噸。④電站裝機容量2 290千瓦,年發電量850萬千瓦時。
水庫正常蓄水位200.64米(假定高程,下同),死水位188.64米,防洪限制水位199.64米,設計洪水位201.71米,校核洪水位204.08米,總庫容6 03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 420萬立方米,死庫容1 200萬立方米。
工程由主壩、副壩、溢洪道和引水系統組成。主壩和6座副壩為均質土壩,主壩頂全長140米,壩頂寬5.0米,最大壩高36米。溢洪道位於主壩右岸,為有閘控制開敞式。供水、灌溉及發電引水隧洞位於主壩左岸山頭。
水庫建設淹沒農田158公頃,拆遷房屋 6.2萬平方米,遷移人口 1314人。
庫區多為低山,處在石城、瑞金、會昌至尋烏大斷裂帶上盤,出露地層主要有第四系鬆散堆積層和加里東期侵入花崗岩。
2003年對主壩的壩體、原導流涵管、壩基防滲和副壩的壩體、壩基防滲、溢洪道的引洪渠及引水系統的啟閉架等進行了加固處理。
團結水庫,梅江上游的大(2)型水庫,地處江西省寧都縣境內,距寧都縣城55千米,1979年11月竣工。水庫壩址地處寧都縣洛口鎮員布村猴金石峽谷處,東經116°05′,北緯26°52′,控制流域面積412平方千米,水庫回水東至洛口和平艾屋,西至洛口永紅外橋背嶺,南至大壩,北至肖田吳村村頭,水面面積11.25平方千米,形似扇狀。有尖角溪等46條溪流匯入。多年平均氣溫18.3攝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1 677.6毫米,多年平均入庫徑流量4.20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入庫懸移質輸沙量7.75萬噸,輸沙量主要集中在洪水期。工程是以防洪為主,兼顧發電、灌溉、養殖的年調節水庫。主要效益:①調節了梅江水量,使梅江汛期下游沿河兩岸11個鄉鎮43個村委會的居民和0.29萬公頃農田減免了洪水災害。②1979年至2005年,年平均發電量1 280萬千瓦時。③水庫水產場建立起自繁、自養、自撈的“三自一條龍”商品魚養殖體系。④利用庫周丘陵、山地和庫內小島,發展多種經營。水庫正常蓄水位242.00米(假定高程,下同),死水位235.6米,設計洪水位244.29米,校核洪水位245.53米,總庫容1.457億立方米,防洪庫容0.253億立方米,興利庫容0.78億立方米,死庫容0.428億立方米,
工程由主壩、副壩、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引水系統及其配套工程建築物組成。①主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壩高28米,壩頂高程248.0米,壩頂長210.0米,壩頂寬5.0米,最大壩高34.0米。②水庫有副壩16座,均為碾壓式均質土壩,位於主壩右側。③正常溢洪道位於主壩左側,堰頂高程236.0米,全長214.0米;溢洪道淨寬20.0米,兩孔溢流,每孔淨寬10.0米,由兩扇弧形閘門控制。④非常溢洪道位於主壩的庫區右側,為引爆自潰式土堤,堤頂高程249.0米,溢流堰底板高程242.0米,溢流淨寬150.0米,中部有一砼隔墩。⑤引水系統及其配套工程建築物包括發電引水隧洞和灌溉引水隧洞,均為鋼筋砼圓形壓力洞。庫內淹沒區涉及3個鄉鎮5個村,淹沒耕地0.04萬公頃,拆遷房屋4.74萬平方米,遷移人口3 082人,移民大部分就地後靠安置,少部分外遷。
庫區位於寧都縣東北部,屬低山丘陵區,肖田以上河床卵石覆蓋,肖田以下河床均為砂層覆蓋,且愈到下游砂層覆蓋愈厚,河床逐漸升高。庫區原河床呈“U”字型,河面寬多在百米以內,枯水期水深一般不足一米。兩岸地勢開闊,四周除中南部為丘陵河谷盆地外,東西北三面群山環繞,高峰叢集。地層屬侏羅-白堊紀的砂岩和礫岩互層,出露岩層有砂質板岩、花崗片麻岩、花崗岩、砂岩和礫岩。1976年進行了保全加固。①採用淨寬為150米的非常溢洪道,加固隔墩和加強襯護;②主、副壩、非常溢洪道土堤均加高2米;③副壩由原設計的10座增加至16座;④主溢洪道由3扇平板閘門改為2扇鋼質弧形閘門;⑤引水工程相應增加了工程量;⑥防洪限制水位由241米提高至242米。2002年進行了除險加固。對主壩和副壩的護坡、安全監測系統設計、白蟻防治處理、正常溢洪道的進口攔魚柵、閘首工作橋、公路橋、發電引水隧洞內壁和東、西乾渠灌溉引水隧洞及非常溢洪道的安全監測系統設計等進行加固設計處理。此外還增設了出庫流量站、4個雨量站、氣象觀測設施等。水庫防洪標準由100年一遇提升到2000年一遇,保護農田面積由原來的0.142萬公頃增加至0.29萬公頃,多年平均發電量由原來的922萬千瓦時增至1 040萬千瓦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