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金融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綜述,主要景點,地方特產,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永安縣。
1950年,屬第三區。
1955年,屬貢川區。
1958年10月,成立貢川公社。
1984年2月,貢川公社改為貢川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貢川鎮轄攀龍、集鳳、延爽、觀成、新發沖、井崗、岩下、紅安、南坂、龍大、龍嶺、雙峰、洋峰、張荊、大坂15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轄龍鳳1個社區,觀成、岩下、攀龍、集鳳、延爽、南坂、紅安、龍大、龍嶺、井崗、大坂、張荊、洋峰、雙峰、新發沖15個行政村;下設5個居民小組、101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貢川鎮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龍鳳社區、觀成村、岩下村、攀龍村、集鳳村、延爽村、南坂村、紅安村、龍大村、龍嶺村、井崗村、大坂村、張荊村、洋峰村、雙峰村、新發沖村,鎮人民政府駐觀成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貢川鎮地處
永安市北部,東南依
上坪鄉,南鄰燕北街道,西靠
大湖鎮,北毗三明市
三元區,距永安市區18千米,北距三明城區28千米,區域總面積136.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貢川鎮地勢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海拔一般在220—340米,最高點為爐長峽,海拔1483米;最低點位於大坂村,海拔高度為140米。
水文
貢川鎮境內河道屬沙溪水系,河道長14.7千米;沙溪河南北方向流經集鎮。
自然災害
貢川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等。1994年5月2日,發生特大洪災造成貢川鎮經濟損失1321萬元。
自然資源
貢川鎮主要礦產資源為花崗岩、石英礦,地質儲量161.5萬噸。2011年,貢川鎮有耕地15824畝,人均1.6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戶籍總人口980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300人,城鎮化率48.1%;另有流動人口1559人。總人口中,男性5033人,占51.3%;女性4775人,占48.7%;14歲以下1436人,占14.6%;15—64歲7149人,占72.9%;65歲以上1048人,占10.7%。2011年,貢川鎮人口出生率13.0‰,人口死亡率6.0‰,人口自然增長率7.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1人。
截至2019年末,貢川鎮戶籍人口為1027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貢川鎮財政總收入3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66.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0萬元,比2010年增長36.7%;人均財政收入3568元,比2010年增長66%;農民人均純收入10267元。
2013年,貢川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42億元;地方級公共財政收入15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296元。
截至2019年末,貢川鎮有工業企業51個,其中規模以上2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農業
2011年,貢川鎮農業總產值3.1億元。水稻產量7100噸,人均723.9千克。蔬菜種植面積0.1萬公頃,產量3.5萬噸。茶葉種植面積98.9公頃,產量98噸。貢川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貢川鎮生豬出欄14106頭;羊出欄878隻;家禽出欄305.5萬羽。
2013年,貢川鎮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5億元。
工業
貢川鎮工業以紡織、造紙、化工為主。2011年,貢川鎮工業總產值為26.2億元。有工業企業45家,職工234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2億元,比2010年增長35%。
2013年,貢川鎮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4.2億元。
商貿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有商業網點398個,職工653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66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1%;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4億元;出口總額499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10%。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境內有金融機構2家;各類存款餘額為1.7億元,比2010年增長16%;各項貸款餘額7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40.8%。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342人,專任教師16人;國小1所,在校生549人,專任教師49人;國中1所,在校生271人,專任教師29人。2011年,貢川鎮財政教育經費支出652萬元。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5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6戶,有各類圖書室12個,藏書3萬冊。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有體育場1個;67%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949戶,入戶率73%。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所16個;有病床24張;固定資產總值112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5名,平均每千人有衛技人員3.5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300人次;100%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社會保障
2011年,貢川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7戶,人數227人,支出30萬元。醫療救助1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88人次,共支出1.44萬元,比2010年增長25%;國家撫恤、補助對象12人,支出6.7萬元;社會福利費4.5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20張;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100人,參保率90%。
基礎設施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有郵政局1個,代辦所1個;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6個,固定寬頻接入用戶1300戶。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10萬立方米。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有供電站1個。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駐地有花壇25個,綠化面積2.36萬平方米。
交通運輸
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境內有泉三高速、205國道、縣道城貢線等3條公路幹線交匯,鷹廈線貫穿全境。15個行政村公路硬化。截至2011年末,貢川鎮有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汽車46班次。
歷史文化
貢川鎮因歷代名人薈萃,仕宦鼎盛,貢舉蟬聯,加之處於居沙溪之濱而得名。
貢川鎮"貢席製作工藝"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
貢川鎮古蹟有保存較為完好的明城牆、會清橋、筍幫公棧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陳氏大宗祠、正順廟、古井、張若谷墓、福興橋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名勝
綜述
貢川境內擁有桃源洞國家風景名勝區、栟櫚山,明城牆、會清橋、筍幫公棧、陳氏大宗祠、正順廟、巫峽琴院、紋山書院、華表門楣等景點。
主要景點
貢堡城牆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秋(1553年),倭寇進犯燒戮,民無寧日。貢川籍外地仕官和該地有識之士倡議築堡自衛,眾人捐銀6000餘兩(不包括義務役勞),歷時數載而成。古城牆繞貢川城一周,原長3100米,現遺留1300米左右,高約7米,底部均用青磚築成,每磚重約15公斤,磚上刻有“貢川”、“貢堡”字樣。
會清橋建於明代天啟二年(1622年),橋長41米、寬7米,兩墩三孔。橋基用砂礫岩石砌成,橋身建有廊屋。屋檐下有兩翼伸展的風雨檔板,所以又稱風雨橋。
陳氏大宗祠坐落於貢川鎮巫峽頭,臨溪背山,風光秀麗,是一座明代殿堂式古建築,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宗祠結構為歇山式門樓、上下兩廳堂、三面防火牆,兩邊橫廂房,內有天井、迴廊、石華表,殿堂內花匡斗拱、飛檐翹角、雕樑畫棟,十分精美。陳氏大宗祠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6年);占地3900平方米。據
筍幫公棧是磚木結構瓦屋,坐南朝北,有正廳、下堂、迴廊房、兩天井及磚石門華表,左右皆是防火牆,占地約100多平方米。相傳它始建於大清順治三年(1657年)秋。
貢川歷史文化陳列館坐落在貢川鎮延城路,是一座“洋樓”。洋樓建於民國九年(1920年),是貢川首富嚴國材的舊宅。貢川歷史文化陳列館共設5間5個章節,分別為:盛世遺蹟、宗祠廟宇、歷史名人、名優特產、民間、民俗。是一座集貢川歷史、文化、民俗為一體的綜合型博物館。
地方特產
貢川鎮有貢雞、果蔬、筍竹等特產。
著名人物
貢川鎮著名人物有宋朝探花
陳瓘、明代琴譜大師
楊表正、近代中國第一架飛機製造者
李寶焌等。
榮譽稱號
貢川鎮被譽為中國貢雞第一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園林式鄉鎮、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和三明市重點工業鄉鎮等稱號。
2019年1月,貢川鎮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