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安貢席製作工藝
- 批准時間:2007年8月28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
- 保護單位:永安市貢川鎮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加掛“永安市貢川鎮村鎮建設規劃站”)
- 項目編號:Ⅷ-75
歷史淵源,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貢川,古稱“掛口”,因宋朝新科探花陳瓘以“掛口草蓆”進貢朝廷,宋欽宗下旨改為“貢川”。明代中期,貢川水運發達,貢川成為永安四大集鎮之一,手工業高度發展,貢席遂以其生產規模和優良品質而暢銷八閩。
打制草蓆的草,貢川人稱為簣草,又叫“莞蒲草”。相傳自宋代以來就開始引種席草,到了明代,貢席已成為貢川當地的主要產業。凡定居在貢川的居民都學做貢席。清代時,貢席已形成攀龍、延爽、觀成、集鳳、水東五大生產基地,其製作工藝各有特色,其中的下坊席(今觀成林),捲起來能挑鬥米不彎,攤開來滴水不漏。
工藝流程
材料
席草一年收割兩次,最好在大太陽天動鐮,運回家後,用一種破竹箋的刀具將鮮草對半剖開,一分為二。攤開在屋頂上猛曬上三天,曬得綠中帶白,才可以打草蓆。
工具及流程
傳統的打草蓆工具主要有席架、席鞭、席扣、麻繩、竹釘、席刀、席石等。一個高2米寬2.5米的大框,大框內上部橫架一條可上下活動的木樑,底部一條固定的木樑,兩條木樑間密排開緊繃的緯線,稱為綱。綱用麻繩搓成。所有的綱貫通一個橫著的竹筒。這個竹筒稱為扣。交錯密布著一竹小圓孔和長方形孔眼,每孔通過一條綱。竹筒上嵌上兩個把手,讓打席者抓握。扣是關鍵。通過長條形孔眼的那組綱活動的空間大,不受扣前後移動的影響;通過小圓孔的那組綱被固定,隨扣前後移動。兩組鋼之間便忽前忽後產生了整齊的錯位。每當這時,另一位穿草工就用一根細長的竹棍將草遞進去,成為草蓆的經線。這細竹棍稱之為鞭,鞭梢有個小缺口,席草一頭掛上去,折一下,便掛牢了遞出去。打席工隨之用扣壓下來,打緊,扣再提起,又一根席草扣落下。如此不斷重複,扣一上一下翻轉,經線織入越來越多,越來越長。有時斷了經線,便停下來剔除。經過割邊、修邊、綁邊、穿邊、再加上一根紅毛線, 一條完整的草蓆就算完成了。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作為傳統產業,受到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永安貢席製作工藝傳承一度出現斷代。
傳承人物
鄧麗娣,漢族,三明市永安人,1942年6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永安貢席製作工藝”第一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據傳鄧姓為宋代以來最早開始引種席草的家戶之一,故鄧麗娣受家族傳統的影響,自幼隨父輩學習貢席傳統製作技藝,並於1972年開始專職製作貢席。
保護措施
2017年4月中旬,貢川鎮出台《關於扶持永安貢川草蓆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推動當地席草種植和貢席手工產業發展。鎮財政每年安排50萬元,用於扶持貢席產業基地建設。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5年,“永安貢川草蓆”被評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衍生產品
鄧麗娣曾攜自編自演的《貢席舞》參與永安市農村技藝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