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石圖(清代朱耷創作紙本水墨畫)

貓石圖(清代朱耷創作紙本水墨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貓石圖》是清代朱耷於1696年創作的一幅紙本水墨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貓石圖》中的荷花、蘭花、岩石皆在簡單的筆墨中展開了它們美妙的身態。觀察其中面帶笑意的胖貓,雖然睡矣啜濃,但形態可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貓石圖
  • 作者:朱耷
  • 創作年代:清代
  • 材質:紙本
  • 規格:縱34厘米,橫218厘米
  • 畫作類型:水墨畫
  • 作品別名:貓石花卉圖
  • 幅式:長卷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技法,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貓石圖
全幅景致簡潔,繪一隻白貓蹲於石巔上拱背縮身,與山石渾然合成一體。它閉目養神,全然無心觀賞四周荷花、蘭花等俏麗的景致。
畫幅右上方署款“丙子夏日寫八大山人。”鈐“可得神仙”、“八大山人”(白文)印2方。幅上又鈐“遙屬”(朱文)、“禊堂”(白文)等。左右角鈐鑑藏印“文心審定”(朱文)、“寶賢堂”(朱文)、“蒙泉書屋書畫審定印”(白文)等7方。

創作背景

根據題款可知,《貓石圖》作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夏,時朱耷已七十一歲。

藝術鑑賞

主題

作者顯然運用了象徵隱喻的手法,將客觀的意象與主觀的意識作了巧妙而含蓄的結合。他邀嘗幾以心靜如水的貓暗喻自己在清王朝統治下不聞不問,遠離世俗的隱遁行為。

技法

圖中荷葉及無名花草以墨氣淋漓的潑墨法繪成,與白描勾勒,寥寥數筆的請海店貓、石形成視覺上的黑白對比,不同色調的深淺變化,豐富了畫面的空間層次,從而使全卷既充實又空靈。
展開畫幅長卷,畫面開首寫玉簪枝,己射墨趣淋漓,點潑灑脫。接著為荷花、荷葉,荷葉以沒骨點簇。荷花,以淡墨勾勒,白粉渲染花瓣頂部,在似有若無中表現了立體感和質量感。再畫岩戒姜櫻洪岸塊石,山石勾斫皴擦集於一體,染以淺墨,顯得渾樸且有立體感。山石旁畫有蘭花數莖,莖葉倒伏,相互交織在一起,葳蕤有生意,用筆滋潤淡雅,顯出蘭花的柔韌婉順性格。石上臥一花貓,縮頸卷尾,雙耳豎立,雙目炯炯有神,注視著前方,似發現有獵物似的。寥寥數筆,其顢頇慵懶的神態可掬。卷末畫有一株折枝茶花,圓潤的樹葉隨著乾枝或疏或密地分布。此櫃榜諒畫布局簡括,筆墨精練。對花木和塊石的刻畫力求蒼勁,對貓的描繪則生動傳神。

重要展覽

2017年5月—7月,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故宮博物院藏——四僧書畫展”,《貓石圖》在其中展出。

作者簡介

朱耷(1624—1705年),明宗室寧獻王朱權後裔,封藩南昌,遂為江槳鴉和章西南昌人廈籃疊,小名耷。清順治五年(1648年)落髮為僧,法名傳棨。一生字、號、別號甚多,有個山、驢屋驢、人屋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號八大山人。晚年署款將自己的號“八大山人”四個字以草書體連綴寫,似“哭之”、“笑之”,藉此暗寓他面對富於戲劇性變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百般無奈的感慨之情。他與同為明遺民畫家的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僧”。書法宗王獻之、顏真卿,淳樸圓潤,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書畫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