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副傷寒

豬副傷寒

豬副傷寒(Swine paratyphoid), 又稱豬沙門氏菌病Swine salmonellosis), 是由沙門氏菌屬細菌引起仔豬的一種傳染病。急性者以敗血症,慢性者以壞死性腸炎,有時以卡他性或於酪性肺炎為特徵。

基本介紹

  • 別稱:豬沙門氏菌病
  • 中醫病名:豬副傷寒
  • 英文名稱:Swine paratyphoid
  • 常見症狀:急性者以敗血症,慢性者以壞死性腸炎
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理變化,診斷,防制措施,治療,

病原學

病原主要是豬霍亂沙門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和豬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suis)。鼠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德爾俾沙門氏菌(Salmonella derby) 和腸炎沙門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等也常引起本病。
沙門氏菌為革蘭氏染色陰性、兩端鈍圓、卵圓形小桿菌,不形成芽胞,有鞭毛,能運動。
本菌對乾燥、腐敗、日光等環境因素有較強的抵抗力,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糞便中能存活1~2個月,在冰凍的土壤中可存活過冬,在潮濕溫暖處雖只能存活4~6周,但在乾燥處則可保持8~20周的活力。該菌對熱的抵抗力不強,60℃15分鐘即可被殺滅。對各種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也不強,常規消毒藥及其常用濃度均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流行病學

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可從糞、尿、乳汁以及流產的胎兒、胎衣和羊水排菌。本病主要經消化道感染。交配或人工授精也可感染。在子宮內也可能感染。另據報導,健康畜帶菌(特別是鼠傷寒沙門氏菌)相當普遍,當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以及動物抵抗力下降時,常導致內源性感染
本病主要侵害6月齡以下仔豬,尤以1~4月齡仔豬多發。6月齡以上仔豬很少發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陰雨潮濕季節多發。

臨床症狀

本病潛伏期為數天,或長達數月,與豬體抵抗力及細菌的數量、毒力有關。
臨床上分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型。
急性型:又稱敗血型,多發生於斷乳前後的仔豬,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長者,表現體溫升高(41~42℃),腹痛,下痢,呼吸困難,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膚有紫斑,多以死亡告終。病程1~4天。
亞急性和慢性型:為常見病型。表現體溫升高,眼結膜發炎,有膿性分泌物。初便秘後腹瀉,排灰白色或黃綠色惡臭糞便。病豬消瘦,皮膚有痂狀濕疹。病程持續可達數周,終至死亡或成為僵豬。

病理變化

急性型:急性型以敗血症變化為特徵。屍體膘度正常,耳、腹、脅等部皮膚有時可見淤血或出血,並有黃疸。全身漿膜、(喉頭、膀胱等)黏膜有出血斑。脾腫大,堅硬似橡皮,切面呈藍紫色。腸系膜淋巴結索狀腫大,全身其他淋巴結也不同程度腫大,切面呈大理石樣。肝、腎腫大、充血和出血,胃腸黏膜卡他性炎症。
亞急性型和慢性型:以壞死性腸炎為特徵,多見盲腸、結腸,有時波及迴腸後段。腸黏膜上覆有一層灰黃色腐乳狀物,強行剝離則露出紅色、邊緣不整的潰瘍面。如濾泡周圍黏膜壞死,常形成同心輪狀潰瘍面。腸系膜淋巴索狀腫,有的乾酪樣壞死。脾稍腫大,肝有可見灰黃色壞死灶。有時肺發生慢性卡他性炎症,並有黃色乾酪樣結節

診斷

5.1 根據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5.2 實驗室診斷
病原檢查:病原分離鑑定(預增菌和增菌培養基、選擇性培養基培養,用特異抗血清進行平板凝集試驗和生化試驗鑑定)。
血清學檢查:凝集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樣品採集:採取病畜的脾、肝、心血或骨髓樣品。

防制措施

⑴未發病時的經常性工作。如前所述,本病是由於仔豬的飼養管理及衛生條件不良促進發生和傳播的。因此,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首先應該改善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消除發病誘因,增強仔豬的抵抗力。飼養管理用具和食槽經常洗刷,圈舍要清潔,經常保持乾燥,及時清除糞便,以減少感染機會。哺乳及培育仔豬防止亂吃髒物,給以優質而易消化的飼料,防止突然更換飼料。
⑵注射疫苗。在本病常發地區,可對1月齡以上哺乳或斷奶仔豬,用仔豬副傷寒活疫苗進行預防,按瓶簽註明頭份,用20%氫氧化鋁生理鹽水稀釋,每頭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為9個月;口服時,按瓶簽說明,服前用冷開水稀釋,每頭份5~10毫升,摻入少量新鮮冷飼料中,讓豬自行採食。口服免疫反應輕微。或將1頭劑疫苗稀釋於5~10毫升冷開水中給豬灌服。
本疫苗系用免疫原性良好的豬霍亂沙門氏菌弱毒株,冷凍真空乾燥製成,適用於1月齡以上哺乳或斷乳健康仔豬。按瓶簽註明頭份口服或注射,但瓶簽註明限於口服者不得注射。
本疫苗使用時注意事項:⑴稀釋後的疫苗限4小時內用完。用時要隨時振搖均勻。⑵體弱有病的豬不宜使用。⑶對經常發生仔豬副傷寒的豬場和地區,為了加強免疫,可在斷乳前、後各注射一次,間隔21~28日。⑷口服時,最好在餵食前服,以使每頭豬都能吃到。⑸注射後,有些豬反應較大,如出現體溫升高、發抖、嘔吐和減食等症狀,一般1~2日後可自行恢復,重者注射腎上腺素。口服後無上述反應或反應較輕。
⑶發病後的措施。①病豬及時隔離和治療。②圈舍要清掃、消毒,特別是飼槽要經常刷洗乾淨。糞便及時清除,堆積發酵後利用。③根據發病當時疫情的具體情況,對假定健康豬可在飼料中加入抗生素進行預防。連餵3~5天,有預防效果。④死豬應深埋,切不可食用,防止人發生中毒事故。

治療

對全群仔豬進行觀察,發現病豬後立即隔離,及時治療,並指定專人負責照料,治療方法甚多,介紹數種供選用。
⑴土黴素按每千克體重0.1克計算,口服每日2次,連服3天。
⑵複方新諾明每天每千克體重0.07克,分2次口服,連服3~5天。
⑶意康生物英國多聯特配合頭孢肌肉注射,每套本品用於200斤體重治療。預防每套本品用於400斤。
⑷喹諾酮類藥物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恩諾沙星,每千克體重2.5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2~3天。
需要指出,各地治療方法甚多,療效也有差異,在治療過程中,要結合發病當時的具體情況進行。無論採用何種方法治療,都必須堅持改善飼養管理與衛生條件相結合,才能收到滿意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