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皮影戲

北宋末年,皮影戲隨宋都南遷而傳入信陽。清代中葉開始興盛,清末出現一批聞名豫南的表演藝術家,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豫南皮影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豫南皮影戲
  • 起源:北宋末年
起源,藝術特色,

起源

北宋末年,皮影戲隨宋都南遷而傳入信陽。清代中葉開始興盛,清末出現一批聞名豫南的表演藝術家,如“活岳飛”宋培然、“踴魁首”蘆鳳仙、“皮影戲”李少喬和戴少卿等,民國以後,幾經起伏,現又重新活躍。全省除桐柏縣以外,只有信陽各縣還保留著皮影戲的演出活動。

藝術特色

皮影戲俗稱“小人戲”,是由演員操縱著三根竹瓣支撐的牛皮影子,利用燈光照射顯示在帳上進行表演的劇種。多取材於古代歷史傳說,以它獨特的技巧,表現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神鬼變化等,很受民眾喜愛。
皮影戲講究詞腔。演員往往一技多能。音樂伴奏主要是打擊樂器,唱腔中用鑼鼓作過門節奏。其劇目多為大部頭連台本戲、單本頭戲、折子戲、墊台戲?穴俗稱雜出、找一出?雪4種,常演的劇目有《五虎平西》、《岳飛傳》、《樊梨花征西》、《粉妝樓》、《響馬傳》、《天寶圖》、《地寶圖》、《人寶圖》等。1953年在黨和政府的重視下,組織皮影藝人,排出新皮影戲目20多個,如《杜長年參軍》、《血海深仇》等。1964年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商城縣又推出了《白毛女》、《奪印》、《兩代人》等9個現代戲,很受民眾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