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4年成立象山區,1958年改樵舍公社,1964年更名象山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設鎮。1997年,面積79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象山街居委會及象山、長征、曙光、西湖、井崗、大橋、槎溪、大喜、永豐、龍慶、河林、興橫、小坊、鴉洲、新增、翷角、立新、郭家、東湖、北砿20個行政村。
地理位置
象山鎮位於長堎鎮東北,贛江西岸,地處低丘和平原。面積81.8平方公里,人口2.5萬。鎮政府駐象山街,距縣城43千米。樂(北)昌(邑)公路從境內穿過。有省級森林公園象山林場,夏秋季是白鷺等候鳥良好棲息地。
行政區劃
轄象山街社區居委會,以及長征村、曙光村、井崗村、大橋村、槎溪村、象山村、西湖村、大喜村、龍慶村、立新村、永豐村、河林村、頭橫村、小坊村、鴉洲村、新增村、郭家村、東湖村、北壋村、垾角村等20個行政村。
郵編代碼
[郵編]330118
[代碼]360122109:~001象山街居委會 ~200象山村 ~201長征村 ~202曙光村 ~203西湖村 ~204井崗村 ~205大橋村 ~206槎溪村 ~207大喜村 ~208永豐村 ~209隆慶村 ~210河林村 ~211頭橫村 ~212小坊村 ~213鴉州村 ~214新增村 ~215垾角村 ~216立新村 ~217
郭家村 ~218東湖村 ~219北壋村
經濟建設
象山鎮位於鄱湖西灘,屬新建區產糧大鎮。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發展,2005年來農業生產實施“沃土計畫”及“良種工程”,廣泛運用“旱床育秧”、“水稻拋秧”等農業新技術,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全鎮建立5處農田保護區,面積3.5萬畝,占全鎮糧田面積72%,糧食產量4160萬斤。該鎮在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狠抓產業調整,創特色種養。2008年,全鎮花生產量110噸,油料產量450噸,鮮魚起水量1400噸(其中特種水產160噸),鮮奶產量3100萬斤,生豬存欄9262頭,家禽出欄18萬羽。其它蓮藕、百合等種植業,白鵝、山羊、菜牛等養殖業正在蓬勃發展。
按照國家“放開搞活”原則,象山鎮對原有的鄉鎮企業採取了一廠一策,因廠(場)制宜的方法,進行改制,給企業注入新的活力。並注重發展民營私營經濟,2008年新增私營企業9家。
基礎建設
象山鎮基礎設施建設穩步發展。集鎮建設發展較快,2006——2008年間,共投資120萬元新開拓並硬化了一條長1公里,寬30米的迎賓大道,為集鎮擴張,造街立市創造了有利條件,依街建造初具規模。到2008年,調頻廣播及電視差轉已覆蓋各個自然村,實現了程控電話村村通建設目標,新增閉路電視300戶。在日本國東北町的支持幫助下,投資120萬元興建一幢1960平方 米的希望國小;華東電網象山微波電站及南昌11萬伏象山變電站、象山日供2000噸自來水廠、一所710平方米的災民學校即向林國小於2008年開工建設。
領導分工
姓名 | 職務 | 業務分管 |
李和風 | 黨委書記 | 主持鎮全面工作 |
張斯德 | 黨委副書記、鎮長 | 負責政府工作,兼管財政、財貿、招商引資工作 |
程峰 | 人大主席團主席 | 負責人大主席團工作,分管企業口、個私、藥品、消防、安全生產、招商引資、最佳化投資環境、交通及村級公路建設 |
陶緒吉 | 黨委副書記、 紀檢書記 | 分管黨群口,紀檢監察、宗教事務、村帳鎮管、意識形態、老年體協、科協、關工委、機關事務、惠農政策落實,新農村建設及農業口工作,協管財稅,兼任機關黨支部書記 |
熊世家 | 黨委委員、副鎮長 | 分管政法、綜治、信訪、社會穩定、審計、便民惠民服務中心及計畫生育工作 |
張樂明 | 黨委委員、副鎮長 | 分管衛生、城建、土管、環保、街辦、保潔公司工作,兼任鎮農醫所所長 |
熊守文 | 黨委委員、人武部長 | 分管武裝、預備役、民政、勞保、殘聯、林業及防火工作 |
鄒小紅 | 黨委委員 | 分管組織、人事、宣傳、檔案、婦聯、文教、電信、郵政工作,兼任機關黨支部副書記 |
陳大水 | 副鎮長 | 協助分管信訪工作 |
機構及其責任
1、黨政辦公室:負責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工青婦、人武、人大政協、宣傳統戰、文書檔案、信訪接待、機關事務等工作。
2、財政經濟辦公室:負責財政、審計、統計、物價、招商引資、個體私營經濟、勞動力管理、農林水利、畜牧水產等工作。
3、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民政、村鎮規劃、環境保護、土礦資源、科教文衛、體育、廣播電視等工作。
4、計畫生育辦公室:負責計畫生育工作。
5、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負責綜合治理、司法、技術監督、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
招商引資
象山鎮注意生態環境建設,依託該鎮自然資源,實行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到2008年9月底止,一舉完成縣政府下達的全年招商引資任務。一是依靠本鎮人才資源抓招商:該鎮大力發掘本鎮在外創業成功人才,發展不忘家鄉建設,引鳳返巢,回鄉興辦企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二是依靠生態資源,發展旅遊招商業:該鎮依託省級象山森林公園生態環境,鷺鳥品牌,實行旅遊招商戰略,引進象山綠海森林等外商企業,興建旅遊景區,提供優質服務,2000年來每年有30萬人次遊客來該鎮觀鷺、休閒,不僅增加了招商經濟,而且解決了120人剩餘勞力就業。三是依靠已有外商企業抓招商:該鎮十分重視對已有外商企業服務,做到黨政主要領導每月走訪一次企業,了解掌握企業發展情況,全力幫助解決企業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提供優良的發展環境,使外商企業放心發展,吸引更多外商來該鎮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