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於東經105°14'20″~105°17'44″,北緯30°38'4″~30°42'36″,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大英縣正北部,距離縣城11千米。東與隆盛鎮同心鄉接壤,南與蓬萊鎮火井鄉接壤,西鄰象山鎮,北依射洪縣涪西鎮,太乙鎮。人民政府駐通仙橋社區。
境內大部為丘陵,位於郪江北岸,地勢略為西北高、東南低,是大英高丘之一。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448米,最高點是在井灣村與高山村交界處的北沙崗,海拔高度為554米,最低點是三溪口村柿子灣,海拔高度為342.1米。
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冬暖春旱,無霜期長。全年降水不均,多伏旱,秋冬多陰雨、濕度大、雲霧多、日照少。多年平均氣溫16.9℃。1月平均氣溫6.1℃,極端最低氣溫—4.6℃;7月平均氣溫27.3℃,極端最高氣溫為39.2℃。平均氣溫年較差16.7℃。無霜期年平均298天,最長300天,最短29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62小時,年總輻射90.2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929.5毫米,極端最大降水量1254.3毫米,極端最少降水量700.8毫米。全年降水量具有季節分配不均的特點,冬半年(10月至次年3年)為186.4毫米,約占全年降水的20%,夏半年(4月至9月)為743.1毫米,約占全年的80%。
政區沿革
通仙鄉俗名通仙橋,1951年9月置鄉。1966年至1983年曾改名永明公社,1992年9月與高峰鄉合併建蓬溪縣通仙鄉,1997年12月大英建縣後歸大英管轄。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通仙橋社區、高峰社區2個社區居委會;通仙橋、華嚴、登榮、普陀、洋溪、盛水、甘井、順河、井灣、高山、三溪口11個村委會。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292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1人,城鎮化率3%。總人口中男性6629人,占51.3%;女性6293人,占48.7%;14歲以下2386人,占18.5%;15-64歲8399人,占65%;65歲以上2137人,占16.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858人,占99.5%;少數民族8個,合計64人,占0.5%,其中回族26人,藏族6人,苗族12人,彝族5人,布依族3人,哈尼族2人,傣族4人,羌族6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8.5‰,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長率1.2‰。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9千米,總面積31.2平方千米。其中陸地30.8平方千米,占98.7%;水域0.4平方千米,占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38人。
特色產業
一、加快土地流轉,推進規模化發展。採取示範帶動、政策促動、宣傳發動等措施,引導農民採取轉包、轉讓、互換、租賃、股份合作等形式進行土地流轉,集體發展花椒產業。全鄉流轉土地8000畝,規模化發展九葉青花椒7800畝。二、開展技術培訓,推進標準化生產。採取召開技術現場會、培訓會,舉辦專家講座等方式,開展技術培訓6期,培訓種植農戶600人次,幫助種植戶提高種植技術,實行標準化生產。三、發展專合組織,推進規範化經營。成立花椒生產經營協會,發展入社會員100餘戶,採用"協會+農戶"模式,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種苗、統一定植、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和分戶管理的經營體制,提高組織化和規範化程度。四、組建服務網路,推進信息化銷售。以農業信息網建設為契機,健全花椒銷售服務網路,為椒農提供及時、可靠的供求信息,拓展銷售渠道和範圍。
水文
境內河流有2條,同屬郪江支流。小算溪,發源於射洪縣伏龍鄉三元寨坡,流經伏龍,從井灣村進入通仙鄉境內,經順河村、三溪口村、普陀村、入隆盛會龍橋,境內河道長5千米。通仙溪,源於射洪涪西鎮,流經登榮村、華嚴村、通仙橋村、盛水村,經蓬萊鎮火井鄉、隆盛鎮注入郪江,境內河道長7千米。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
境內礦藏資源主要為鹽滷、沙岩、頁岩和地水資源。鹽滷主要分布在高峰場鎮附近。
經濟概況
農業
耕地面積9709畝,人均0.8畝。以種植小麥、水稻、玉米、油菜、紅苕、花生等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11376萬元。2011年,糧食總產量12214噸,其中小麥1674噸,玉米2181噸,水稻2096噸,紅苕(折合原糧)1689噸;油料作物產量940噸,其中油菜902噸,花生38噸。主要經濟作物以“九葉青花椒”和優質薄殼核桃為主,2011年生產“九葉青花椒”49噸。畜牧業以生豬、肉牛、山羊,小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0135頭,年末存欄12509頭;肉牛飼養量686頭,年末存欄624頭;山羊飼養量5876頭,年末存欄2147頭;家禽飼養量23697羽,年末存欄206944羽。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8320.6畝,其中防護林1117.6畝,經濟林3800畝,竹林2303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1.5萬株,林木覆蓋率35.8%,活立木蓄積量4.1萬立方米。漁業以魚塘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面積0.4平方千米、淡水水面0.4平方千米。2011年,魚塘養殖面積0.4公頃,產量86.6萬噸,漁業總產值433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8%。2011年,綠色環保農產品有九葉青花椒。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共有商業網點107個,職工213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達695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96萬元,比上年增長了8.3%。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389萬元,比上年增長19%。境內有農村信用社1個,2011年存款餘額7297.4萬元,比上年增長23%;各項貸款餘額3890萬元,比上年增長11%。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文化站1處。廣播電視站各1個,有村級農村書屋11處,各類圖書室1個,各類藏書2.2萬冊。有老年業餘演出隊1個,35人。
教育
2011年末有幼稚園3所,在園幼兒205人,專任教師7人;國小2所,在校學生544人,專任教師5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國中在校學生387人,專任教師27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有鄉衛生院1個,有床位10張,固定資產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0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註冊護士2人;有村衛生室(含門診)11個,專業衛生人員24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2011年末完成診療2.5萬人次。11個村、2個社區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5%。
體育 2011年末有體育活動場所3個,其中通仙中心校、高峰國小各1個;鄉政府內有1個;都安裝了體育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5%。
廣播電視
1997年12月建成通仙廣播電視站。現有有線電視用戶2100戶,入戶率100%;廣播喇叭212隻,通響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戶,人數3人,支出8748元,比上年增長11.3%。月人均補差243元,比上年增長11.3%;醫療救助5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32人次,共支出金額21960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1戶,人數121人,支出12.9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補差88.8元,比上年增長9.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7.3萬元,比上年增長13.1%。敬老院1家,床位62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62人。散養五保老人15人,人均166元,支出3萬元。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境內有射大(射洪—大英)路橫貫通仙境內,約15.2千米;11個村的水泥路四通八達,總計41.3千米。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有郵政代辦所1處;電信服務網點1處,固定電話用戶90戶,電話普及率達51.3%;有移動服務網點1處,行動電話用戶21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達13.7%。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萬元。
通仙鄉是一個農業主導型鄉,主產糧、棉、油、豬、羊、蠶,近兩年來該鄉特色農業發展較快,以生豬、山羊、肉牛、網箱魚等為特色的養殖業成為鄉域經濟成長的重要推動力,已成為市縣牛羊養殖基地。現已建成小康村7個,在建典型富裕村1個。
過境鄉道水泥路連通縣城,鄉內村社公路暢通。鄉村有線廣播已建成網路,村級廣播站已全部建成,光纖閉路電視覆蓋率達65%,程控電話村通率達82%,為宣傳、信息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鄉內有初級中學l所,中心國小2所,村國小10所,教職工140餘人,在校學生2700餘人.有農技校和黨校各一所,學員600餘人,有各層次農技人員120餘人。有衛生院及禮堂各兩所,老年活動中心3處。著名宗教活動場所--高觀山在鄉內高山村。每逢重大節日,遊客甚眾。
1999年,全鄉糧食總產7900噸,棉花總產140噸,油料總產300噸,生豬出肥8100頭,山羊出欄3500餘只,出欄肉牛509餘頭,收蠶繭12噸。鄉鎮企業產值1300萬元,勞務輸出2100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元,地方財政收入102萬元。計生工作名列全縣第二名。投資80多萬元的"僑心"國小已投入使用。"普九"通過國家驗收。
鄉鎮建設
大英縣通仙鄉因地制宜開展水利建設,投入資金200餘萬元,改造中低產田80hm2,恢復改善灌面160hm2,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通仙鄉整治了以人民渠高永支渠為重點的渠道12.5km,配套斗渠6條21km,完善了排灌網路。該鄉還開展了一系列綜合制旱工程,新建28口蓄水池,11口山坪塘,23節石河堰,12處大型囤水田和25處提灌站,改善了11個村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該鄉在盛水村大面積推廣節水型噴滴灌、U型水渠、低壓管道輸水等工程,使每畝土地收入比以前增加了8至10倍.
旅遊景點
高觀寺座落於大英縣北通仙鄉高山村境內之高觀山上,與射洪縣西南相鄰。是大英縣建廟歷史最悠久,歷朝歷代最聞名,自然生態環境最優美,信奉區域最廣泛,信眾最多的古寺。相傳高觀寺始建於北宋時期,但據清初《蓬溪縣誌》記載,高觀寺始有寺院應源於漢代時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
《蓬溪縣誌》記載:蓬溪有八景:高觀有其二,一曰“高觀鼓響,”二曰“佛岩夜燈。”據《清初康熙志》載:“縣之東門外,高觀山,夜至五更,鼓聲大震”。“高觀鼓響”因此而被譽為蓬溪縣八景之一。高觀境域歷為妻縣、巴興、長江、蓬溪縣治之西,大英縣之北而非“東門外。”妻縣縣治在今三台縣妻江鎮,高觀寺正處其“東門外,”直線距離僅十多公里。高觀寺,大英及周邊區域內的海拔最高點,夜深人靜,音傳甚遠,十多公里外的妻縣縣治“東門外”可聞也並不神秘。妻縣立於漢代,高觀建寺也應在此時。
高觀寺建寺雖早,卻屢遭兵燹數度被毀又數次重建。據考:北宋年間,寺院建築殿堂有五座,且規模宏大,香火鼎盛,常住僧人50多人。明末清初,農民起義盛於川中,地主武裝瘋狂鎮壓農民起義,加之異族入侵,江山易主,高觀寺也在戰火中被夷為平地。數十年後,信眾自發以石築廟以防兵火。1951年石廟被毀。在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由智益老和尚和現任主持宗靜長老帶領千里內外的信眾,發心重建名山遺蹟,募化捐資數十年又重建寺院,信教民眾遠及成都、重慶、峨眉等地,而以三台、射洪和大英信眾居多。
高觀寺聞名川中,歷代志士名人往拜不迭,捐贈甚多。相傳明末清初戰亂中,寺院被毀,方丈以身殉寺為激勵後人重建寺院,留下一紙遺書“高觀寺,雄偉又尖端,山內藏有二十四金瓦磚,倘若有人拾著,重建廟宇此觀山,上至查家咀,下至奶頭山。”事實證明,寺內及山中的確寶藏不少。雖歷經數次劫難,多數寶藏被盜散失,但在八十年代以來的重建中仍發掘出獨角水獸化石、漢代古幣、印盒、鳳凰杯、宋代鐵幣、檀香彌勒佛以及歷代佛學經書等大量珍貴文物。“高觀鼓響”聲名遠播,“佛岩夜燈”堪稱一絕。高觀寺東南一側有禪師洞,深數米,底部臨岩壁一方有小穴。此為寺院歷代方丈閉關修煉之所,相傳燃燈古佛雲遊時曾在此靜坐,鳳凰杯亦發現於此。夜間數十里外可透過小穴窺見禪師洞燈火,此處故名“點燈岩。”據《清初康熙志》載:“高觀下,名曰點燈岩,岩洞有燃燈石佛一盞,於萬曆年後飛至潼川(今三台縣)望川山(今大英縣象山鎮境內),其燈始滅。”
重建之寺院由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財神殿、客房和五觀堂等組成。前後三座山門、塔林和休閒亭閣正在規劃之中,“佛岩夜燈”和明朝十八代明榮禪師古墓等古蹟保存完好並修復一新。
高觀寺山形奇特秀麗,由西南、東南、西北三條狹長的山嶺托起,與大英縣之五鳳、望川成鼎足之勢而高於二山。立於高觀絕峰,可鳥瞰大英全境,因而謂之高觀。西南山嶺之奶頭山及岩造形出“彌勒參禪圖,”西北山嶺之七座山丘整齊劃一地拱向北面明月山,構成“七星拜月圖。”東南山嶺蜿蜒十數里如長龍,龍頭直探妻水。七十年代末以來,蓬溪、射洪和三台境域數十萬勞動者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歷經二十餘年植樹,造就了以高觀山為中心的數百平方公里的林海。立於寺院山門外可見林海如潮,萬峰碧透。
地圖信息
地址:遂寧市大英縣一三五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