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順縣豐良中學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豐順縣豐良中學
- 地址: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
- 主要獎項:2017年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豐順縣豐良中學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
豐順縣豐良中學 豐順縣豐良中學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所獲榮譽 2017年7月3日,豐順縣豐良中學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豐順縣一中是豐順縣豐良鎮一所完全中學,位於 廣東省豐順縣豐良鎮東山路80號,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九年(公元1745)豐順縣知縣葛曙建造的安墩書院(爾後改名為鵬湖書院), 後來於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將鵬湖書院改辦為學堂。簡介 此為豐順縣第一中學之前身。 1918年 (民國七年)7月,在學堂原址上...
因當時地縣行政區劃歸屬變更,帶來學校幾易其名。1958年12月省委決定撤消豐順縣建置,將湯坑豐良八鄉潘田等四個公社劃歸揭陽縣,大龍華與留隍、黃金、潭江等四個人民公社併入大埔縣管轄。1959年開辦第一學期為社辦“大龍華中學”;1960年春變更為“大埔縣大龍華中學”;1961年1月恢復豐順縣建置。1961上半年,因“兩...
豐順縣豐良中心國小:座落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北部山區豐良中心鎮,是一所縣一級學校,現有20個教學班,師生1100多人;下屬有全鎮18間完全國小,師生共4600多人。學校自創辦以來,以“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為己任,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創新;造就一大批品德高尚、成績優秀、體格健康、...
豐順縣農民自衛軍協會成立後,他與農會會長蔡寧挑選50多名農會骨幹,集中在湯坑太平寺舉辦農民自衛軍訓練所,建立豐順縣農民自衛軍。11月12日,紀念孫中山誕辰時,馮連山發動農民自衛軍、農會、工會等革命民眾,在湯坑舉行大遊行。隊伍途經天主教堂時遭到槍擊被打死1人。第二天,馮連山等組織發動湯坑、豐良、黃金等地...
2017.01-2019.12 廣東省豐順縣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2019.12-中共廣東省豐順縣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工作分工 分管德育與學校安全管理股、督導室(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學生助學工作 管理中心。聯繫豐順縣第一中學、黃金中學、千頃學校、豐良中學、砂田學校、小勝中學、黃金中心國小、豐良...
現任豐順縣教育局三級主任科員。人物履歷 1980年8月-1985年7月 廣東省豐順縣龍崗鎮國小教師 1985年8月-1989年3月 廣東省豐順縣橫溪中學教師(其間:1985年10月-1988年12月在嘉應教育學院數學專業學習)1989年4月-1990年7月 廣東省豐順縣豐良鎮教辦成人教育專乾 1990年8月-1992年9月 廣東省豐順縣龍崗鎮...
馮文凱,男,1962年2月出生,廣東豐順人,高中學歷,1999年4月參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豐順縣豐良鎮黨委委員。個人簡歷 1977年9月後,豐順縣潘田中學就讀高中;1979年8月後,豐順縣仙洞鎮仙上石田務農;1980年3月後,豐順縣八鄉山電站務工;1982年1月後,豐順縣仙洞鎮仙上村石田務農;1990年5月...
民國15年(1926)年7月,陳思永在金山中學畢業。時值農民運動興起,他不顧身患肺病,毅然趕往湯坑參加農民運動。他協助蔡寧等人籌辦湯坑太平寺農軍訓練所,成立豐順縣農民協會,並擔任縣農會執委兼秘書,負責辦理來往檔案。民國16年(1927)3月,陳思永隨縣農會遷到縣城(豐良)良鄉普善堂辦公。蔣介石發動“四一二”...
鄭健生(1913—1988),字錦榮,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豐良西廂鄭屋角人。年幼因避戰亂舉家遷往留隍九河宗親處寄居。先後就讀於承德國小、球山中學。民國24年(1935)在潮安縣省立金山中學高中畢業,考入陸軍軍醫大學。民國29年(1940)畢業後在貴州獨山陸軍醫院任外科主任、醫務主任(中校職、上校銜)。民國34年(1945...
1949年5月25日,豐順縣城(今豐良鎮)解放,龍崗屬豐北區人民政府領導。1950年3月,撤消豐北區,同年6月龍崗改為豐順縣第四區公所。1952年10月,第四區公所改為豐良區公所。1958年1月,撤消豐順縣建制,龍崗併入豐良公社隸屬揭陽縣管轄。1961年1月,恢復豐順縣,同年4月成立龍崗公社。1963年春,龍崗公社劃分...
鵬湖書院位於廣東豐順,清乾隆十一年(1746)知縣葛曙於城北安墩嶺創建安墩書院。現在的位置就是位於豐順縣豐良鎮的豐順縣第一中學。位於廣東省豐順縣豐良鎮東山路80號,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九年(公元1745)豐順縣知縣葛曙建造的安墩書院(爾後改名為鵬湖書院),後來於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將鵬湖書院改...
馮冠之(1937.6~2001.12),廣東省豐順縣豐良鎮人,教授職稱,博士生導師。1951年畢業於豐順一中,1952年在梅州師範學校學習。1955~1958年在華中師院物理系學習,畢業後在廣西大學物理系任教。1960年起負責物理實驗室建設,親自建立十多個實驗室。從事近代物理試驗教學,並進行核物理範疇的“穆斯堡爾譜”的研究...
校長 2018年9月-2019年12月 豐順縣教師進修學校任教,任黨支部書記、校長 2020年1月至今 縣委教育工委委員、局黨組成員、縣教師發展中心主任 工作分工 負責縣教師發展中心工作,分管縣特殊教育學校。 聯繫華僑中學、東海中學、豐順縣第一中學、湯坑中學、湯坑鎮第二中學、大同學校、豐良中學、建橋中心國小。
吳錫吾(1902—1980),原名毓芬,廣東豐順縣豐良橋背村人。曾任國民黨豐順縣黨部執委。人物生平 18歲畢業於縣立豐順中學,赴廣州就讀於省立廣東工程專門學校。後回縣立一中任教。民國15年(1926)吳錫吾受共產黨指派,參加國民黨豐順縣黨部,並任執委,在縣城開設平民書店,從事青年運動和農民運動。民國16年(1927...
丁家駿熱心教育,先後捐款給母校豐順一中(豐良)50萬港幣,建辦實驗樓和試驗教具;為豐順中學(湯坑)捐資500萬銖(泰幣);建辦丁日昌紀念圖書館;贈實驗儀器等教學設備;建辦豐順華僑中學圖書樓;捐資潮安仙田丁氏家族創辦的僑光中學和禮堂,禮堂被命名為“家駿堂”;捐巨款給潮陽縣合浦華里中學,慶典時捐10萬港幣...
黎足年,男,廣東省豐順縣人,1962年1月出生,1981年8月參加工作,198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華南師範大學本科學歷,現任豐順縣委教育工委委員、豐順縣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人物履歷 1981年8月-1985年7月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大龍華鎮國小教師 1985年7月-1986年8月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豐良中學教師 1986...
黎鳳翔(1901—1931),革命烈士,中國共產黨員。廣東豐良鎮成東龍鬚圍村人。國小畢業後,就讀於豐順一中、梅州中學和廈門集美學校。畢業後回來,先後任教於湯坑大羅國小和附城大椹國小。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民黨豐順縣黨部第一屆執委、中共豐順縣委組織部長、中共豐順縣委書記、東江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等職。
2013年9月,捐助豐順縣第一中學修建圖書館,讓學生汲取營養,啟迪智慧。2014年8月,捐助豐順縣豐良中學建設校園多媒體教學,最佳化教學結構,豐富學習課程。2014年9月,為“深圳關愛警察日”活動愛心捐款,向維護社會安定的人民警察致敬。2014年9月,捐助豐順縣第一中學成立學校體育發展。2015年9月,捐助豐順縣第一中學...
陳慎提是一名普通民警,1966年出生,1987年至1989年在廣州讀書,大學專科畢業,1993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從警近二十年一直紮根基層、服務基層,先後在豐順縣豐良派出所、湯南派出所和城北派出所工作。他登上講台有些偶然,2000年,因為推行法制教育的需要及為實現自己做老師,培養祖國未來花朵的園丁的夢想,陳慎提成為...
2013年9月,捐助豐順縣第一中學修建圖書館,讓學生汲取營養,啟迪智慧。2014年8月,捐助豐順縣豐良中學建設校園多媒體教學,最佳化教學結構,豐富學習課程。2014年9月,為“深圳關愛警察日”活動愛心捐款,向維護社會安定的人民警察致敬。2014年9月,捐助豐順縣第一中學成立學校體育發展。2015年9月,捐助豐順縣第一中學...
吳忠翰(1921~1988年),廣東梅州市豐順縣豐良鎮橋背村人。著名版畫家,是我國早期木刻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曾任廈門大同中學校長兼廈門市文聯副理事長、福州閩都畫院副院長、福建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廣東清楨版畫會名譽會長等職。人物簡介 吳忠翰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
彭在璇(1892—1930),又名久班,廣東豐順縣龍崗鎮松江江下排人。曾任黃金國小校長、國民黨豐順縣黨部監察委員、中共豐順縣委宣傳部長、蘇維埃政府主席等職。1930年10月21日,在豐良犧牲。人物生平 在潮安金山中學畢業後,執教良鄉義學。1923年在黃金國小任校長。1926年春,被選為國民黨豐順縣黨部監察委員。8月,...
吳金夫(1933-)廣東省豐順縣豐良鎮橋背村人。人物簡介 汕頭大學文學副教授。從小就十分喜歡民間文化。作為第一批參加全國高考、從農村中學走進城市的大學生,他深知自己從小在山區長大,平時接觸農村故事、笑話、民俗較多,在這方面比城裡學生有優勢。因為興趣,也為了揚長避短,他將眼光投向了民間文學領域。 1956...
吳逸志(1896—1961),本名吳福勝,字學行,號錫祺,廣東省豐順縣豐良鎮莘陂村人(今隸屬廣東省梅州市)。民國時期著名將領、抗日名將。先後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大學、德國柏林陸軍大學。北伐戰爭時,任第四軍團長、支隊長、第八路軍總參謀、廣東國防設計委員、中央訓練團教育委員,1937年4月1日,晉升...
後自重慶返歸故里,被推舉為豐順縣戰時動員委員會和民眾抗日救國委員會主任。張氏熱心公益,捐資創辦廣育中學(後改良鄉中學),倡建豐良鎮中山紀念亭。二戰後返暹重操舊業。人物生平 張鑒初,原名賢金,字碧良,豐順建橋鄉建橋圍人。8歲喪父,由母撫育。12歲輟學牧牛。20歲往暹羅謀生,在曼谷一金店學工。在...
張維馨(1917—1949),又名豪橋,廣東豐順縣建橋鄉人。曾任豐順縣第四區人民政府民政股長,豐良西線武工隊長等職。1949年10月在豐良東關坳水塘口中彈犧牲。人物生平 1934年,入豐順縣立一中讀書,在進步教師李一村、梁郁連等人啟發、教育下,參加由進步同學發起、組織的“勞燕”讀書會,唱抗日救國歌曲,出...
1949年,他回到青山綠水的家鄉,此後結婚生子,一晃65年。鐘洪梅的家中貼滿了留念合影和友人贈送的詩詞文章。前幾年,豐順縣豐良籍抗日儒將吳逸志將軍後人在相關領導的陪同下,看望了高壽的鐘洪梅老人,並互贈墨寶。主要作品 今年7月,鐘洪梅的詩詞集《閒吟思絮》在廣州付梓,嶺南詩社豐順社長劉柏青賦詩一首作賀:裁...
先後仟豐順河南政工隊和武工隊的副隊長、隊長、指導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後,馮博明歷任豐順縣委組織部幹事,縣總工會副主席,湯坑、豐良區委書記,豐順縣工業部部長。1954年在豐順縣首屆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豐順縣人民法院院長。1958年撤銷豐順縣後,任中共大埔縣委副書記。1961年恢復豐順縣建制後,他任中共豐順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