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川書院

豐川書院

近年來,大同地方史料中,凡述及清代大同的縣學、府學,就難免要提幾句光緒年間的“豐川書院”,遺憾的是總缺少“豐川書院”的來龍去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豐川書院
  • 地區:山西大同
  • 年代:清代
  • 隸屬:大朔理事通判管轄
歷史記錄,歷史沿革,

歷史記錄

筆者先後查閱了《豐鎮廳志》,亦名《豐鎮廳新志》、《豐鎮縣誌書》清光緒七年(1881)豐鎮廳理事同知德溥主修、麻麗五總纂、民國5年(1916)興和使者江都單晉禾題跋,中華書局1916印本,(《豐鎮一中簡史》豐鎮一中整理),(《豐鎮史料》第一輯1982年版、第五輯1985年版,《豐鎮縣誌》編纂委員會編印),(《內蒙古史志資料選編》第三輯,1985年版,內蒙古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總編室編印)以及相關歷史資料,現將“豐川書院”發展脈絡及演變過程綜述如下:

歷史沿革

清雍正十三年(1735),經山西巡撫覺羅石麟稟奏照準,在天鎮新平路長城外的高廟子和大同得勝路長城外的衙門口(今豐鎮市城關鎮)分設豐川衛和鎮寧所,隸屬大朔理事通判管轄。清乾隆十五年(1750),裁汰衛、所,改置豐鎮廳,由大同府陽高通判移駐管理,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改屬山西大同府管轄。清光緒十年(1884年)豐鎮廳更名為豐鎮撫民廳,改歸山西省歸綏道管轄。至此,豐鎮廳還尚未建立官學(學校)。
光緒丁亥(光緒十三年,1887),經山西巡撫張之洞奏請允準,建學以明倫,才於光緒癸巳(光緒十九年,1893),由豐鎮撫民廳同知劉鴻逵將原廳治東南隅之官亭遺址改建為書院。其時,書院置大門一楹、二門一楹,前院內有講堂三楹,講堂東西各有書室一楹、東西廂房各三楹;中院迎面是正庭三楹,正庭的東西兩側各有書室二楹,東西廂房各五楹,廚房一楹;正庭之北後院內有正房七楹,東西廂房各三楹。碑記與匾額皆由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舉人郝耀章撰書,匾曰:豐川書院。
同年,豐鎮撫民廳同知劉鴻逵又以廳治之西南置地建立文廟,後經繼任同知劉景林踵事興修,三載落成。
光緒二十八年(1902),豐川書院奉文改為豐鎮學堂(豐川官學堂)。易名後,堂齋屋舍一仍其舊。
1911年辛亥革命廢帝制,建共和,豐鎮廳改為豐鎮縣,豐鎮學堂亦更名為豐鎮縣立高等國小堂,民國元年(1912)校名改為豐鎮縣立第一高等學堂。1914年學校隨豐鎮縣劃歸察哈爾特別區管轄。五四運動後,校名改稱豐鎮縣立第一高等國小堂,1928年又改稱豐鎮縣立第一高、初兩級國小校。1929年綏遠省初立,學校隨豐鎮縣劃歸綏遠省管轄。1931年,學校按照所在街道取名為豐鎮縣立南門街國小校。“七七”事變後,校址被日軍侵占,學校被迫易址。抗戰勝利後,經中共綏蒙區黨委、政府批准,在原校址籌辦“綏蒙中學”,並對校址進行了擴展,委武達平任校長。1947年2月,國民黨占據豐鎮縣,遂於此處創辦了綏遠省簡易師範學校,委郭良田為校長。1948年9月豐鎮第四次解放,學校複課,旋更校名為綏蒙第一中學。1949年6月19日,奉綏遠省政府令,學校改名綏遠省立第一中學,當時學校的教職員工有43名。
1950年3月,學校更名為綏遠省立豐鎮中學,同時,購置民房、土地用以擴建宿舍、操場等設施。“文化大革命”初期,一度撤中學改稱豐鎮五·七大學。1969年五·七大學外遷,恢復豐鎮中學校名。同年10月,與豐鎮城關中學合併,改稱豐鎮五·七中學。1972年豐鎮縣第二中學成立後,豐鎮五·七中學即更名為豐鎮縣第一中學。撤縣建市後,豐鎮縣第一中學順延為豐鎮市第一中學。
當年,豐川書院因建立在大同府曾經管轄過的地盤上,一向多為大同各類史志所關注,認為是大同地區的一所書院。其實,就豐川書院本身而言,早在建立之前的清光緒十年(1884),豐鎮撫民廳就已劃歸山西省歸綏道管理了。由此可以看出“豐川書院”從建立到改名的九年間,是與大同沒有任何地域關係的。
按理說,根據豐川書院所處地界,正是當年鎮寧所的轄區,與遠在天鎮一帶的豐川衛似乎並無瓜葛,不知先人們為何引用“豐川”二字命名書院,若是稱其為“鎮寧書院”或“豐鎮書院”似乎更在情理之中。
註:原載於2004年11月6日《大同晚報》16版“九龍壁”專欄,原創作者:李大宏 李大鈞 著作權所有 不得轉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