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豐利場
- 類型:產場
豐利場,海鹽產場。北宋置,產鹽,屬海陵監。舊屬如皋縣,清時設鹽課大使。1945年劃歸如東縣。1同掘港、石港、栟茶諸場相鄰。明清隸通州分司管轄。清鹹豐八年(1858)產鹽763噸。民國元年(1912)裁歸掘港場管理。豐利場...
事實上有史記載的是,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這裡有鹽場設定,稱“豐利場”。民國元年改稱“豐利市”,五年後改市為鎮,定名“豐利鎮”,沿襲至今。唐將尉遲恭的兒子尉遲寶林在這裡監造了“大聖寺”,香火日盛,人煙漸多。寺前半里許,有土井一口,上蓋石板,傳說叫“當街井”。留居者沿著這半里路的...
十月,豐利場場官與地方一些保守人士謀劃破壞學校,煽動眾人鬧事,如皋教育會、江蘇教育總會均上書提學使,對潘蔭東先生進行安慰,勸其留任。至1908年,學校購回教室前張姓舊屋及空地後,校園縱二十四丈五尺橫十八丈五尺,占地總面積為四萬五千三百二十五方尺。宣統二年(1909年)八月,因本地疫情嚴重,學校放假三個...
豐利是海濱鹽場,灶民貧而失學,不明事理,困難更大於他區。沙元炳在《豐利場公立兩等國小校校長紀念碑》中說:潘君負責八年,校舍和學生都逐漸增加,升學率高於他校,每年租谷收入僅二千元而支出近萬元。不是潘君慮心竭力,有始有終,怎能有此成就?“豐利人士裒(音抔,蒐集)其成績,乞言於予,將樹碑以志...
潘恩元(1874~1944)字頌國,號丹仲,晚號質翁,室名不殘朴齋。江蘇如皋豐利(今屬如東)人,祖籍安徽徽州,祖上在通州靜海鄉經商。光緒年間中舉,自費去日本學習經濟管理。工書法,與齊白石、張伯英、宋伯魯等交往尤厚。清朝中期,靜海大部分坍入長江,居民遷徙鄰近各處。潘家遷到如皋縣所屬豐利場(今如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