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掘港場
- 類型:海鹽產地
掘港場,唐代亦為煎鹽亭場。北宋設場,後東陳場併入,亦為“南四場”之一,與豐利場沿革相類。民國元年(1912年)與豐利場合併為豐掘場,隸屬兩淮鹽運使司通屬總場。民國20年(1931年),又與栟角場合併,仍稱豐掘場。1...
蠙山為掘港舊名。據《如皋縣誌》:載邑人黃端《蠙山賦》雲,蠙山“一名蟲車蟲敖山,在場(指掘港場)西北之苴上,土人取蟲車蟲敖棄殼海濱,累積成山,高十餘丈,上聳一峰,望之若浮巒孤嶼出沒於雲濤中。”時人清晨登上其山,可...
王鴻壽(1850-1925年)藝名三麻子,原籍安徽懷寧,生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場茶庵廟。幼在自家昆、徽班習崑曲武丑和徽戲靠把老生。青年時在太平軍徽班度過,後投師里下河徽班武生藝人朱湘其門下深造。清同治十年前後,在上海慶樂、...
明清時,為掘港場至王家潭運鹽場河,河道彎曲狹窄。1956~1966年,拓寬裁彎取直搜深。南起掘港鎮,接如泰運河,流經鳳凰嘴,北至劉家埠子入海,全長16.40公里。以掘港、苴鎮首字命名。1958年6月,於入海處劉家埠子建成掘苴河閘。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