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村(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下轄村)

豆村(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陝西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下轄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西南。西臨田峪河,北臨108國道。豆村歷史悠久,村大風淳。豆村方圓有20多平方公里,人口有一萬五千多人,豆村由豆一村、豆二村、豆三村、豆四村四個行政村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豆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郵政區碼:710405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
  • 人口:15000餘人
  • 車牌代碼:陝A
經濟發展,村容村貌,歷史,歷史遺存,出土文物,文化遺產,行政區劃,

經濟發展

豆村有35個村民小組,1.5萬多人。新一屆村黨總支班子上任後,緊密團結和帶領各村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緊緊圍繞十七大提出的有關“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論斷,樹立了大村要有大動作、大作為的先進服務理念,決心因地制宜,多業並舉,一心一意謀發展,引導村民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切切實實為一萬多名父老鄉親辦好事實事。
千餘萬巨資興修水泥路
豆村南北狹長約3.5千米,東西寬僅1.5千米,轄4個行政村及郭家窪、七里路等4個自然村。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該村在時任市委書記崔林濤的親切關懷和當地政府部門的直接領導下,首先從道路建設入手,針對“村大人多街道亂,影響經濟大發展”的嚴峻現實,對全村實施了莊基和道路建設整體規劃,形成了以中心街為中心,“兩縱二十五橫”的新布局。2007年11月,豆村藉助通村水泥路建設的良好發展機遇,與鹹陽市新達建築工程公司合作,由公司先行墊資,爭取國家立項,各村組織民眾投工投勞,投資1千多萬元對1號、2號南北兩條主幹道路及中心街全部實施水泥硬化,修建總長為9千米、寬8米的水泥路。1號路北段已順利竣工,其他道路建設工程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當中。
投資百萬元強力打造豆村文化廣場
位於村中心的豆村戲樓是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因年久失修,主體損毀非常嚴重,已岌岌可危。為了樹立“天下第一村”的大村形象,村黨總支與各村支部、村委會主要領導經過反覆討論、磋商,並請有關專家論證,決定將原戲樓拆遷、北移,開通北一街,擴大豆村文化廣場面積。該工程正在申請國家資金扶持。籌建中的豆村文化廣場將投資1百多萬元,占地面積約5千平米左右,豆村黨總支、各村“黨員之家”、村委會及計畫生育陣地建設也將設在這裡,並有圖書閱覽室、中老年活動中心、街心花園及各類健身器材等,供村民消遣、休憩、娛樂。
豆村文化廣場豆村文化廣場
西安市體育總會授予的“陝西西安花樣跳繩培訓基地”
豆村黨總支和中心學校對於將花樣跳繩作為一項村域特色發展全村社會經濟充滿信心,認為不僅可以改善留守兒童無處玩、無課外活動場地的現狀,還可以促使豆村的村辦企業和農家樂快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氛圍。“中華繩王”胡安民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豆村跳繩運動的推廣普及。為支持這次特色活動的開展,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還專門向西安市跳繩協會發來了賀信,鼓勵推動跳繩運動更快發展。
調整產業結構是發展經濟當務之急
豆村的醬醋釀造和木器作為兩個傳統產業,發展勢頭一向十分強勁。該村利用毗鄰三灣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的優勢,不斷擴大蔬菜種植面積,現規模已達到千畝以上,並在西寶公路北側建起了豆村蔬菜專業批發市場。教師出身、具有遠見卓識的村黨總支書記苗潤充滿信心地說,今後豆村經濟發展將實施多業並舉,針對蔬菜品種單一、老化的現實,務必在調整產業結構上狠下功夫;不斷最佳化品種,擴大種植規模,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並在蔬菜深加工上做文章,將“第一村”特色品牌推向市場。
積極推行土地整改工程
豆村有土地1.5萬餘畝,大多集中在村南,且連片形成規模。長期以來,由於機井損毀嚴重,農民一直靠天吃飯,農業增產緩慢,遇到旱災之年,莊稼幾乎顆粒無收,當地形象地流傳著“小麥一尺高,苞谷像蒜苗,畝產幾十斤,徒工又徒勞”的民謠。由縣國土資源局牽頭,聯合縣水利局,經過反覆考察論證,現已爭取國家專項資金2千多萬元,今秋將推行龐大的土地整改工程。自團結路往北沿伸0.5千米,在東西長約5千米的範圍內,將對6千畝耕地因地制宜,利用拖拉機、汽車等大型機械進行平整、復墾,每150畝地打一眼井,取一個平,架設專線、變壓器,實施地埋管噴灌工程,以切實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村容村貌

道路建好了,經濟上去了,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為整治村容村貌,引導村民養成良好文明的衛生習慣,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預防疾病的發生,針對昔日生活垃圾隨意堆放,“白色污染”嚴重的現狀,2008年初,由村黨總支牽頭,對村內的所有生活垃圾實行了“定點堆放,定期清理”,每周一次有專人負責清運工作,極大地改善和美化了人居環境。下一步該村還將重點加強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為民眾辦更多好事實事。
豆村現有人口15000餘人,35個村民小組,4個行政村。改革開放前,豆村仍保留有古城牆,城牆周長九里三。八座城門(東南西北各兩門),每座主城門各為兩層,均由名人題寫額匾,其中東門為“紫氣東來”,西門為“西望瑤池”。城壕周長13里,水深1丈,河寬6丈,兩邊柳樹成蔭,河內魚蝦成群。
豆村古城牆方位示意圖豆村古城牆方位示意圖
改革開放以來,豆村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現形成東西兩條主幹道貫穿南北,一條中心大街橫貫東西,其餘街道皆與之交會,形成了24道“丁字街”。豆村街道呈南北縱橫狀,北有12街南有9街,轉完一圈有30多里路。豆村之大全國有名,號稱“天下第一村”。
直至上世紀中期,豆村城外還有“四大寶”:東門外有金牛池;南門外有避火珠(水池);西門外有白馬池;北門外有“三柱香”(三眼冒氣霧的泉眼)。四大水源,澆灌著數千畝稻田,賜予了豆村人“旱澇保收”的魚米之鄉。
豆村四月初八古臘會規模盛大遠近聞名,每逢古會,商販雲集,行人如織,四里八方的莊稼人都來這裡逛會,看戲,走親戚。游古臘時,八台神龕前行, 百桿靈幡搖曳,數百彩旗漫捲,一路鑼鼓喧天。古臘工藝,巧奪天工,爪果人物,魚蟲鳥獸,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所到之處,八村九社嗚炮相歡,家家戶名果伺候,善男信女頂禮膜拜,整個村內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豆村 工藝豆村 工藝
豆村北有西周墓葬群,學術界稱“馬家坡遺址”,出土西周青銅器甲骨文陶瓷等極珍貴文物。

歷史

豆村位於終南鎮西南2公里處,地處謂河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田峪河由村西流經。主產小麥玉米。1995年前亦產水稻。經濟作物主要種植獼猴桃蔬菜西瓜。1985年亦種棉花。豆村衛生院防治地方病出血熱成果顯著。工藝品有大臘、剪紙。大臘有120斤重。剪紙1980年參加全國展覽並獲獎。此村人口眾多規模較大,有兩條南北主幹街路,有19條東西大街,每條街路寬20米,面積約3.5平方公里。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稱。1996年省考古隊在豆村西周遺址考古,發掘西周墓葬6座,東周6座。發掘大量的青銅器,其中銅方鼎高24厘米,最為珍貴。考古隊稱:豆村先周遺址的發現在渭河南岸還是第一次。說明周人很早就活動在渭河兩岸地區。考古發現:豆村西周墓葬等級之高,數量之多,排列之有序,遺址面積之大,說明這裡是西周時一重要諸侯國遺址。這批周人居住在所在這裡為古公亶父的遷岐和文王作灃做準備工作和奠定基礎。通過這次發掘,查清了豆村西周遺址的分布和文化內涵。
1974年豆村民眾平整土地時,挖出了一批青銅器,其中文癸簋,西周早期文物高15.4厘米,口徑23厘米,重3.5公斤,內底有“八母父癸”4字銘,為國家三級文物。
乾隆年間,豆村出土的青銅器“散氏盤”(出土地為推測,有待進一步考證,有說出土於陝西鳳翔一帶)。盤口飾龍紋,盤足飾獸面紋,有附耳,圖案精美,形制雄偉。上面銘文十九行,三百五十七字,(現存於台灣)記載矢散兩國解決邊界糾紛事,《西安通覽》載:“國家西周青銅器《散氏盤》1銘載:約周厲王時,由王卿會同矢氏和散氏在“豆”這個地方會商,解決邊界糾紛。銘文中“矢之豆”,即豆村。豆字是一個象形字,字中“口”字是鍋,上面一橫是鍋蓋,下面U是生火的火道。豆有陶器和青銅器兩種。豆村出土的陶豆存於縣博物館。浙大歷史系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西周》章內,豆村處注為矢國,按《散氏盤》銘文記載,實際上西周時矢國和散國解決邊界糾紛,請周王朝在豆召開勘界簽約會議。當時這裡已是一個要地。
綜上所述,說明在商末周初(前11世紀)就有部分西周貴族居於此,約500人以上,(根據墓葬推測)。在此為古公亶父遷歧,文王作灃做準備工作,並精於製作以“豆”的青銅器、陶器等。故取名豆村。“豆”的名稱從周朝至今未變。
同時根據1994年《周至縣誌》省考古隊及有關專家論證,豆村應為古矢國所在地(有待進一步考證)。
民俗
民謠:四月八
四月八,游大蜡。不為看大蜡,只為看豆村的好姐家。媽呀,你看大蜡過來啦! 扶媽踮腳嫩聲笑,風擺衣衫賽荷花。藏青褲子綠裹腳,毛蓋兒打到半中腰。花花眼睛細眉毛,撲閃撲閃四面照(rāo),照見我哥好小伙!”
民俗
好女不出村,出村都是馬六神!

歷史遺存

豆村四大奇觀:
金牛池
位於村東,於郭家灣(東村)西南方向,原豆村中學東,現因河床改道,金牛早已不知去向!大概在200年前由於田浴河雨季水多,經常淹沒莊稼,大家集資在河邊修築了一頭龐大的金牛,用來壓制洪水!後來田浴河改道流經村西。村東金牛池歷史漸漸消失在人們記憶中。
文曲廟
相傳文曲廟內有三顆火龍珠,距金今也有長遠的歷史,由來是因一場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在村東像似三隻巨大的火球在狂風的催促下,在第四天的清早下起了濛濛細雨,就傳出了文曲星顯靈的傳說,也有它的來歷,原先村西南有座文曲廟就是少人管理,年久失修香火短缺,大家就認為是一種發難,前晚有人在廟裡上香乞求文曲爺保佑!大夥在火滅以後看去,一片狼藉!~為此在村西南方向重修建了文曲廟,以為防禦火災,二來希望村中多出達觀顯貴!就是一種精神寄託!從此文曲廟也就香火鼎盛了!好景在文革的時候,也就隨之東去了!
白馬池
位於村西沿娘娘廟西行過西小河,在行三五百米就到了白馬池,水池邊有一塊石碑,正面書寫著“白馬神之池 民國立”。據傳這裡距離終南山只有十幾里路,山裡的土匪經常出來打劫,加上殺人越貨者為逃避官府追究,也到山裡躲藏,常常搞的雞犬不寧,人心惶惶。一天夜裡,有一匹白馬出現,在村子周圍巡邏,土匪才不敢來了。但是土匪們不甘心,總想找機會害了白馬,有一天,他們乘白馬在池裡喝水時,刺死了白馬,人們把白馬埋在高崗上。土匪夜裡打劫時,白馬的英靈出來踩死了土匪,自此匪患始除。人們把此池叫做白馬神之池,據說有人還看見白馬晚上在他家裡吃草料。老人嘆息到,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白馬神的事了。
三支香
據說在北空曠的地方夏天的夜裡,可以清晰的看到三點火星,位於村北馬坡下,有一口清泉有三口泉水,中間的微高些像似三支清香!也就由此得名!

出土文物

1、散氏盤: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
散氏盤高:20.6公分 腹深:9.8公分 口徑:54.6公分 底徑:41.4公分
重:21312 g 銘文:19行 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紀錄在青銅器上。
散氏盤在康熙年間出土,嘉慶年間被進貢上京,作為慶賀嘉慶皇帝壽辰的賀禮,從此成為皇室收藏。盤上的銘文共 357 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位於今日陝西寶雞鳳翔一帶的散國,被西北方的矢國(代考)侵占了土地,兩國議和,戡定國界, 國割地賠償,過程與契約均鑄在盤上,作為證明。散氏盤 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 ,文字線條宛轉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散氏盤高圈足,左右兩耳,滿器施飾,莊重華麗。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共三百五十七字。是一件風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書法渾樸雄偉,字型用筆豪放質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於純正,壯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
散氏盤銘文並器全形拓,整幅托裱本,珂羅版原大精印,尺寸145/81厘米。 四大國寶之一的西周散氏盤,原藏清內府,與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 原拓本極珍罕,海內學者爭求而極難得。此以周希丁精拓本原大印,可賞可習,精美高古。
散氏盤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2.文癸簋
出土時間:1974年

文化遺產

《豆村大臘製作技藝及民俗》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於2007年5月11日批准為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豆村大蜡》,由蠟座和蠟體組成。蠟座是放置大蜡的底坐,一般在一張方桌上製作一個木樁或鐵墩,將蠟作固定平穩,以便抬游或放置。蠟體呈寶塔形,由三個倒立的園台體壘接而成,每個圓台的上面有蠟盤,蠟盤外有蠟芽,蠟芽口徑2—3公分,長10—15公分,狀如捲曲了的蓮花瓣,底層18個芽子,二層9個芽子,三層6個芽子。蠟體的中間是銅製的圓柱體蠟桿或竹製蠟桿,通貫可供點燃的棉質蠟芯。蠟體周圍全是精雕細刻的飛禽走獸,其花紅草綠鳥歡獸鳴,千姿百態,生趣盎然,蠟體四周又用五色彩線纏繞,如五彩祥雲飄曳,寓意吉祥、福瑞。蠟亭屬大蜡的裝飾物,是用木、竹、紙張扎糊成的亭子,四周飾有花鳥、走獸,套置在大蜡外圍,把蠟體襯映得更加美觀漂亮。
標準大蜡體重60公斤,蠟體高1.2米,外徑90公分。1998年台灣道教協會曾灌制了100斤的大蜡一對在樓觀台祭拜老子。有一年還灌制了每個重500斤的大蜡一對。一般蠟體要點燃一年。

行政區劃

1949年5月解放後,將豆村劃分為二個小鄉,東部為豆村一鄉,西部為豆村二鄉。1958年9月豆村稱豆村生產大隊,當時實行軍事化管理,為便於生產,將豆村劃分為四個戰區,東南部為豆村第一戰區,西南部為第二戰區,西北部為第三戰區,東北部為第四戰區。豆村大隊還轄斑竹園、七里路、掛麵房(只有25隊一個小隊)郭家窪4個自然村。1984年5月將豆村劃分為四個村委會,即豆村第一村委會,豆村第二村委會,豆村第三村委會,豆村第四村委會,管轄範圍承襲豆村原戰區範圍。
豆村片區社區中心豆村片區社區中心
豆村第一村轄豆村東南部和斑竹園1個自然村。1984年5月設立,該村為豆村第一村委會,有9個村民小組。
斑竹園位於終南鎮南偏西3公里處,田峪河故道東岸。主產小麥、玉米,並產獼猴桃。唐時斑竹園村周至司竹府竹園的一部分。東漢八年就有人在此居住,因村周圍多為斑竹園而得名。
豆村第二村轄豆村西南的和七里路1個自然村。有6個村民小組。
七里路位於終南鎮5.5公路處,田惠渠西岸,田峪河東岸。主產小麥、玉米,亦種獼猴桃、西瓜等。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村民由豆村遷此定居住,因距故鄉七里,故稱七里路。
豆村第三村轄豆村西北部和掛麵房1個村(實際為1個小組)。
豆村第四村轄豆村東北部和郭家窪1個村。有11個村民小組。
郭家窪位於終南鎮偏西1.5公里,田峪河故道東岸。主產小麥、玉米。村中有漢代建築遺址,系西漢武帝長楊宮的一部分。村人世代相傳,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郭姓人由外地遷來較低洼處定居,遂名郭家窪。與《後漢書·馬援傳》2東漢將軍馬援秦請將上林范地售與農家為農田的記載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