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看見溫州非遺》是由溫州市文旅局、溫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出品的10集雙語節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讓世界看見溫州非遺》
- 出品單位:溫州市文旅局、溫州市非遺保護中心
《讓世界看見溫州非遺》是由溫州市文旅局、溫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出品的10集雙語節目。
《讓世界看見溫州非遺》是由溫州市文旅局、溫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出品的10集雙語節目。發展歷史2023年8月21日,以“讓世界看見溫州非遺”為主題的“溫州非遺迎亞運”活動月在溫州市海外傳播中心啟幕。啟動現場發布了《讓世界看見溫...
溫州非遺迎亞運是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溫州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辦,溫州市非遺保護中心、溫州市海外傳播中心承辦的活動。2023年8月21日,溫州非遺迎亞運在溫州市海外傳播中心啟幕。活動主題 溫州非遺迎亞運以“讓世界看見溫州非遺”為...
2022年1月6日,發繡(溫州發繡)作品《昆蟲·標本盒子》獲得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獎”。社會活動 2019年9月9日,“溫州日”活動在北京延慶媯水河畔、世園會浙江園內啟幕,非遺項目發繡(溫州發繡)亮相其中。2021年9月29日,“甌越非遺...
音像鼓詞憑藉現代傳媒技術的強大傳播力而成為當下溫州鼓詞重要的傳播形式。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報的“溫州鼓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
溫州非遺館的開放,較為全面的呈現了溫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姿多彩,是溫州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視窗。相關背景 2008年,溫州市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普查,組織6291名普查員對全市292個鄉鎮(街道)、5403個村(居)進行了普查,普查覆蓋面...
《溫州甌塑藝術》講述了溫州甌塑藝術的發展歷史、風格特徵、技藝特色,介紹了甌塑傳承保護及代表作品等內容,也填補了國字號非遺項目——溫州甌塑的文字檔案與理論研究空白,給後人與社會留下一份豐富的精神財富,尤其期盼對溫州甌塑藝術的...
2019年11月11日,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此次博覽會首次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暨中華老字號”文化展示項目,溫州市組織甌塑、甌繡、黃楊木雕、細紋刻紙、藍夾纈等5個國家級非遺項目。2019年12月4日,2019年“溫州...
米塑是溫州獨有的民間傳統藝術,與北方的“麵塑”堪稱中國雙絕。米塑以熟米粉團(溫州方言叫“饃糍”)為材料,摻以不同顏色,或配以紙藝、筆墨等,在竹條或平板上塑造成各式各樣的造型,包括:戲劇人物、花鳥、瑞獸、海鮮等等。米塑...
其代表作品有:《溫州名勝》《連年有餘》《龍鳳呈祥》等。林邦棟,男,漢族,1926年生,浙江樂清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剪紙(樂清細紋刻紙)。林邦棟自幼隨父輩學習細紋刻紙技藝,為家族傳承的第四...
王氏祖上連續九代以藍夾纈印染為業,清末民初在溫州信和街開設染坊,名傳浙閩兩省。新中國成立後染坊關門,王河生的父親創立了馬嶼染色工藝廠,他從小耳濡目染,知曉其工藝流程。2009年6月,溫州藍夾纈製作工藝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遺...
入選國家級“非遺”東源木活字印刷術入選國家級“非遺”溫州網訊 6 月14日,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平陽坑鎮東源村的木活字印刷術榜上有名。東源村的木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已知惟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
林順奎家的首飾龍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溫州非遺館、樂清非遺館等收藏。榮譽表彰 林順奎家製作的樂清首飾龍曾多次在全國及省級展覽上獲得特等獎、金獎。媒體報導 樂清首飾龍頻頻亮相中央電視台,《探索發現》《遠方的家》《傳承》等欄目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