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遷與感知》是2010年9月1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婷。
基本介紹
- 書名:變遷與感知
- 作者:謝婷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9月1日
- 頁數:189 頁
- 開本:32 開
- ISBN:730223681x, 9787302236818
《變遷與感知》是2010年9月1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婷。
《變遷與感知》是2010年9月1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婷。內容簡介《變遷與感知:旅遊影響下的時空分異》梳理了旅遊影響的研究進展,運用了實地調研、深度訪談,問卷調查、文獻分析、統計分析等方法,以武陵源景區為研...
《廣州市土地變化智慧型感知與時空演變模擬研究》是由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劉洋、何華貴、金兵兵、郭亮、楊衛軍、黃曄、陳飛、陳朝霞、王鵬、粟梽桐、王會、謝潤華、鄒鐮釗、吳子為、廖卉芃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土地作為最重要的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根基,其...
《人類感知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行為學研究》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青。內容簡介 《人類感知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行為學研究——以吉林省敦化市鄉村為例》:適應氣候變化,是人類的明智之舉。氣候變化背景下,東北地區的農民如何趨利避害,適應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的挑戰,關乎我國糧食安全。農民是否能採取合理的適應氣候...
《基於免疫的網路環境威脅變化感知與動態風險控制技術》是依託四川大學,由李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由於缺乏實時定量的網路環境威脅變化感知手段,國內外現有網路安全系統防禦策略的制定主要基於歷史經驗,對當前系統面臨的威脅變化缺乏及時準確的了解,因此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和被動性,適應能力差。該問題的...
《民族村落旅遊地聲景變遷的特徵及機制研究》是依託首都師範大學,由劉愛利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聲景即聲音景觀,是旅遊地理景觀的核心要素之一,對塑造地域文化形象、培育地域文化感知具有重要意義。旅遊發展不僅導致了旅遊地有形視覺景觀的斑駁雜陳,也導致了無形聲音景觀的悄然變遷,尤其對少數...
《大自然的變遷》是2010年8月1日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大自然的變遷(暢銷版)》編寫組。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有關大自然方面的科普圖書,內容豐富有趣,語言通俗易懂,並配有精美插圖,是廣大青少年認識自然、感知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必讀手冊。圖文並茂、熱門主題、創意新穎。圖書目錄 地球的變遷 地球起源...
二、從“了解之同情”到“環境感知”三、“了解之同情”視野下人地關係的演變 四、餘論:理解與評判 第二章 長江流域環境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一、環境史理論方法及綜合研究 二、長江流域環境史研究回顧 (一)長江流域人地關係演變的階段性 (二)長江流域的氣候演變 (三)長江流域植被分布的演變 (四)長江...
5.十二.近現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1.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D.並行於世的中西餐。設計思路 本微課設計採用虛擬演播室錄製與PPT動畫錄屏相結合的方式,通過不同風格的配樂渲染情景,利用虛擬教師場景化優勢,實現人在畫中講,使學生的思緒在不同的展廳中,在不同的時代中穿梭、思考,感知他們沒有經歷過的、卻又實...
第二節 災後羌歷年文化生態變遷內容 第三節 災後羌歷年文化生態變遷感知量性分析 第四節 災後羌歷年慶祝方式變化原因分析 第六章 國內外災後旅遊開發的案例及有益啟示 第一節 國內外相關案例 第二節 有益啟示 第七章 旅遊發展的SWOT分析 第一節 SWOT分析簡述 第二節 “5·12”地震後羌族聚居區旅遊業的...
《人類命運:變遷與規則》跨學科、多視角地通過局部地域、典型史實梳理人類文明。書中按社會動物、部落文明、父權文明、皇權文明、資本文明的演進過程,藉助大量史實,對比文明遺存,探究歷史疑惑。從人類需要不斷“認識自己”來講,本書以史為鑑,尊重自然、尊重本真、尊重傳承,感知人類生存危機,祈望人人從極簡克己做起...
形成、變遷和城市生活 延斯·克沃寧(Jens Kvorning)第五章聚焦現代化的哥本哈根 赫勒·博格倫·漢森,比吉特·達戈,漢斯·歐文森 (Helle Bogelund-Hansen, Birgitte Darger, Hans Ovesen)第六章20世紀中葉的曼哈頓中城 利華大廈和城市中的國際風格 瓊·奧克曼(Joan Ockman)第二篇感知 第七章可滲透的邊界 二戰後紐約...
他們能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及時捕捉到由制度非均衡產生的獲利機會。但在產權關係模糊的條件下,微觀主體或因收益預期不明確而不能及時感知這一獲利機會,或因不能排除免費搭車者而不願從事充滿風險的制度新活動。第二、以自願性契約為基礎的制度安排是相互同意的個人之間的合作性安排 任何人可以通過比較一項新制度安排...
《成都形象:表述與變遷》是邱碩創作的文化史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3月。該書對古今成都形象的表述變迀進行考察,以此探知成都的生活方式、道德價值、精神氣質如何形成,如何被外部、內部人群感知和認同,在全球化時代成都又怎樣利用形象資本應對和加入全球化浪潮、進行城市現代化轉型。內容簡介 該書共五章。第一章從...
第209天將體悟珍藏於潛意識 第210天通過改變自我來改變世界 步驟7:空無 第211天將注意力集中於空無 第212天讓大腦在空無中停息 第213天走出幻生幻滅的生活 第214天體驗崇高的孤獨感 第215天在孤獨中體驗恐懼 第216天讓迷惘在虛無中煙消雲散 步驟8:知覺和非知覺皆無 第217天進入知覺和非知覺皆無的狀態 ...
語言的音韻變遷 音韻變遷(phonological transfer)是第二語言習得中的主導因素,也就是說母語音韻通常會進入外語習得中,而母語構詞和語法對外語學習的影響相對較弱。學習者的母語音韻結構將會影響外語的語音感知和其外語口語。語音變遷的領域分為:語音類型;音韻規則,表面語音限制;自然過程。音韻變遷的條件有三種:...
並識別文化遺址地層中重大環境事件;運用GIS技術手段,探索史前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內在聯繫,定量分析聚落選址的環境模式,探索史前人類對環境的選擇策略以及聚落系統的演變規律;用短尺度環境演化序列與文化變遷序列相耦合的方法,再現文化發展對環境演變的回響過程,文化對環境的感知與適應、選擇與利用、改造和破壞,探討...
本書作者探尋了近代早期的英美等國的歷史,對各種史料進行了深入挖掘,進而提出,人的感受力的變遷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於有著時尚感知的上層人群對於“不舒適”的發現。上層人群在早期感知到的不舒適,讓他們感覺不滿意,於是,他們對“舒適”提出了需求。人類也就此開始擁有了對現代“舒適”的感受力。這部開拓性的作...
新心理學派,美國人類學、民族學流派。形成於20世紀60年代。除繼承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老心理學派的文化與人格研究以外,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課題,如人的學習、感知、智力發展等心理過程的研究,人類族群認同的文化差異研究,文化變遷和民族性研究等。主要代表人物有懷廷(JohnWhiting,1908—1999)等。他們提出並發展了...
感知在梵文里也可稱瑜伽。瑜珈是梵文“YOGA”譯音,意為“加法”,有“結合”,“和諧”,“連線”的意思,也是感知,感應為可交變感應,互相感應,相對應的變,瑜珈通於自然,達與靈性。也是人與自然的結合、和諧的聯繫。中國感應風水學也可以稱為中國感知風水學、中國瑜珈風水學。所謂的風水學是有科學根據的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