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時期寧紹地區環境演變與人類活動

《史前時期寧紹地區環境演變與人類活動》是依託寧波大學,由張殿發擔任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前時期寧紹地區環境演變與人類活動
  • 依託單位:寧波大學
  • 項目負責人:張殿發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項目簡介,結題摘要,

項目簡介

根據寧紹地區典型自然剖面和文化遺址剖面對照研究,以地學方法重建寧紹地區的古環境時空演化序列,並識別文化遺址地層中重大環境事件;運用GIS技術手段,探索史前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內在聯繫,定量分析聚落選址的環境模式,探索史前人類對環境的選擇策略以及聚落系統的演變規律;用短尺度環境演化序列與文化變遷序列相耦合的方法,再現文化發展對環境演變的回響過程,文化對環境的感知與適應、選擇與利用、改造和破壞,探討文化斷層與災變事件的因果關係,環境突變對文化發展進程的影響。採用文化生態學的研究方法,通過對照史前時期不同階段人類食物結構和生產工具變化,分析遺址域範圍內的資源性質、生態條件、資源獲取方式以及領域界限等,研究區域內的資源環境對史前人類生存狀態和經濟形式的影響。海平面升降和氣候變化導致漁獵經濟與農耕經濟的轉變,人地關係矛盾驅動稻作農業起源,揭示寧紹地區史前時期環境演變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結題摘要

全新世是人類及人類文化發展最繁榮時期,同時也是人類對環境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影響的重大時期,這種影響被記錄在人類發展的文化遺存中。人類活動與氣候環境演變的關係,是一個人類通過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自然環境的動態過程,尤其是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早期階段,說明人類文化的發展取決於人地關係的某種和諧,取決於人的能力與自然界威力之間的平衡。 浙江省全新世古文明的誕生、發展和衰落與當時環境變化密切相關。全新世以來,人類文明的興衰和文化面貌隨著氣候乾濕冷暖的波動而變化。10.0-8.0kaBP,浙中山谷盆地、丘陵地區逐漸變暖的氣候為上山文化、小黃山文化的興起提供了有利條件,先民以採集活動為主,出現原始農業; 8.2kaBP左右的降溫事件導致浦陽江上游地區不再適宜水稻種植和狩獵採集,上山居民被迫向下游遷移;降溫事件後氣溫繼續回升,具有海洋性質的跨湖橋文化在浦陽江下游逐漸興盛,先民的生產活動包括農業、漁業和採集, 7.0kaBP左右海平面上升達到高峰,跨湖橋地區生態環境惡化,河姆渡文化在杭州灣南岸逐漸興起;河姆渡文化早期到晚期,氣候由暖濕逐漸變乾再到溫暖,先民居住方式從乾欄式建築變為地面建築,稻作農業進一步發展,工具從骨器變為木器,水井開始發展;崧澤文化時期的氣候波動頻繁,由暖濕到涼乾再到溫暖,為了適應涼乾的氣候,灌溉農業和桑蠶養殖業發展起來;良渚文化時期海平面較低,氣候涼乾,稻作農業進一步發展,有專門用於農耕、收割和稻穀加工的工具,並大量使用石犁耕作,水井大量出現,玉器加工等手工業發達。 浙江省全新世以來人類文明幾經興衰,與氣候、地理格局和突發環境事件以及由此產生的海平面升降和植被變化有關。溫暖濕潤的氣候促進山區等相對乾燥地區人類活動的繁榮,濕熱氣候導致的水域擴大則抑制地勢低平地區和沿海地區人類活動的發展,而相對乾涼的氣候則有利於地勢低平地區和沿海地區文明的發展和演進,同時人類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不斷增強,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逐漸提高。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活動成為一種新的環境因素,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影響日趨加重。 古環境的演變與河姆渡古人類的不同發展階段可以相互對比,中全新世大暖期是促使河姆渡古人類定居、發展和稻作農業在本區出現的重要條件,全新世古環境變化對河姆渡古人類發展產生影響,氣候變化,特別是緩慢降溫之後急劇的升溫過程,是引起人類文化面貌發生重大改變的重要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