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時期寧紹地區環境演變與人類活動》是依託寧波大學,由張殿發擔任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前時期寧紹地區環境演變與人類活動
- 依託單位:寧波大學
- 項目負責人:張殿發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史前時期寧紹地區環境演變與人類活動》是依託寧波大學,由張殿發擔任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專項基金項目。
《史前時期寧紹地區環境演變與人類活動》是依託寧波大學,由張殿發擔任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專項基金項目。項目簡介根據寧紹地區典型自然剖面和文化遺址剖面對照研究,以地學方法重建寧紹地區的古環境時空演化序列,並識別文化遺...
作者以較大的篇幅論述了玉器時代主要區域的考古學文化的玉器器型、特徵以及古玉器作為一個伴隨與推動時代前進的標誌性物體的文化內涵。書中還探討了我國不同地區相互間玉文化的關係與影響,也嘗試性地論述了史前時期若干地區的人口與玉器數量的估算。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玉器時代的自然環境演變及其特徵 第三章...
吳越文化的創生和傳承,既是優越地理環境的造化,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晶。吳越人民世代相襲的聰明才智,非但賦予錦繡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鑄出由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體現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認同。重視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風。長三角文化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品位,理當對其予以充分吸納並使之不斷發揚光大。經世致用...
中國大約在前1萬年就已進入新石器時代。由於地域遼闊,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區別。石器時代經濟區 大致分為三大經濟文化區:①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包括黃河中下游、遼河和海河流域等地,這裡是粟、黍等旱作農業起源地,很早就飼養豬、狗,以後又養牛、羊等。②水田農業經濟文化區,主要...
南京大學區域環境演變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理事、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江蘇省考古學會常務理事、國際地貌學會(IAG)丹霞地貌工作組(DGWG)成員、中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環境變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
沿海地區圍填海在緩解土地資源短缺,為地區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的同時,將對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產生一系列深遠影響。報告預測,如何有效應對海洋資源退化、海洋生態環境問題的挑戰,實現海洋經濟綠色增長,將成為中國未來發展海洋經濟面臨的重大課題。探索海洋 研究海洋的科學是海洋學。早在史前人類就已經在海洋上旅行,從...
張瑞虎,男,江蘇南通人,1968年12月生。現為淮陰師範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講師。張瑞虎,男,江蘇南通人,1968年12月生。2011年12月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自然地理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講師。現為淮陰師範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講師。曾在《古生物學報》、《沉積學報》、《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農業考古》等學術刊物...
他的課題組對長江三角洲平原南部的上海附近濱海平原、太湖平原、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和蘇北濱海平原等的第四紀沉積環境演變,做了分區深入研究;他進一步研究上海西郊和蘇北中部濱海平原貝殼沙堤的沉積特徵和沉積環境,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長江三角洲及蘇北中部濱海平原形成機制。杭州灣北岸岸線變化規律 通過水系分析與沉積...
據地質水文資料載,全新世初期開始,我國東部地區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海侵。距今約1.2萬年前,上升到了-60米的位置;到了8000年前,海面更上升到-5米的高度。這次海侵在7000~6000年前達到高峰,海浪直拍會稽山麓,湘湖一帶與寧紹平原一起成了一片海洋。這在跨湖橋文化遺址中,也得到了證明。從跨湖橋文化遺址...
二 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演變 第二節關隴文化的歷史考察 一 關隴文化的起源 二 秦文化與關隴地域文化的形成 三 隋唐時期關隴文化的繁榮 四 宋元明清時期的關隴文化 第三章關中——天水經濟區經濟開發與環境演變的歷史考察 第一節關中——天水地區人類早期活動與生態環境 一 史前時期的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 二 先秦...
第九章 清中期以來舟山群島的聚落生態與地理環境 /89 第一節 岙與聚落 /90 第二節 聚落向海的擴展過程 /97 第三節 小結 /101 第十章 宋代以來舟山群島的經濟開發與自然災害 /103 第一節 經濟開發 /104 第二節 自然災害 /115 第三節 小結 /121 第十一章 歷史時期長江河口地區水環境演變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