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距廣西壯族自治區昭平縣
樟木林鄉圩街東面約一里處,有 一形似馬鞍的石 山,山下有一村莊稱穿岩。
外部景觀
此岩的山腰上有三個不同大小,形狀各異的岩洞,而且洞間相互連通,天然成室,若天高雲淡之際,從洞口遠眺,巍巍的梅嶺峰影清晰可見;俯視,秀麗的樟鄉風光盡收眼底。此時此刻真令人心曠神怡,此乃樟木林之名勝地讀書岩。據傳,此岩為一位廣東 廩生林廷乾先生於前清康熙年間在洞中辦學,長達十餘年故得名。
內部景觀
讀書岩為石灰石溶洞,攀登者可從穿岩沿曲徑而上,先至溶洞的中室,此室砌有石牆,設有石門,石 面平坦,可容數十人。從中室往左繞過天然的石筍和鐘乳石的通道,即入左室,左室大於中室,且分為內外兩間,據傳林先生當年辦學就是以此為教室,可從中室往右,穿過一條狹窄的"走廊",拐過中廳便入右 室,此室石面光滑,通風幽靜,是遊客理想的歇息之地。
歷史由來
讀書岩曾為許多歷代文人墨客提詩作對之地。清雍正六年(1723),曾就學於讀書岩,後中拔貢的林廷乾之子林之梧,為緬懷其父在岩洞開設學堂之舉,專程從廣東回到"母校"讀書岩,並請了當地石匠,鐫刻下其父的遺詩;光緒十一年(1885),曾在樟木林三圳書屋(即今樟林三圳口)教書的廣東梅州葉鶴珊先生兩次登臨此岩,並手書“小 嫏嬛 ”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鐫刻於洞中走廊的石 壁上,並留下其登臨時的詩作;在石刻"小嫏嬛"的左上方,還刻有賀邑高延林先生遊覽時所作的七律詩四首,今岩洞中所刻的詩文,均錄於本書的詩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