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經濟概況,樟木林葉氏宗祠,圍屋石城寨,景點,山根古石寨,九如溶洞,讀書岩,潮江風窟,穿岩夜月,合口朝暉,五嶺殘雪,雙峰朵雲,馬河春漲,龍徑秋蔭,浮村橋影,古觀鐘聲,民間習俗,生活習俗,名字,住宅,飲食,鹹酸菜,艾糍,茯苓糕,禁忌,婚娶習俗,喪葬習俗,
地理環境
該鄉總面積148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35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046萬人口。
該鄉屬於山區。當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具有豐富的水資源,有峽口肚等五個小(一)、小(二)型水庫,盛產優質水稻、香芋、菸葉、青梅、柿子等。該鄉地形地 貌複雜,有群山丘陵及岩溶窪地,在該鄉九如村由農民合股開發的九如岩旅遊景點每年吸引約區內外2萬人前來觀光旅遊。
經濟概況
農業鄉鎮:該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近年來形成了由香芋、菸葉為支柱的農業生產體系。2003年度全鄉種植菸葉6200多畝,產量93噸,產值1120萬元,種植香芋3100多畝,產量589噸,產值1180萬元。三江村建有用“土法”養殖的野生甲魚養殖基地,所產甲魚遠銷廣東,供不應求。
該鄉各項事業發展較快。現有製衣廠1個,水電站1座,運輸業、木器加工業、寶石加工業初具規模。
樟木林葉氏宗祠
樟木林葉氏宗祠,位於樟木圩邊的樟木根,座西北,向東南,背靠林木蔥鬱的"阿婆背兒抱孫"石山,面朝重巒疊嶂的狀元山峰,祠前有一四季不枯的池塘,池邊還有一條自東向西延伸接桂梧高速公路的賀州至潮江二級公路,此即葉氏82世祖夢蕃公祠,慣稱樟木根總祠。
葉公夢蕃字郁,生於北宋年間,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縣,微宗、欽宗年間登科探花,曾任山西學政,因進諫宋皇抗擊金兵,反被昏君貶為廣東南雄府太守,然而其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矢志不移,主政期間,盡職盡力,三年政滿,業績顯赫,深得百姓稱道和愛戴,其出於眷戀地利人和之情,決意定居南雄保昌縣,故有南雄始祖,北宋功臣之稱。隨歷史的推移,所傳後代瓜瓞綿綿,廣布全國各地。
清乾隆五十三年,葉夢蕃之22世孫振開、振倫和振玉三胞兄偕子侄9人,自廣東揭陽(今揭西 )河婆約湖田上壩塘肚寨首遷樟木林,此後,在嘉慶至道光年間,葉氏各房宗支相繼從河婆的龍潭、白崗和豐順縣的湯坑寨西遷樟木林,從此開啟了葉氏後裔以及其它諸姓客籍人定居樟木林之大業。
為追思祖德,篤念宗功,經各房宗親商議擇於樟木林樟木根建祠,祖祠於道光五年(1825)七月奠基,歷經18年,於道光23年(1843)農曆十月初四安龕升座。祖祠占地面積約 平方米,建築面積 平方米,屬青磚木質結構建造,造型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宗祠至今,已歷經180多個春秋,期間雖曾多次修繕,但原型美觀樸實,完整無損,牆壁上的圖案,壁畫栩栩如生。每年冬祭吉日,周邊各縣(區)的宗親代表,都匯集於此,共祀祖先,場面熱鬧非凡。
圍屋石城寨
在樟木林鄉新華村的田垌中心有一座封閉式的清代古建築群——石城寨。其造型具有廣東客家圍屋之特點。
清嘉慶年間,葉氏102世祖紀華、紀珍兄弟自粵西遷後,決意在樟木林開創基業。時至道光年間,即以廣東先祖住宅的構造並用樟木林石山的石塊建起了石城圍屋。此屋至今已歷經160餘年,仍完整無損。石城寨的獨特構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先挖好宅地周圍的地基,並用大青石塊漿砌成高約2米的石牆,然後在石牆上的三面分別建起三間3——5層的青磚炮樓和數十間住房,同時在另一面石牆中心建一總大門樓,門樓兩側還各設兩口炮眼,這樣將石牆四面連結成封閉式圍屋。二是在圍牆內的空地上分別建造兩排距離相等、橫豎一致,每排各五間泥磚木質瓦房,每間瓦房均為“上五下五”。所謂“上五下五”即在中軸線上分上廳和下廳,中間隔有天井,上下廳的左右,各設兩間住房,天井兩側各建一個廂房,實際上每間“上五下五”結構的房子,就包括有上廳,下廳,上四房,下四房,一個天井和兩間廂房。
石城寨的圍屋總計面積10餘畝,建築面積不少於10畝,共有20個廳,200多個房間。這樣的造型,一是規模大,便於聚族而居,數代同堂;二是每個廳,房面積相同,上下相距一致,天井與天井的小門成一直線,構造樸實,美觀大方;三是堅固安全,可防盜和外人侵犯。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居石城寨的居民,大部分已獨家建房,分散而居了,因此,這座古老又獨特的石牆圍屋卻成了歷史變遷的見證了。
景點
山根古石寨
在樟木林鄉潮江村西北約一公里處的貓頭山下,有一村寨稱山根寨,寨的後山上有一個石頭圍成的小城堡,謂之山 根古石寨。貓頭山是座陡峭的石山,常年林木蔥鬱茂密,因此一般不為人們所注意。
從山腳下沿著一條依稀可辨的險峻的小道慢慢往上爬,約上二十米,就可看見一堵長約二十多米的石牆,牆體上砌有一道石門,此乃古石寨的南大門。石門建於兩峰之間,全部用大石塊壘成,使石牆與兩山連成一體,是進入石寨的必經之處。進入石門往十餘米,即可見一塊石碑,碑名為“重修石寨碑記”。此石碑一半藏於岩石內,一半露在外邊,因年代久遠,雨淋日曬,字型已不能全部辨認。
據載此碑為山根寨劉鼎新、陳文光等於清鹹豐甲寅歲孟秋所立(即公元1854年),碑云:“從古幽逸之士多出山林,夫山何嘗有,出則為廊廟,而處則屬山林……”大意是山根村後的山埡很久以前曾經是避難之地,但明清時期人民生活還是安居樂業的,比較平靜,村後的石山多樹木,村民保護得很好,山上終年充滿綠意。山埡前還建有一座廟宇,人們經常到此祈拜。
時至清末,清政府腐敗無能,造成內憂外患,連山區邊遠山寨也深受其害,附近的村落也經常因事而發生械鬥。尤其到了鹹豐甲寅年間,山匪增多,械鬥頻繁,搶劫增多,時常造成“村無犬吠,野鮮行人”的境況。為避世亂,周圍村人就在村後的廟宇後的山埡間用大石塊重新建起了石寨,這樣每逢械鬥發生,附近村落成百上千老百姓就到山寨上來躲避,南北兩邊寨牆則派人把守,則械鬥之人或山匪無法攻上來了。在碑記旁邊有一塊突兀的岩石,由於長年累月的水滴,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石碗,碗中盛滿了水,一滴滴的水滴還在不斷滴落。
沿著小道走過一片嶙峋的怪石堆,眼前豁然開朗。站在這裡望整個寨內,石寨躺在高聳入雲的兩山峰之間,形成一個寬敞的盆地,盆地約有兩個足球場大。平地分三級,每一級都非常的平坦,長滿了綠草。其間行人居住的痕跡依稀可見,舊房的宅基也隱約可尋,只是已無煙火,盆地四周布滿了奇形怪狀的大岩石。越上第三級,在山埡的北側,用斗大石塊壘成的寨牆近兩百米長,全部牆體都達三至四米高,所用大石塊全都是經過打磨成長方體,一些還足有兩米多長,寬厚近一米。在這堵牆上設有一道北門。鹹豐甲寅年,也就是150多年前,在當時沒有現在的起重機等機械設備的情況下,靠人力把盆地中間的大石頭打鑿成長方形的石塊,然後將一塊塊重達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石塊壘成三四米的高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創舉,同時也足見工程之艱巨。站在雄偉的寨牆上,望著後邊的深谷,有一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表現出當年山根人民的英勇氣概。
九如溶洞
昭平縣東北部的樟木林鄉屬石灰岩地區,具有典型的岩溶地形,因而形成了石峰懸崖峭壁,奇異獨特;溶洞曲折幽深,千姿百態的地貌,其中該鄉九如村的九如洞就是一個古老而奇特的岩洞。
九如洞坐落於九如村的狗兒山腰上,昔稱狗兒巢。其洞口高約七米,洞內寬敞而夏涼冬暖。令人確有“暖風驅臘月,爽氣在炎天”之感。該洞的總長約為四公里,面積約為十二萬平方米。從洞口入約十米,有一盆形大廳,可容五千餘人。再往裡三百米許,還有一個天然的清水池,池邊有一小孔,僅容一人匍匐出入。沿著天然石 梯而下將十米,便是“人骨坪”。據傳,清鹹豐年間(1851----1866),以賀州李尚斌為首的五百多農民起義軍,就是在此岩洞 被 數千清軍所包圍,義軍被 困多日,終因糧草斷絕,死者甚眾,洞裡白骨壘壘故得名。繞過白骨坪再進千餘米,據說還能聽到鞏橋陽洞的舂米聲。此洞結構複雜,洞中有洞,總計有十個洞天和洞府,因受年深月久的沉積,洞府形成上高下險,曲折迂迴。洞內還有四個不同大小的水潭和一條陰河,河水終年長流不盡。洞有三個出口,其中北端洞口從石山的半壁破石而出成為天然石窗,窗下懸崖峭壁,神奇險絕……
近年來,隨著國家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九如村民先後集資數萬元,對這個古老的奇洞進行勘探設計和初步開發,一些景點已向遊客開放,不久將來,該地即為桂東的旅遊勝地,同時亦將成為九如村民的一項新興產業。
讀書岩
距樟木林鄉圩街東面約一里處,有一形似馬鞍的石 山,山下有一村莊稱穿岩。此岩的山腰上有三個不同大小,形狀各異的岩洞,而且洞間相互連通,天然成室,若天高雲淡之際,從洞口遠眺,巍巍的梅嶺峰影清晰可見;俯視,秀麗的樟鄉風光盡收眼底。此時此刻真令人心曠神怡,此乃樟木林之名勝地讀書岩。據傳,此岩為一位廣東 廩生林廷乾先生於前清康熙年間在洞中辦學,長達十餘年故得名。
讀書岩為石灰石溶洞,攀登者可從穿岩沿曲徑而上,先至溶洞的中室,此室砌有石牆,設有石門,石 面平坦,可容數十人。從中室往左繞過天然的石筍和鐘乳石的通道,即入左室,左室大於中室,且分為內外兩間,據傳林先生當年辦學就是以此為教室,可從中室往右,穿過一條狹窄的"走廊",拐過中廳便入右室,此室石面光滑,通風幽靜,是遊客理想的歇息之地。
讀書岩曾為許多歷代文人墨客提詩作對之地。清雍正六年(1723),曾就學於讀書岩,後中拔貢的林廷乾之子林之梧,為緬懷其父在岩洞開設學堂之舉,專程從廣東回到"母校"讀書岩,並請了當地石匠,鐫刻下其父的遺詩;光緒十一年(1885),曾在樟木林三圳書屋(即今樟林三圳口)教書的廣東梅州葉鶴珊先生兩次登臨此岩,並手書“小 嫏嬛 ”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鐫刻於洞中走廊的石 壁上,並留下其登臨時的詩作;在石刻"小嫏嬛"的左上方,還刻有賀邑高延林先生遊覽時所作的七律詩四首,今岩洞中所刻的詩文,均錄於本書的詩聯部分。
潮江風窟
在樟木林鄉潮江村荔潭對面公路邊的一座石山腳下,有一石洞。四季有風自洞內吹出,當地村民稱之為“風窟”。
風窟的洞口向東,分外洞和內洞。外洞較寬,可坐10餘人,進入2米便是只容一人匍匐而入的內洞口。風窟的風,冬暖夏涼,天氣愈熱風愈涼,天氣愈冷風愈暖,可謂一絕。炎夏,過路行人到洞口歇息乘涼,倦意全消,民眾譽為“天然電風扇”。解放前,洞口還建有涼亭,專供來往旅客 息,1956年因修公路而廢。抗戰時期,昭平縣長韋瑞林先生因公務路過風窟,曾做詩讚曰“石洞橫生草徑邊,行人來往暫休閒;暖風吐掃三冬雪,爽氣吹涼五夏天。”
風窟為何四季有風吹出,而且冬暖夏涼?究其原因,該溶洞內部四處連通,另有幾個洞口,至於風有冬暖夏涼之別,是由於洞內的通道曲折幽深,又在石山底層,洞內氣溫不容易受到洞外冷熱天氣的影響,氣溫比較恆定,常保持在20度左右,吹出的風,溫度亦保持在20度左右,這樣明顯低於夏季洞外氣溫,人們便感到風是涼爽的;而冬季,洞外氣溫低於20度,這樣人們便感到洞裡吹出的風是暖和的。
近年來,風窟以其奇異之風和幽深怪僻的洞穴,逐步吸引著外地的遊客。今洞邊設有小店,擺買小食品,方便遊客。
民國初年,樟木林鄉名士葉萬鵬字摶南,跑遍全鄉山山水水,擬了個樟木林八景,這八景分別是:穿岩夜月、峽口朝暉、五嶺殘雪、雙峰朵雲、馬河春漲、龍徑秋蔭、浮村橋影、古觀鐘聲。同時擬寫了八首詩對美麗景色進行了描繪。
穿岩夜月
穿岩就是讀書岩,清初廩生林廷乾教書講學於此,可謂樟木林接受教育最早的有文字記錄。
自山下循蘿徑直上,約百來米,即到岩端。映入眼帘的“小 嫏嬛 ”三大字,每字二尺見方,筆劃挺拔秀麗、酣暢淋漓。岩分左右,先從左入,不數步,穿石門,其中洞然,如出神工鬼斧,臨洞口遠眺,馬河水光彩奪目,圩鎮村落,秩序排列,四山環碧,映入襟袖,真令人心曠神怡。過右岩,咫尺間,即古人讀書的地方。岩前樹木森森,俯看一落千丈,惶惶然有下墜之虞。春夏間,琅琅的書聲伴著微風吹來紛紛而下的山花,加上石溜滴滴,如此清幽的環境,確為求學者不可多得。至夜,岩向東南,循岩四望,白露暖空,素月流天,對此良宵,或觴酌,或吟誦,或絲竹並奏,酒酣耳熱,皎潔的月色引動詩情:“山牛玲瓏一竅開,讀書聲度水雲隈;夜深光照團圓月,當作燃藜入案來。”
合口朝暉
“一水盈溪繞徑斜,白雲深處幾人家;林霏不散朝來旭,無限風光載客車。”說的是樟木林合口風光。合口,當地人稱合口肚,或稱峽口肚,左右兩 峰為五嶺山和浪傘山,海拔分別是920米、1100多米,宛如聳立在東方的兩座華表。日出時,雖無泰山日出的氣勢磅礴、海天日出的空闊遼遠。但它淺玫瑰色的晨曦中透出明亮而柔和的光芒,撩去籠罩在整個樟木林垌的輕紗,卻也別有一番情趣。
詩人時代合口肚居住著丘、曹、趙、鄭、植等十幾戶人家,有十餘畝田地,幾座油坊,三五間雜貨店。溪流、桃林、芳草,整齊的房舍,垂陰的桑竹,十分的恬靜,清新,儼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有那“一水盈溪”,還有那“白雲深處”的“幾人家”真是令人神往。解放後,在合口肚處築起了大壩,建成了一座灌溉萬畝良田的水庫,今日的合口處是一汪清湖,又是另外一番迷人的風光。
五嶺殘雪
五嶺和浪傘都是矗立在樟木林東方的兩座高山,浪傘比五嶺高出約200多米,葉萬鵬在篩選八景時,何不選浪傘而擇五嶺呢?大概是因浪傘山挺拔,相對較遠的緣故。五嶺自八步區公會鎮伸入,聳立五峰,列岫崔嵬、綿延磅礴。樟木林地處南亞熱帶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五嶺、浪傘海拔甚高,一入冬,山頂年年積雪或冰凍,若遇飄雪年份,高山各雪可達尺余,融雪時間延至一、二個月。睛天時,身披銀盔銀甲的五嶺 高入雲表,益顯得威武雄渾,大概是入選八景的原因吧。詩人作詩曰:“嶺頭殘雪已無多,開到梅花冷若何?錯訝他山好攻玉,少拋余屑散中阿。”
雙峰朵雲
挺立在樟木林西南的雙峰,在五嶺、浪傘、五點梅花諸峰的映照下,顯得非常的小巧,兩邊的一字平坡簇擁著雙雙而起的峰巒,夕陽的餘輝照射在山腰的白雲上,宛如兩個仙女在伴著霓裳羽衣曲在翩翩起舞。“兩山橫翠展娥眉,一朵睛雲點綴時,好似美人並肩立,為鬟為鬢也相宜。”詩人把它比作深情相擁的戀人卻也貼切,當地人多喻它為風流峰,造葬的向背有所諱忌。此雙峰的秀美卻也常吸引著人們前去攀爬,人常說,或許它蘊藏的正是一段情比巫山,愛如洛水,人神共舞、幻化成山的瑰麗神話呢?
馬河春漲
樟木林的馬河,源自五嶺、浪傘、狀元等諸峰,出合口肚,自東向西經樟林、新華兩村匯招賢河,全河貫穿樟木林垌,供一萬多人生活生產用水,是樟木林的母親河。河裡的石頭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如巨象,如鵝卵,水態也因石而異,因地而歌,衝擊巨石,回流迸發,淌過淺灘,錚錚淙淙,如松濤,如豎琴,響徹兩岸。
但八景寫的是春雨驟起,山洪暴漲的馬河,“一江垂柳暗搖村,兩岸波平沒舊痕;到此有人傷逝水,不關送別也銷魂。”雨過天晴,遠山如黛,河柳似煙,長長的馬河像一條狂怒的巨龍,在深谷間流出,掙脫群山的封鎖,不停息地吼叫著。詩人望著身邊洶湧的濁浪翻騰遠逝,明亮的心底徒添惆悵,幾十年隨伍作幕的生活使他疲倦,青春和有為的歲月消磨在無謂的紛爭中,如今垂垂老矣,流水如逝,時光如斯,不禁潸然淚下。
龍徑秋蔭
“兩片青山十裡邊,詩人愛此駐吟鞭;半林紅葉初搖落,領略秋光在眼前。”說的是樟木林北面龍口徑的景致,“十里”言其徑之幽深,“紅葉”言此處山楓的爛漫。龍口徑——徑口窄小,兩邊高高的石山盛氣凌人。進得徑來,山路窄得像根羊腸,盤盤曲曲,鋪滿了落葉,時不時遇到漫流的山泉,濕濕漉漉的。徑深林密,太陽照不進來,黑陰陰的。深秋楓紅季節,詩人墨客呼朋引友,暫時拋棄書齋的困頓,竹杖芒鞋,提壺攜酒,同赴龍徑,去欣賞盡染的層林,共度美好的時光。秋天的山野,到處是火紅的楓樹,朝霞初照,像是落在山腰的紅雲彩;晚霞輝映,一樹樹,一坡坡,像是一團團焰火。不過,這些都是詩人時代的秋光。如今,一條公路直穿龍徑,坡地變成了水田,蔥鬱的森林也消失殆盡,代之而來的是寂靜的山谷不時傳來汽車的轟鳴。
浮村橋影
浮村即是今樟木林鄉新華村芳山一帶,俗稱光頭山,只因該山四周懸崖,山頂傾向東南如向日葵且樹木稀少而得名。為避諱,雅稱旺山。橋,即旺山旁邊橫跨在招賢河上的那座小木橋,保持著千百年不變的簡單式樣,橋面由五六根杉木並排鋪就,橋墩由粗大的松木構架而成,兩邊沒有欄桿,無法供過客憑欄遠眺。路從山背那邊伸過來,小橋把它接上對面的青草岸,簡簡單單的木橋承受的大多是來去匆匆的腳步。這裡:楊柳飄綠,夕陽散發著餘輝,燕子從天空掠過,沿著山邊,三三兩兩的是一些傍水人家。詩曰:“山村水郭夕陽紅,橋影橫波臥彩虹,多少游魚此相聚,也歸莊惠樂觀中。”
滄海桑田,星移斗轉,小橋伴樟木林人渡過了流逝的歲月。1980年,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原址造起了鋼筋混凝土大橋。雄偉的大橋橫跨在招賢河上,橋上人來車往的繁榮景象是時代的飛躍的標誌,象徵著和平幸福。
古觀鐘聲
古觀即距樟木林圩東南約一千米處的水洲觀。始建年代不詳,應不晚於明代。響徹半個樟木林垌的那口洪鐘,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造,現聚居樟木林的葉姓先民還遠在粵東的河婆。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古觀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功能臻於完善,“磚築台上,起造文、武二帝閣暨玉樞殿,洞後建亭作水月宮。”所須資金完全來自民間。至道光末季,舉人曾士珍挑頭重修。擴建時還在悲風苦雨中搭屋棲身的葉、全兩姓屆時已逐漸挑起了地方公益事業的大梁。由此可見,一座古觀的興修史也就是一部地方姓氏的變遷史。
古觀的景色如何,前人之述備矣。嘉慶六年歲貢林就光雲,“余向聞有觀山者,岩穴玲瓏,中藏精合,為洞天福地。今幸得登覽,見峰巒秀拔,溪水瀅滯,為一方關鎖,誠勝地也。”道光舉人曾士珍亦贊此觀“境僻清幽,地絕塵囂,登斯觀也,如游羅浮,如到蓬島,莫不心曠神怡。”摶南詩曰:“古剎山中歷許時,長林豐草臥殘碑;雲深不礙鐘聲出,猛覺人間一夢兒。”
民間習俗
隨著廣東人的不斷西遷,客家的文化風俗也隨之傳入樟木林,並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與本地習俗相互影響,形成了具有樟木傳統的民間習俗。
生活習俗
名字
樟木林人出生滿月時,除了父母長輩為其(一般按姓氏所排的輩份)起名外,人們在其名字的前面或後面總要另冠上綽號,一般而言,在男的名字後面加上“古”或“拐”,女的則加上“麻”字,如男性則稱某某“古”或某某“拐”女的稱某某“麻”,若不用“古拐麻”,男性則在名的前面加上一至兩 個其它帶有貶義之字,如長某某,矮某某,短某某,牛頭某某等,而這種綽號,一般均為被稱呼者或其家人所認同,因為人們已將此看成為傳統的習俗了。但是,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平輩或同學之間很多也稱呼對方的名字。
住宅
樟木林客籍人的住房構造,基本上還是保留其廣東祖傳的建築結構,即木質結構的磚瓦房,一般有上五下五,上三下三或三間兩廂的模式,其特點是上下中間設一天井,而天井兩側各有廂間,這種房屋整齊對稱,正廳寬敞 而明亮。此外住宅的牆體建造也很講究,一般是以篩選過的潔淨砂石與石灰混合加少許黃泥做原料(即三合土),沖成2---3米高,此牆的工作量大,造價高但堅固耐久,在兩百年內,即使房屋倒塌,砂石牆也依然完好。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特別是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原來建造模式已不適應了,取而代之的是鋼筋水泥結構的高樓大廈。
飲食
紅薯飯,紅薯,在解放前是樟木人的主糧之一,而紅薯飯則是主食。其煮法有二,一是把生紅薯切成小塊,和大米同時下鍋煮熟,二是將紅薯刨成絲或剁成小粒曬乾,與大米同煮,兩 種煮法均不放鹽油。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吃紅薯飯者已為罕見。
鹹酸菜
鹹酸菜是樟木人的四季常備菜,很受人們讚許,尤其是酷熱的夏季,清湯鹹菜更是佳品,鹹酸菜的製作是秋冬季節,把供醃製的大葉芥菜(俗稱大菜)洗淨晾至三四成乾後,切成小塊,與一定比例的生鹽,加少許生薑和酒或八角以及桔子葉等佐料,拌勻後放入特製的醃缸壓實醃至一月以 後,即成為生熟可食的菜譜了。此菜顏色鮮黃,鹹中帶酸,有香醇脆口的獨特風味,其保鮮期一般為一至兩 年甚至三四年也不變質,成為頗有名氣的樟木特產。
艾糍
艾糍俗稱“艾板”,是樟木人,尤其是客家人春節之際必備的食品,同時又是作為象徵美好、幸福,送給親朋好友的一種禮品。其製作是,先採艾後做糍,采艾即在深山老林中採得一種謂之“棉被艾”,然後,通過數道精細的工藝,作成“艾絨”。後把“艾絨”放入鍋里熬煮熟,再經清水漂淨,與糯米糊一起,反覆揉合成團,包上花生、黃糖蒸熟,即成香甜柔軟而不膩口的艾糍了。
茯苓糕
俗稱“硬板頭”膏,是以山上的土茯苓為主要原料,搭配米漿,經精製而成,其功能為清熱、涼血、潤肺和益脾胃,是一種樟木人家喻戶曉的保健食品。它的製作程式———是將土茯苓洗淨涼乾並切成片;二是經人工用椎椿碎篩成粉;三是將粉拌水磨成漿,後裝入布袋,擠出純漿;四是按比例加入米漿攪勻放入竹製簸箕或器皿蒸熟即成。食時再加糖漿,美味可口,此乃消夏之佳品。
禁忌
行事禁忌——舊時,舉凡外出遠行或者有重大舉措,必請算命先生、風水先生擇日而後行,無論是生意開張,喬遷入宅,建房起灶和葬祖安神都必須擇個大吉大利之日,認為這才確保平安,否則會招災惹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普及,人們的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在鄉中,此習仍然盛行。此外,每年夏至過後的第一個辰 日為分龍日,這天忌挑尿桶、糞桶,否則會導致“水神”生氣而遭天旱;懷孕的婦女忌在自己的房間釘釘子和移動床位,同時忌在床上剪東西,以防影響生育,或造成嬰兒殘缺;產後,未滿月的“月婆”忌串門等;還有出門遠行前打破碗碟或煮夾生飯,甚至烏鴉、黑鵲在房屋飛旋、鳴叫等,都示為不吉祥之兆,不宜前行。解放後,類似禁忌,逐步消除,但在民間亦偶有復萌。
生活禁忌——穿衣服忌衣褲全白,凡遇喜慶送禮忌用白色麻(絨)線扎禮品,因白色被視喪服所用;路上見蛇“打花”(交尾)被認為衰,須設法把蛇雙雙打死,即可消災;母雞打鳴,會給人帶來不吉利,要將雞頭斬下;平時有眉跳,可以看作上眉跳入口(是好事,有吃),下眉跳則走(有凶兆);與親朋書信往來,忌用紅筆,因為用紅筆寫信,被視為絕情斷交。
婚姻禁忌——男女雙方論婚嫁,應首合八字。如年庚八字相衝或生肖相剋不宜成親;同胞姐妹忌同年出嫁;賀人結婚送禮,不宜贈鐘錶,因為“鐘”的諧音為“終”。新娘出嫁之日,正入夫家大門時,作為家公家婆應迴避相見,否則會影響日後婆媳關係;此外,寡婦或無兒之婦,不宜為新婚夫婦安床等等。
喪葬禁忌——向親戚報喪,要站立告之,如在其親戚家就餐,忌坐正位;為亡人尋地定穴,忌挖第二處;死者子女將要結婚或有身孕,忌上孝;忌看死者入殮起棺和入土(連同道士出示年庚與此相衝者);送葬的親戚忌送至墓地,隨棺送至墓地者,忌原路返回;喪家人忌為亡者做三七;在做七期間忌探親訪友。此外,青少年死者,謂之少年亡,其入土要從速,並忌早上歸土。此外,忌釘棺,意在讓其重新降世。
飲食及其它禁忌——吃飯就餐時,忌把筷子豎直插入盛滿飯的飯碗上,因這屬喪祭中的一種儀式。在地上跪著吃飯亦為一種犯忌,因為這種屬吃“孝飯”。大年初一忌吃葷菜,應以素代之,傳說此為客家先祖在廣東形成的傳統習俗,犯者屬唯祖不尊,此日還要格外小心,不可打破碗碟器物,不可與人口角或罵人,否則一年不吉。
除上述外,還有其它禁忌,如大年初一二兩天清掃庭院時的垃圾雜物,不宜立即扔出野外,須放在室內以作“留財”,大年初三屬窮鬼日,忌探親訪友,同時應在此日清晨,將數日所清理的垃圾污垢集中,連同掃把和盛垃圾的糞箕插上神香、紙錢一起扔出野外,謂之送窮鬼。
婚娶習俗
樟木林的婚娶習俗,隨著時代的變遷,已逐漸從簡,然而在農村,仍頗講究,現概述如下:
介紹認識:昔時男女雙方的結合,只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今不少人仍通過介紹人搭橋引線,男女雙方才能相互認識和初步了解,此系聯姻不可或缺的部分。
定親:通過介紹人的穿針引線,使男女獲得見面相敘機會。如男女雙方有意成親,並徵得雙方家長的同意,男方即可帶象徵性禮物由媒人送到女家,待女家回禮帖後即為定親,謂之“纏雞腳”。
報日:請算命先生根據男女出生的時日,擇定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作迎親的喜期報給女家,稱之報日。在迎親之日的前夕,男家須按原雙方商定的禮金(俗稱身價銀或聘金銀)和禮品送到女家,以便為女家備置嫁妝 、家具及其它作為婚嫁的物質。
迎親:即迎娶。解放前,迎親之日,男家張燈結彩,賓客盈門,筵席相請。同時,還要組成包括鑼鼓嗩吶樂隊和“謝郎”(即扛轎,抬嫁妝,抬食格及挑送豬羊酒肉等禮物者)的迎親儀仗隊。待一切迎親工作就緒後,負責抬轎者,分別抬著供新娘乘坐的大紅花轎和兩個送嫁大客及新娘之弟乘坐的藍布竹轎,先由雙邦旗(兩旗相連)開路,吹吹打打向女家進發,場面十分壯觀。到新娘家,新娘梳妝後步出閨房哭著向父母辭行,出大門時,一人事前準備好米篩,內置一碗水及竹葉等,待新娘打傘經過時傾翻碗水,稱“出屋檐水”。到男家後,新郎踢開轎門接新娘進屋。解放後,此項習俗已成為歷史,多數以車輛取而代之。但在此日,作為男家工作仍是繁忙,既要作好迎親歸來時的安排,如為新婚夫婦安床和拜祖先,又要組織做好接待女方的送嫁客人以及前來賀喜的族戚親友等。
拜堂:即新婚夫婦在堂中拜祖。當新娘到夫家時,即舉行拜堂儀式,即由一多子多女的少婦扶著新娘跨過門檻中間的火盆(即潮俗越火坑),然後與新郎共進廳堂,在祖宗龕前,雙雙謁拜。拜祖時,新郎還要頭戴簪花禮帽,身穿黑色長袍並佩上大紅花帶。禮畢,由一長者高呼“夫妻進洞房,滿屋喜洋洋,百年相好和,永世共其昌”即稱說四句,新郎於洞房門邊舉手讓新娘從腋下鑽過,然後新娘步入新房。
鬧洞房,即新婚之夜,男家的親朋好友,鄰居的男女老少齊來為新婚夫婦祝賀。為表謝意,男家要準備喜糖,果品,甜茶等為賀喜共償,而新娘也要備一些食品,把染紅的花生、瓜米和糖果裹在床上的被窩裡,到時解開,讓小孩興高采烈地爭搶,此為象徵日後生得金童玉女。
回門:新婚第三天,夫妻到女家,省視父母稱之三朝回門。一些因路遙或其它緣故,此項習俗亦可取消,但日後仍要補上這個不可缺少的回門禮。
在婚儀中,作為婚嫁的女方家,在禮儀上雖無男家辦得隆重,但也頗崇古訓,其內容大致有下:
(一)接到男家的喜報佳期後,女方家要根據自家的經濟條件,儘量為女兒出嫁做好安排,要提前給購置加工珠寶花帽及嫁妝,還要落實送嫁人選。
(二)出嫁女子,婚前要為未來的家公家婆等長輩備好禮物,如鞋襪、衣布、毛巾等,以示對男家長輩的孝敬。其實,許多女子,在定親時就進行此項工作了。
(三)新娘出嫁前數天,有哭嫁習俗。內容有哭述自己成長過程,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還有哭訴自己不願離家之情和同齡姐妹的惜別之情。
(四)出嫁當天,女家要給前來迎親的“謝郎”哭罵,其形式為歌,意思是新娘不願離娘家,是狠心的“謝郎”硬要拉她去男家等等。當新娘上轎起程時,扛嫁妝者在前,隨後是坐著大紅花轎的新娘,然後是坐著藍布竹轎的送嫁大客和新娘之弟,跟在最後的是送嫁的姐妹。送嫁人數和嫁妝越多,場面越隆重,就越顯示出女家的富有和社會地位。
(五)所有送嫁者,除特殊情況外,一般要在當天返回,不在男家住宿。
喪葬習俗
喪葬,樟木人稱為白事,過去都具有較重的封建倫理和迷信思想,禮俗繁多。解放後,大都從簡了。當今的習俗,大致有如下內容。
淨身裝衣:在樟木,人在百年歸壽前(病危時),要按男左女右之規,在廳堂一側鋪上床,然後移置床上守終,一般而言,不讓在臥室斷氣。同時屬女性者,要替其梳頭,若是男性,則要刮鬍子,剃光頭。斷氣後,由死者子女或兄弟嬸母到河(井)邊盛回一小盆水(又稱靈水),加抹藥(穢草)和柚子葉煮之,替其浴身。畢後,按男雙女單的壽衣為亡人(父亡由孝子或侄子,母亡由女兒或兒媳)著衣,並將一枚銀幣放於其口中謂之含口銀。然後讓亡者頭裡腳外地躺在床上蓋上壽被,頭戴壽帽,腳著白布底壽鞋。同時在亡者腳前放祭桌,放上一個香壇,擺上碗飯,飯上插一雙筷子,筷子中間放上一個熟雞蛋,碟盛一隻熟雞和一塊熟豬肉等。
報喪上孝:特地向族戚友告知家人不幸去世的訊息,謂之報喪。去報喪者,站在親戚朋友的門口,看主人出來便把書面訃告交給主人,未備書面訃告者,就把某人逝世,何時入殮,何時出殯等告訴主人,待主人倒茶給你喝或請你進屋後,才能進屋。其方式有專程登門口訴和訃告兩種。無論父死(稱正寢)母亡(稱內寢)作為其子女、兒媳等都要先向本族長輩下跪泣告,隨後由本族治喪理事會派員到母外家及五代內的姻親家報喪,至於其他的族戚友一般則以訃告形式通報。過去有父故由宗親主事,母亡則由母外家說話算數的禮制,其目的是警示人們在父母生前,要盡到作子女的孝敬之責,故民間至今仍有父亡畏族親長輩,母逝怕舅父表兄之說法。向宗長和母外家跪泣,除表悲傷外,還有祈望得到他們的關心,理解和幫助之意。
按喪葬禮制之規,從亡者屍體移至廳堂始,所有喪家男女,要披上麻衣守孝。一般情況下,都不宜離開,甚至就餐,也得在地上,不許上桌。凡有房親族友來弔唁時,都要跪在靈側磕頭答禮。連五服內的房族成員及眷屬也要按制掛孝,女兒媳婦還要哭屍,訴對親人的思念。與此同時,要請道士,要張貼門聯,父亡在大門正額貼“嚴制”,母亡貼“慈制”,門聯皆用白紙,只有高壽的亡者張貼紅對,意把白事作紅事辦。
作為主家出嫁的女子,侄女,侄孫女及嫡親得悉報喪後,都要以奠儀、香燭、錦衣、輓聯及挽帳等專程前來或以其他方式以表悼念,尤其是女性,將到家時,還要戴上三角形的白布帽,一路哭訴,其悲哀情緒,更催人淚下,如是女性亡者,其娘家的悼念方式尤為隆重,如宰豬羊,請八音等前來奠祭。
入殮釘棺:將亡者屍體裝入棺槨 ,謂之入殮,入殮又分小殮和大殮,小殮即不蓋棺,反之為大殮。小殮時,先由孝男蹲跪在亡者身邊為其餵飯,方式是用筷子的一端先餵亡者,後用筷子另一端夾飯菜自食,以示送別;未滿三歲的直系兒孫,要由大人抱著,從棺槨中間傳過,以免死者以後親近兒孫,為兒孫免除病災易養成人;如夫婦一方去世,另一方要與亡者分梳,即將一把完整的發梳,折斷一半,放入屍體腳下,以示夫妻分離,永不干擾;同時把亡者生前最喜愛的生活用品放在其手中,以備亡者在地府使用;此外,還要在亡者手上放一串粘(秈)米糍,意給亡人餵犬,以平安走過奈何橋。蓋棺前,亡者的兒媳,還要點燃香火,在壽衣一角,燒穿一小洞口,意是亡者到了九泉後能認得自己的衣裳。大殮時,要按道士擇定的吉時蓋棺,然後釘棺。釘棺時,屬男性亡者由族上長輩,屬女性亡者,由其娘家長者,在棺槨一角,輕輕地釘一下,然後交由有關人員正式釘棺,而釘棺人員又必須留一枚釘子以作“留丁”(子孫釘)蓋棺後,孝子及內眷仍要守屍守孝。
做道祈禱:作道,俗稱做燈或打齋,其意是請道士為死者超渡亡魂。做道的時間長短,按主家經濟條件而定,過去最長時間可達一星期,謂之七日七夜打大燈。一般家庭是一夜,次日即歸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仍有一日一夜,兩天兩夜,甚至兩日三夜的等次之分,一般高壽者時久。
做道伊始,還有一項不變的習俗,即為男性亡者做道,要由其本族長者先敲第一鑼(謂開鑼),反之則由女家之兄長開鑼,無論是本族長輩或母外家長者,開鑼時只敲一響。當鑼聲響後,整個作道過程則全由道士按宗教程式操作,主家及內眷在做道過程中,只由道士左右了。
所謂做道,是一種具有宗教色彩和迷信思想的舊習俗,按其說法,是祈禱亡靈到另一世界——地府後,永遠平安地過著超世生活。凡此種種均實為無稽之談。然而,從另方面而言,卻又有著一些警示作用,甚至還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如在做道的整個過程中,除了有較濃厚的迷信內容外,亦有勸人從善,作惡者必有報的內容,在道詞中,有訴述女子從十月懷胎到嬰兒降生,從小孩成長到成年立業所付出的艱辛過程,這些訴述,都將使人從中得到啟示。
祭奠出殯:祭奠即用祭品向亡者致祭。是為亡者出殯前一次頗為隆重的致祭儀式。按本地習俗,祭奠一般定在早上八點至九點間進行。致祭前先把棺槨從廳堂移至祭場。祭奠時,由有關人員主持,並分層次,按序進行,一般先由主家孝子及內眷主祭,畢後由娘家親戚代表祭之,最後是族親代表。致祭中由主持人呼祭,致祭代表按祭奠程式跪讀祭詞(即讀悼詞),其他致祭者則焚香拜之。在每個致祭儀式中,還有奏八音,燃炮竹,鳴土炮(打鈍)等相配合,給人們一種悲哀痛切卻又隆重之感。
致祭儀式結束後,接著就是抬棺出殯,其程儀是由身穿孝服的亡者兒媳執著火把(今多改為用手電)先行,跟著由一人撒“奚”錢,隨後是放鞭炮和撐輓聯、花圈、孝子捧神主牌,後面是棺槨,其後的順序是孝子家屬、五服內的房族,出嫁女夫婿,侄女婿,之後是鑼鼓八音,跟在最後的是臂別黑紗的賓客和其他親戚。將至塋地時,孝子須在路邊下跪“謝孝”,其意是望賓客止步不要再送了。而其他孝男、眷屬及房族等仍須隨棺到墓地。下葬時,還有一項儀式,即道士經過一陣念經後,向跪在墓前的喪家送葬者撒米,以示人人平安,家家貴發。隨後焚燒神主牌,折下輓聯,脫下孝服,沿著另一路(不在送葬原路)返家。至家後,要在入門前先用抹藥柚子葉水洗手再進屋,以示去掉邪氣,並領取紅線、紅包,以示吉利。而負責在家工作人員,則在出殯後即打掃家宅內間和撕下白紙(含紅紙)門聯,重新貼上紅紙新聯,以示否去泰來。此外,在當日下午,孝子要在一個族上的人帶領下,到墓地焚香,點燭,跪拜,並將墓頂一塊底面草皮復原,俗稱為撲墳,至此一切殯葬儀式方算結束。
其它:處理喪事後,把亡者生前的一切衣物清洗乾淨,並將其穿著去世的那條褲子,剪成若干塊,分發給孝子,孝女各家保存。這塊褲布,即被各家視為“倉庫”,有家家宏發之意。接著就是為亡者“做七”即從亡者第一天算起,至四十九天,主家每七天祭死者亡靈一次,但不祭“三七”,同時按死者所生的男兒數計,然後從四十九天減去男兒總數,實際不足四十九天,再有在七七中,必須推算出至少有一個七,是初七,十七,二七日均可。凡出嫁女或侄女,在“七七”中,至少要回娘家為亡者做一個七。此外,第七個七稱為圓七,主家必須以糯米湯圓做祭品。至死者“百日”,即去世一百天,主家須備上熟蛋、花生做祭品,祭畢,要就地撥開雞蛋、花生分吃,以示“撥”日—— 亡靈與陽居者永遠分離。
按照習俗,人死後,先就近找一處利向的地穴,將屍體埋下,待過三五年,再將屍骨挖出,盛置於瓦罐(又稱金罐)內,存放在野外的土坡或石崖壁處,待找到利方向的好地穴,再擇日立碑作永遠安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