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護建鎮
- 外文名稱:hujian town
- 別名:觀音場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安岳縣
- 下轄地區:轄16個行政村,1個社區,166個村民小組。
- 政府駐地:半邊街6號
- 電話區號:028
- 地理位置:安岳縣南部
- 面積:49.03平方千米
- 人口:16059人(2017)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黔陽宮、梓潼寺
- 車牌代碼:川M
地理環境,建制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經濟狀況,社會事業,
地理環境
護建鎮位於安岳縣境南部,安岳縣城區南部略偏東方向,距安岳縣城區48公里。東南與李家鎮為鄰,南與和平鄉、內江市東興區永福鄉接壤,西與天林鎮、天寶鄉相連,北與興隆鎮、協和鎮為界。境內地勢北高南低,處於沱江與涪江分水嶺,屬川中丘陵地帶淺丘地貌,幅員面積49.03平方千米。全鎮交通便利,G5013渝蓉高速(成安渝高速)過境,文李路(文化鎮-興隆鎮-李家鎮)、協天路(協和鎮-護建鎮-天林鎮)橫貫全鄉,實現村村通公路,總里程達68公里。村通水泥路總里程57公里,村民小組通公路總里程達134公里。開通直達內江市區、安岳縣城區、李家鎮的市、縣、鄉三級客運網路。
安岳縣護建鎮電子地圖
護建山清水秀,有建於清代的縣級文物黔陽宮、梓潼寺。黔陽後宮園林中有乾隆年間栽培古柏13棵,距今230年歷史。旅遊景點有,金輪寺魚鱗岩的“飛魚”,鴨子塘水庫右側石刻“富貴堤”3字(每字見方80厘米),觀音場河邊的枝繁葉茂的“母子”榕樹,神韻奇特的響罈子。
建制沿革
清嘉慶22年(公元1817年),此地廣建廟宇,後發展為場,名觀音場。
清末,安岳縣設同化鄉等10鄉38個場。同化鄉轄天林場、太平場、清流場、觀音場、石佛場、坳店場共6個場。治天林場,現天林鎮場鎮。
民國初,觀音場屬同化鄉。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安岳縣廢同化鄉等原10鄉名,全縣設43鄉、場、鎮。改觀音場為觀音鄉。
1950年,屬協和鄉人民政府所轄。
1951年,安岳縣析置分設魚龍鄉、新建鄉。
1952年,新建鄉更名護建鄉。
1958年,安岳縣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建立10箇中心人民公社、34個人民公社和1個鎮。同年,撤銷李家區建立李家中心人民公社;護建鄉改護建人民公社,屬李家中心人民公社。
1961年,安岳縣設10區1鎮71個公社,李家中心人民公社復設李家區。護建公社屬李家區。
1984年,安岳縣撤銷新建公社復置新建鄉。李家區代管由公社復鄉的有李家鄉、磨灘鄉、元壩鄉、伍堡鄉、新建鄉、瓦店鄉、合義鄉、忠義鄉、高屋鄉、努力鄉、和平鄉共11個鄉。
2001年,安岳縣撤消李家工委,建立李家管理委員會(簡稱李家管委),護建鄉屬之。
2005年,安岳縣撤消李家管委,置李家鎮,縣直轄。護建鄉自李家管區析出置縣直轄鄉。
2016年,安岳縣正式撤銷護建鄉改置護建鎮,鎮人民政府駐半邊街6號。
行政區劃
護建鎮現轄觀音社區,伍仙村、滑石村、重渡村、長屋村、河壩村、新福村、金輪村、大堡村、三鄉村、雙廟村、瓦店村、廟兒村、榿木村、核桃村、大力村、千門村共1個社區,16個行政村,166個村民小組。護建鎮現有護建、瓦店2個場鎮。
自然資源
護建鎮屬淺丘地貌,海拔476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全年無霜期285天,年平均氣溫17.5℃,年總降雨量740毫米,夏季雨熱同期。退耕還林375公頃,荒山造林293公頃,森林覆蓋率70%,植被資源豐富。
經濟狀況
201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7163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10517萬元;第二產業實現2104萬元;第三產業實現45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28元。財政總收入1010.82萬元,比上年增加5%。完成稅收1266萬元,其中營業稅265萬元,增值稅43萬元,企業所得稅51萬元,個人所得稅2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44元。
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生產水稻4906噸,小麥1336噸、玉米289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花椒、油菜、蠶桑、花生、蔬菜等。油菜種植面積451.07公頃,產量1156噸。畜牧業以飼養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3.9萬頭,年末存欄2.1萬頭;羊飼養量2987隻,年末存欄1800隻;家禽飼養量28.8萬羽,上市家禽21.6萬羽。漁業以鯉魚、草魚、鰱魚、鯽魚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淡水水面0.92平方公里。魚塘養殖面積99.2公頃,產量0.45萬噸,漁業總產值119.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
全鎮有小Ⅱ型水庫4座,蓄水量21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30公頃。山坪塘138口,石河堰16處,電灌站10處。抗旱井建設142口,建有自來水廠1座,基本解決護建場鎮供水。瓦店場鎮集中供水工程正穩步推進實施。有民營企業5家,其中工業企業4家,務工人數78人。另外,千門村芯野野生動物養殖有限公司有效帶動周邊53戶農戶參與,提高農戶自主創業熱情。
社會事業
全鎮有幼稚園13所,在園幼兒595人,專任教師25人;九義校1所為安岳縣護建鎮中心國小校,在校生731人,專任教師42人;國小1所,在校生1069人,專任教師55人;國中1所,在校生419人,專任教師20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衛生院1所,病床45張。專業衛生人員17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2人。完成診療3.6萬人次,出院病人0.17萬人次,16個村2.7萬人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1戶,人數168人,支出3.3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172元,比上年增長0.4%;城市醫療救助10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07戶,人數991人,支出9.25萬元,比上年增長14%,月人均95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31人,支出6.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51人次,民政部門補助參加合作醫療71人次,共支出8.1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臨時救濟151人次,支出2.8萬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95人。社會福利費7.3萬元,比上年增長10%;敬老院1家,集中供養中心1家,床位35張,收養五保人員19人。
有文化站、廣播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6處,農家書屋16個,社區書屋1個,藏書20餘萬冊。學校體育場地4處。
高音廣播喇叭65隻,通響率98%,有線電視用戶0.4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有郵政所2個,征訂報紙0.7萬份、雜誌0.18萬冊。電信企業1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0.2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07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10%;行動電話用戶0.2萬戶,網際網路用戶0.03萬戶。
2014年,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向農民民眾發放糧食直補資金19萬元,綜合直補206萬元,水稻玉米小麥補貼33.8萬元,退耕還林補助資金70.37萬元。水稻、玉米、油菜、檸檬、公益林商品林、能繁母豬、育肥豬7個保險品種實現投保9.07萬元。發放水庫後續移民資金0.78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73萬人,其中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570餘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523人。
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1戶,人數168人,支出3.3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172元,比上年增長0.4%;城市醫療救助10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07戶,人數991人,支出9.25萬元,比上年增長14%,月人均95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31人,支出6.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51人次,民政部門補助參加合作醫療71人次,共支出8.1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臨時救濟151人次,支出2.8萬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95人。社會福利費7.3萬元,比上年增長10%;敬老院1家,集中供養中心1家,床位35張,收養五保人員19人。
有文化站、廣播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6處,農家書屋16個,社區書屋1個,藏書20餘萬冊。學校體育場地4處。
高音廣播喇叭65隻,通響率98%,有線電視用戶0.4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有郵政所2個,征訂報紙0.7萬份、雜誌0.18萬冊。電信企業1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0.2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07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10%;行動電話用戶0.2萬戶,網際網路用戶0.03萬戶。
2014年,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向農民民眾發放糧食直補資金19萬元,綜合直補206萬元,水稻玉米小麥補貼33.8萬元,退耕還林補助資金70.37萬元。水稻、玉米、油菜、檸檬、公益林商品林、能繁母豬、育肥豬7個保險品種實現投保9.07萬元。發放水庫後續移民資金0.78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73萬人,其中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570餘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523人。
全鎮立足自身優勢,著力提高優質花椒特色產業化水平,唱響萬畝綠色花椒品牌。打造以榿木村為主導的青花椒基地和以河壩村、雙廟村為主導的檸檬基地。建有千畝優質青花椒生產基地,檸檬示範區。並著力打造以榿木村為主導的生態旅遊觀光村,同時啟動金輪村、瓦店村的新村聚居點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