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議政大臣
官名。清(後金)太祖建立八旗制度後,又置議政五大臣及理事十大臣共理政刑。...... 官名。清(後金)太祖建立八旗制度後,又置議政五大臣及理事十大臣共理政刑。...
- 議政王大臣會議
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清代前期,滿族宗王、八旗、貝勒等上層貴族參與處理國政的制度。...... 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清代前期,滿族宗王、八旗、貝勒等上層貴族參與處理國政的...
- 議政
議政是漢語詞語,拼音為yì zhèng,釋義為議論政事。...... 增置每旗議政大臣三人,集羣臣諭之曰:‘向者議政大臣額少……今特擇爾等置之議政之列,當以民生...
- 議政處
議政處,機構名。清政權早在入關前的後金天命、天聰時期,即已建立滿洲貴族及八旗領主等共議國政的制度。...
- 議政王大臣會
清代前期滿族上層貴族參預處理國政的制度。“議政王大臣”之名正式出現於崇德元年(1636)以後,但滿族上層貴族與議國政的制度,卻早在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汗國之...
- 議政王
太宗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廢大貝勒輪值國政之制,以諸貝勒代之, 稱為議政貝勒, 與議政大臣一起,商決軍國要務。入關後,議政王的地位逐漸有所變化,其議政之...
- 李紱
兆熊又劾知縣李先枝私派累民,上以先枝亦紱所薦,責紱欺罔,奪官;下刑部、議政大臣等會鞫,紱罪凡二十一事,當斬。上諭曰:“紱既知悔過,情詞懇切,且其學問...
- 富察·傅恆(清朝外戚、名將)
乾隆十二年(1747年),升任戶部尚書, [4] 兼任鑾儀衛、議政大臣、殿試讀卷官、會典館副總裁、正總裁。不可否認的是,在短短七年之間,傅恆由一名普通的正六品...
- 富察·馬齊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任左都御史的馬齊與理藩院尚書阿喇尼一起列位議政大臣,這在清朝歷史上並無先例。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第一次親征噶爾丹期間,命令...
- 清朝政治制度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乾隆服滿親政,總理事務王大臣等自請罷職,恢復軍機處名稱,自此遂成定製,軍機處成為直接對皇帝負責的核心權力機構,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
- 費揚古(清朝康熙時期名將、三等伯鄂碩之子)
費揚古在平定三藩之亂時在安親王岳樂帳下效力,因戰功卓著被授予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時費揚古也隨軍出征,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軍在歸化城...
- 鰲拜
雖然康熙已經親政,但鰲拜並不想歸政於他。當時在康熙宮廷中的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說:“在康熙十五六歲時,四位攝政大臣中最有勢力的宰相(即鰲拜),把持了議政王...
- 和珅(清朝歷史人物)
和珅也因此被提升為戶部尚書,在議政大臣處行走。案件審結後,李侍堯被判斬監候。不久和珅升任御前大臣,補鑲藍旗滿洲都統。和珅利慾薰心 李侍堯案審結後,李侍堯和...
- 愛新覺羅·福全
愛新覺羅·福全(1654~1703年),滿洲鑲白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傑出的軍事統帥,順治帝次子,康熙帝異母兄,母為寧愨妃董鄂氏。康熙六年,封為裕親王、議政大臣。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