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纘

謝纘(214—282年):字伯登, 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名相謝安的曾祖父,任三國魏典農中郎將,於屯田地區掌管農業生產、民政和田租。是陽夏謝氏開基創業之始祖,陳郡陽夏遂為謝姓肇興之地和郡望之一。

基本介紹

  • 本名:謝纘
  • 字號:伯登
  • 所處時代:三國 魏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陳郡陽夏
  • 出生時間:214
  • 去世時間:282
  • 主要成就:五品典農中郎將
官場經歷,曹魏的糧草管,家庭成員,研究著作,謝纘墓,

官場經歷

謝纘生活在東漢末期到三國,出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二一四年),曹魏建立以後,推選上洛陽太學,畢業以後,擔任魏明帝曹睿的大司農府官員。
曹魏齊王芳正始十年(249年),發生高平陵之變太傅司馬懿趁曹爽兄弟隨曹芳拜謁高平陵發動政變,關閉洛陽城門,並奉郭太后詔命大司農桓范行中領軍事,接管中領軍曹羲的軍隊。桓范正要應命,但他的兒子以皇帝在曹爽那邊,力勸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終改變主意要到高平陵。出行時大司農屬官包括謝纘全部都勸阻桓范,但桓范不聽,單騎出城,勸曹爽挾天子移師許昌,對抗司馬懿,曹爽不聽,最後被控以誣告謀反之罪而送交廷尉,桓范與曹爽等人並為一黨,一同處死,並誅滅三族。
謝纘沒有牽連,而且因為與司馬懿是同鄉,提報任典農中郎將。據《通典》職官典說:典農中郎將、典農都尉、典農校尉並曹公置。《魏略》曰:典農中郎將,太祖(曹操)置,秩比二千石(屬於五品高官),魏晉時期曾任典農中郎將的毛玠、任峻、司馬昭、楊肇等人,均非等閒之輩。

曹魏的糧草管

當時魏蜀吳三國爭霸,司馬懿派謝纘常駐長安(曹魏的西都),他教民耕種, 歲歲五穀豐登。種樹藝桑,處處綠野平疇。
誰能統一天下,還未可預卜。除了兵強將勇,謀略得當外,還必須有充足的糧秣供應,即俗話說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典農中郎將於東漢末年建安初,曹操從棗祗之議置,實行於屯田地區,掌管農業生產、民政和田租,職權與太守相埒。據考“典農中郎將”系官名(見《資治通鑑·獻帝建安元年》),胡三省注引《魏志》:“曹公置典農中郎將,秩二千石;典農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典農校尉,秩比二千石。”典農中郎將與典農校尉實即屯田太守,凡農業、田租、民政,無所不管。都尉則相當於縣令或縣長。魏末改典農中郎將、典農校尉為太守,典農都尉為令、長。
諸葛亮六出祁山,但終因糧草不繼而撤兵,而謝纘任魏國的典農中郎將後,兵強馬壯,糧草充足,最終打敗了吳、蜀兩國,三分歸為一統,謝纘功不可沒。

家庭成員

謝纘是謝氏目前有據可考的謝氏家族第一代血源始祖,由謝邑(唐河、南陽一帶)遷居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謝家堂(原名吉遷里)定居。
孔氏
兒子
謝衡:又名德平,元康中擢太子少傅,文學家
謝澄
孫子
謝裒: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元帝的吏部尚書
謝鯤:兩晉時期名士、官員,因官至豫章太守,世稱謝豫章

研究著作

謝纘雖在魏國居官,但《三國志》沒有為他立傳,只《晉書·謝鯤傳》有“祖纘,典農中郎將”一句話。大概是官卑位微,故史書不為立傳。
歷史學家羅振玉《芒洛家墓遺文四編·補遺》所收《謝府君神道》,對謝纘生平做了詳細論述,是當代歷史學界研究早期謝氏家族的權威。
任崇岳《謝安曾祖謝纘墓碑的發現及其意義》。

謝纘墓

歸葬故里
謝纘退休後寓居洛陽,太康三年(282年)卒。在朝任博士的兒子謝衡辭官扶柩歸故里,葬父於陳郡陽夏謝家堂(今河南省太康縣老冢鎮謝家堂村),自己在墓旁搭蓋草屋,為父守孝三年。在此期間,素服攻儒學,見解精闢,譽滿京都。
元初,謝纘的34世孫謝成自江南回遷故土
他的子孫們分居謝家堂、槐丘寺和柏崗等地。今天太康謝姓大都是謝成之後,謝家堂概莫能外。但也不排除謝衡南遷時留下一部分老弱病殘,一直留居謝家堂。到了元代,又有謝成帶回大批族人。兩下合流,繁衍至今。
墓地與謝家祠堂
出太康縣城南15公里到老冢鎮,從鎮上向西3公里來到謝家堂,它有800多人口,純謝姓。村西,幾乎和整個村莊等大的地面,蒼翠的柏樹遮蔽著綿延的家族墓地。墓地最北邊,一座兩倍於正常墳墓的土墳,便是謝纘公陵墓。自謝纘墓向南,一代代埋著的全是他的子孫。
謝纘墓前是挑角起脊琉璃瓦的石碑樓,內嵌石碑是複製品,原碑藏在村室里。謝纘墓有柏樹32株,“臨山面水,竹苞松茂”,“風水”很好,因此才能佑護子孫。
到了明代,太康縣蓋謝家祠堂,當時選的地方東邊是文廟,西邊是武廟即關帝廟,很多人反對不讓蓋,官司打到陳州府,偏巧陳州知府是謝靈運的崇拜者,他曾多次落第,結果考上了,他認定自己是謝靈運的私淑弟子,趕上這起官司,“感情分”起了作用,謝家祠堂蓋成了。
明代譜系石碑記載
謝纘墓地南北長三十二步余,東西闊三十步許,柏樹三十二株,去縣西南三十五里老冢迤西,臨山面水,竹笣松茂,鑿宅置院,蔑以加矣。肆今子子孫孫,不惟庶矣,而且富焉;不惟富矣,而且壽焉。達士屢見,偉人輩出,是亦陽夏之世家也。
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謝纘墓碑
1997年在太康縣老冢鎮謝家堂村發現。該碑已仆倒於地並斷裂為5塊,經測量,碑高1.58米,寬60厘米,厚10厘米。碑文為“魏典農中郎將謝公諱纘之墓”,墓額有“流芳百代”4字,左下角4行字分別是:“昇平四年炳月望,曾孫謝萬立,後裔宋進士謝文璜重刻,熙寧丁巳年清和月。”
由碑文可知,謝纘墓碑立過兩次,一次是在晉穆帝昇平四年(360年),立碑人是謝纘的曾孫謝萬。因年代久遠,風雨剝蝕,此碑早已蕩然不存。第二次立碑是在北宋熙寧丁巳年(1077年),由謝纘後裔謝文瓘按舊碑重刻。此碑雖破損嚴重,但字跡仍依稀可辨,為歷史學家研究謝氏歷史提供了極大方便。
謝纘墓謝纘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