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毛

謝小毛

謝小毛,中國書協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天津美院國畫系特聘教授,河南省美協會員等,在詩、書、畫、印各個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版過多部專集,2013年,天津美術出版社《中國當代名家畫集。謝小毛卷》出版發行,有20餘萬字的評論及其他文章發表於專業報刊,書畫作品多次參加各種國家級展覽,其篆刻作品還曾隨神舟七號飛船遨遊太空,是國內有影響的書畫篆刻家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小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南武陟
  • 出生日期:1963.
  • 職業:書畫 家
  • 主要成就:《中國當代名家畫集.謝小毛卷》
謝小毛藝術簡介,出生,經歷,作品展覽,作品評論,《一》,《二》,馬龍,一,二,三,四,

謝小毛藝術簡介

出生

1963年生於河南武陟縣。受父薰染,自幼喜圖畫。1983年始學習書法篆刻,1996年被焦作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1年結業於中央美院國畫系。

經歷

書法篆刻作品先後參加三、四、五、六、七、八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全國一、二、三、四屆篆刻藝術展,全國首屆、二屆楹聯展、西泠印社一、二屆全國作品評展、全國六屆書展,首屆全國隸書展,99《中國書法》年展,三屆墨海弄潮展,應邀參加首屆、二屆國際書法篆刻藝術展,當代青年篆刻家作品邀請展,同一方印展,當代古典細朱文印風展,經典與當代書風--全國獲獎書家提名展,首屆、二屆當代流行印風展。多次在全國及省市各種展賽中獲獎。論文入選全國隸書學術討論會,山水畫入選第一屆中國美術金彩獎、河南省第一屆山水畫展,河南省首屆中國藝術展,河南省十一屆花鳥畫展等。多家專業報刊及省市電台、電視台專題介紹。先後多次在山東、廣東、甘肅、河南等地舉辦個展。出版有《謝小毛篆刻作品集》、《謝小毛書畫篆刻》、《謝小毛作品集》、《二謝堂藝叢》等。有十餘萬字的評論及其他
文章散見於專業報刊。
現為中國書協會員、河南篆刻創作委員會委員、河南詩詞學會會員、河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山陽印社社長等。

作品展覽

2013年9月18日上午,由中共焦作市委宣
傳部、焦作市文化新聞出版局、焦作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
辦,焦
作市民眾藝術館、焦作市書法家協會、焦作市美術家協會、焦作市博物館承辦的“《當代名家畫集——謝小毛卷》首發式暨謝小毛書畫篆刻匯報展”在焦作市博物館開幕,焦作市委宣傳部、市人大、市文聯等單位領導及各屆人士3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
此次舉辦首發式的《當代名家畫集——謝小毛卷》,是天津美術出版社在海內外享有“大紅袍”美譽的系列叢書,也是書畫出版行業具有影響力的頂級出版物。該系列畫集素以選題嚴格著稱,入選者均在中國近當代美術方面有一定影響。

作品評論

談談謝小毛的篆刻
□傅京生

《一》


那是他的尊師至友,夜深人靜,他覺得那集子中的古人會紛紛入夢。
總體上看,小毛的篆刻,以擬戰國璽、宗法漢印為其主要風格。但我們也能看到,在他的作品中,"擬"和"宗法",都不是機械的照搬。在我們看來,小毛對先秦兩漢遺風的承接,主要還是承接了一種精神,承接了一種氣象。所以,面對先秦兩漢遺風,小毛得到的也即不僅僅是先秦兩漢遺風的皮相,而是他得到了蘊涵在先秦兩漢印刻中的真正的中國文化的精神意象。於是,也正因為如此,先秦人的剛烈機智,漢人的敦實氣厚,在小毛的篆刻作品中,也即隨之構成了一種生命狀態。
在小毛的篆刻中,我們常能看到他的宗法秦漢的印中,印文雖往往以簡潔、排飾、對稱的方式為之,但就是在這"簡潔、排飾、對稱"之中,我們往往能不時看到其印文經過上下銜接,疊接筆畫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精神意象(例如,《小毛》印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某兩個字並為一字),其實,這就是他把篆刻看成是人們的精神心理符號的必然表現。
小毛篆刻的主要特點,是有平行的排飾,但又不受平行排飾的制約,而是利用印文自身在結構上的轉折迴環,造成一種一氣呵成、順流而下的氣勢。他的篆刻,是剛利的刀刻出來的,但是卻又是有血有肉的。所以,他的篆刻,其印面圖形內部結構的疏、密、松、緊、直、曲、方、圓,就不僅能構成一個嚴整有序的空間,而且還往往形表氣脈貫通,意象獷爽多姿,給人以浩然灑脫的精神心理震撼。這就是小毛把篆刻藝術作為一個有生命的、有精神心理活動的活物來運作的有力明證。

《二》


正奇相間,是小毛篆刻藝術顯現出來的普遍現象。正,使他的篆刻渾厚而有古穆之態,奇,使他的篆刻在文字造型上常有突兀的出入意料的美。他治印,喜鈍刀沖切,這使他的治印線條,在正奇相間之中,具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強大的張力效果。人們常說,"道技一體"是治印的至高境界,而小毛篆刻藝術,即是已然達到了這種境界了的。
我喜歡小毛的《中正平和》、《劉戰偉印》、《吳剛私印》等印,這些印小中見大,能使我們感悟到它們的美,並不僅僅是印章自身之美,還能使我們通過這些印章,感受到被一種特定大氣磅礴的氣韻中正平和的精神所感染。他的這些印章,章法在合規蹈矩之中,一切線條的處理又都能順其自然,故使其刀法,也就就自然而然地溶入了他的生命的奔騰、呼叫、爆發與噴射,從而使他的篆刻的線條顯得挺拔、淳厚、有力。一言以蔽之,小毛的篆刻雖是質樸平實的,但實質上卻是清雄、博大而內蘊深厚的。
小毛平素刻印,以白文為多,吾丘衍在《篆刻三十五舉》中說:"漢魏印章皆用白文,大不過寸許……自唐用 朱文,古法漸廢,至宋南渡,絕無知者,故後宋印文皆大謬。白文印皆用漢篆,平方正直,字不可圓,縱有斜筆,亦當取巧寫過。"這確是真知灼見,由此不難看到小毛的《中正平和》、《劉戰偉印》、《吳剛私印》等印,之所以要以"質樸平實"的面貌出現,實際上是與吾丘衍的觀點是不謀而合的。這也足見小毛的識見之高。
小毛是一個有現代人的思維,熱愛現代生活,但不斷追隨古風的人。他的藝術,是在現代人的文化尋根土壤中,開出的奇葩,是養心養眼的藝術。
2005年7月流火於北京
是真君子自風流
——謝小毛書畫印略說

馬龍


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在給弟弟袁中道的詩集作的序中說:“弟小修詩……大都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有時情與境會,頃刻千言,如水東注,令人奪魂。其間有佳處,亦有疵處。佳處自不必言,即疵處亦多本色獨造語。然余則極喜其疵處,而所謂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飾蹈襲為恨,以為未能脫盡近代文人習氣故也。”這是著名的“公安派”所提倡的“性靈說”的宣言,但如果用這段話來概括謝小毛的書法藝術的話,我想也是非常恰當的。“性靈”可以說是謝小毛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最大特色了。袁宏道所指的“性靈”,其實就是一個人最真實自然的思想情感,這種情感包括自身的喜怒哀樂,愛恨好惡等。這些情感是人所獨有的,不與人同的,是一個人“我之為我,自有我在”的標誌和特徵。
用謝小毛自己的話說:“寫字沒有必要非得正襟危坐,也沒有必要處處都到,故意拿個什麼架子,很拘謹地去寫是寫不出好字的。如果心思都在某種‘法’中,自然也就到不了無法之法的大法中。我討厭那種裝腔作勢的字,而這種字是不可能有真性靈、真性情在的。這可能跟我本人的脾氣性格有關,我寫字大多是跟著感覺走,跟著情緒走,到哪兒算哪兒,很情緒化,不去要求自己非要寫成個什麼樣……再一個,作品應該讓人初看不怎么樣,而越看越有味道才行,我覺得功夫不應該僅僅表現在表面上 ,而更多地應該是暗含的,深層次的。有時想想,能很放鬆地去寫字其實也是一種功夫,一種境界。”以上這些話,真可看作是袁宏道序言的現代白話版,不謀而合處,令人拍案。小毛是個很隨和很親切的人,與他交流,沒有壓力,沒有拘束,即使是一個比較沉默的人,跟他相處也會變得活潑起來,那是因為他與人交流時表情的豐富表現力和語言的強烈感染力所至。而欣賞他的書法,也同樣有這樣的感覺。
“小毛性格率真,他不會也不想掩飾自己的好惡,這些你可以從他暢達的線條和靜逸的結構里讀出。他用筆訴說著自己的真性情。他的書法追求簡潔、疏朗、平淡、流暢……在自然的書寫中尋求線條在宣紙上滑翔的快感。”這是胡秋萍對小毛的評價,可謂一語中的。書法是中國一種古老的藝術,它不僅能表現出藝術家的人格,更能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小毛的書法給人的第一感覺應該是隨和,是那種平易近人的親切感。他不會故弄玄虛地向別人炫耀技術,他更不會以驚世駭俗的作品去使才用氣,他作品所表現出的,是淺淺的微笑,是友好與真誠。
謝小毛的書法以行草書最見長,留給人們的印象也最深。他的行草書從總體上來講,表現出的還是傳統文人的書卷之氣。雖然小毛是河南人,也在河南書法的大環境下工作和生活過很多年,但他作品中的書卷氣卻不同於河南省以金石氣為主導的整體書風。在河南這個書法大省的整體氛圍中,小毛書法的藝術面貌及其作品所表現出的個性都是比較鮮明的。在其具有代表性的行草書中,最能體現他個人性情的是條幅。他創作的條幅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尤其以“三行書”而著名。他的條幅創作總體基調是明清人之中瀟灑暢達的一路,很灑脫,但也能時而見出生拙意味。這其中有徐渭、王鐸、傅山等人的影子,但謝小毛卻說他從來就只是看一看這些人的作品,並沒有真正有板有眼,一招一式地臨過。用他自己的話說:“學是學過,浮光掠影吧,只是抓了點感覺。”這可以說謝小毛在向傳統書法學習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是遺貌取神、師心不師跡的方法。而恰恰是這樣的方法,讓他的書法作品在保持了傳統書法血脈的基礎上,同時又保留著其自身的性格特點,體現著今人與古人在審美追求和欣賞習慣方面的不同傾向。我們從他作品的字法、點畫、線條中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這種血脈傳承的一致性與時代特徵的差異性。小毛的字看似平易,但細細品味的話其中的變化也是很多的。從其作品的面貌不難想見他書寫時自然、鬆弛、率意的狀態。他寫的時候可能沒有那么多想法,但在他的筆下卻有多種風格的顯現,有碑的拙樸,也有王鐸的開張,傅山的纏綿,偶爾還有隸書的意味。小毛能在書法創作的剎那間將傳統書法中的多種審美元素信手拈來,而小毛的才情也在這點上展現無遺。
小毛的書法在很多不經意的地方帶有一種閒散的感覺,看似漫不經心,其實卻有著直覺與慣性的把握和控制。他是在用這種閒散來體現內心中的超脫,通達與圓融。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欣賞者找不到嚴整與板正,那種感覺就是再工也不會顯得死,再粗也不會顯得野。這樣的審美傾向正體現了傅山“寧拙勿巧,寧醜勿媚,寧支離勿輕滑,寧真率勿安排”的思想,可以這樣說,這正是小毛對古代經典書作美學因素的領悟與把握。他很好地繼承了傳統文人書法中的情懷、氣息。他的書法翩翩高蹈,清雋瑞麗,給人一種莊生夢蝶般的飄然、暢快與愜意。
因此,筆者認為謝小毛的書法雖具有強烈的傳統文人氣息與意境,但總體上說,他的書法近於莊而不近於儒。袁宏道在其《敘小修詩》中還說到:“……猶是無聞無識真人所作,故多真聲。不效顰於漢魏,不學步於盛唐,任性而發,尚能通於人之喜怒哀樂嗜好情慾,是可喜也。”這段話中所說的“無聞無識,真人真聲”正與《莊子》中“無己”、“無名”、“無功”、“外物”、“外生”等遙相呼應。另外,在《莊子》中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更能說明這一點。“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舔紙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熟悉小毛的人都會相信用這段文字來形容他和他的書法創作是相當恰當和貼切的。正因為他是一個性情中人,所以他的字才會隨心生髮,任意所之;正因為他不喜歡拘束,他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現他御風而行,不滯於物的書風。
唐孫過庭《書譜》里說:“羲之寫《樂毅》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太師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這段話說明了書法藝術與創作者自身情感和創作狀態的關係。藝術創作是抒情達意的途徑,每一個藝術家都會選擇適合他自己的表達方式。傳統是一座寶山,人們在面對它的時候,各取所需,更關鍵的一點是,無論我們如何取法,都要找到一個自己與傳統的契合點。謝小毛的書法以性靈見長,任意揮灑是他的特點,但同時他也存在著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功”與“性”的辨證關係。古人所謂“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即是這個意思。小毛的書風飄逸,這是“性”的體現,但沉實的不足也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小毛的“性”,所以“功”的重要性在這裡就顯得彌足珍貴。小毛如果需要再攀高峰的話,那么這個“功”的問題就是他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小毛是個聰明和勤奮的人,相信他一定能處理好這一對矛盾的。


謝小毛原來一直是畫畫的,即使是在他剛入伍的時候,身邊帶的除了筆墨外,就是一本《芥子園畫譜》。後來小毛在篆刻和書法的研究和創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這就影響到他進行繪畫創作的時間和精力。這些年,謝小毛又重新把主要精力用在繪畫創作上了。
他喜歡黃賓虹,喜歡大丘大壑的山水畫。筆者曾為小毛做過專訪,我們聊得非常盡興,談話中小毛的真誠和真實著實讓我感動了一把。他說:“從1998年開始,我對書法、篆刻的努力相對來說要少一些,畢竟畫要好賣一點,我覺得為了生活,應該這樣。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畫比書法比篆刻來錢快一點,這個很現實,一家四口是要生活的……在部隊的時候我臨習過《芥子園》,後來,又臨習過其他畫家的作品。在美院進修時學習過一段時間宋元人的東西,都是斷斷續續的,基礎實在不算紮實。黃賓虹是很善於用水的,我畫的少,不善於用水,怎么辦呢?就乾脆焦唄,所以就用焦墨畫起來了。還有一個直接導致我畫焦墨的原因,說起來也不丟人,就是出去賣畫,跑江湖,一家人得吃飯啊,焦墨還是有人認可的,而且畫起來很快,畫的時候也方便。”這是謝小毛的繪畫與他生活之間的關係,也是他由書法篆刻而繪畫,由花鳥而山水的心路歷程。在跟筆者聊天的時候,他沒有避諱什麼,也沒有隱藏什麼,他將一個真實得近乎透明的謝小毛展現在了我的面前。那些話他說得如此坦蕩,如此灑脫,這讓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豐滿了起來,鮮活了起來。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如此灑脫的,因為生活中有太多的羈絆使我們不得不受制於某些東西。雖然小毛畫山水用焦墨的原因單純而直接,但在他的焦墨山水裡依然有屬於他自己的審美品格和藝術追求。謝小毛用焦墨是他性情的反映,更是他對藝術認識水平和把握能力的真實體現,這也正應了那句話“風格即人”。
小毛先是一位頗有成就的書法和篆刻家,這些年的努力,也使他成為了一位有相當造詣的山水畫家。他的山水畫,最早從黃賓虹悟得筆法、墨法,很快便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風格樣式,在圈內得到了很多的認可,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小毛畫山水,一直在追求個人化的風格,雖然他取法黃賓虹,但卻沒有被黃賓虹龐大的繪畫體系所籠罩與束縛。他的山水畫幾個最突出的特點首先是他所使用的焦墨。他的畫以焦墨為主,有時也會略施淡彩,以花青和赭石點染一二。滿紙的焦墨使他的作品顯出蒼芒、老辣的感覺,體現著古人評畫時所說的“乾裂秋風”的美感。儘管小毛在取法上向黃賓虹做了許多借鑑,但他僅僅取了黃賓虹的蒼茫與蒼老而捨棄了其水墨淋漓的一面。他用小的筆觸勾畫樹木山石,然後就是焦墨的積點和乾擦,層層疊疊,反反覆覆。甚至讓人感覺有某些肌理的效果。這種筆墨形態與風格的單一化、極至化發展,使小毛的作品在面貌上凸顯了他凝重而隨意的筆墨特徵。
小毛先是一個書法家,所以他的山水畫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筆法的變化與運用。小毛山水中的線條與他的書法同出一轍,所謂的“畫從書出”就是這樣。他畫畫從不起稿,他自己說畫畫就是要隨機生髮,因勢利導。正因為這種隨機生髮的追求,使小毛的作品看上去渾然一體,一氣呵成。另外小毛深厚的書法功底又使其作品線上條的質感和量感方面表現出明顯優於他人的品質。“自古作畫當如作字法,筆筆分明,方不致為畫匠。”這是中國畫用筆之法所遵循的至理,當年黃賓虹從蕭山倪氏兄弟處求得的這句名言,成了黃氏一生恪守的繪畫準則。黃賓虹後來所總結出的“五筆法”也是在這個不變的基礎上進行的發揮與創造。小毛是深諳書法之道的人,因此他對於繪畫中的用筆有著深刻的理解與認識。他作畫以小筆觸為多,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他把毛筆的筆鋒、筆肚,甚至是筆根的作用都發揮了出來。其畫面中無論是勾線、皴擦還是點簇,那些高質量的筆線點畫都體現著他八面出鋒的用筆風格和特點。小毛的這種經驗表明,作為與書法藝術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中國畫創作,畫家的書法功底對繪畫創作的影響是深遠而重大的。要想能夠自如地駕御毛筆進行繪畫創作,對書法的要求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縱觀歷代的繪畫大師,他們無不是有著精深高妙的書法造詣。這是中國繪畫與書法之間關係的特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另外小毛作畫喜歡用半熟的粗纖維紙,因為這種紙張容易表現其枯筆渴墨,點線縱橫的筆墨特點和蒼茫渾融的畫面氣象,這使其畫風表現出與其瀟灑飄逸的書風截然不同的審美品格。小毛的山水創作以豐富的筆法變化和高質量的點畫線條使得其作品整體而和諧,雖然在墨法上只是單純的焦墨,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畫面內容的豐富性,反而使其作品顯出一種令人眼前一亮的光芒與魅力。焦墨是一種極濃重且又少水分的墨色,它使用不好容易有乾枯之感。黃賓虹曾有言道:“畫有焦墨法,最為古樸……是士夫之長,非江湖、市井可假飾。非遒則獷悍直率,非媚則敷衍浮淺。”可見,如果說一個人學力不深,胸次不高,那么他所運用的焦墨必定不得要領,會僵板枯澀,全無生氣的。
小毛說他對宋畫下過一番功夫,這一點我們從他畫面的丘壑中可以探得一些訊息。宋人全景式的構圖表現的是一種靜觀神會式的天地精神,因此他們的作品氣象浩大、壯闊。此外小毛的作品中還有很多八大山人的影子,因為他對八大的作品有著濃郁的感情。在筆者所見到的小毛最近的一組作品中,我又看到了他對近人和今人的學習。畫面中線條的形態比以前更加豐富了,寫的意味也得到了強化。小毛是個善於學習的人,他在作品中所追求的氣象正是他不斷向前人學習,轉益多師,取法乎上的表現,也是他對自己嚴格要求和勇於自我否定,不斷追求的表現。
可以說,他的成功,我想主要是來自他的聰慧和多思。他聰慧在於他由黃賓虹溯源而上,廣搜博覽,雖傳統浩瀚,而他只取一瓢飲,這種理智與清醒是異於常人,超出常人的。他多思在於他以自己的書法修養參悟黃賓虹的筆墨理趣,而最終能下筆中的,直入堂奧。雖然他的面貌使人一眼便知來自黃氏筆墨,但小毛卻在構造著自己的語言體系和表達方式,那是與黃氏大異其趣的另外一種風格。小毛也在以他的努力追求著黃賓虹畢生追求的“內美靜中參”的境界,他畫面中筆墨的張力,點線的表達力,構成的開闔,虛實的轉換……這些都在彰顯著他的創造力和對大師境界的追求與嚮往。他沒有停止腳步,還在繼續跋涉著。


小毛是一個書法家,國畫家,更是一個篆刻家。他的作品參加過許多重要篆刻賽事和展覽。小毛從小就能畫,篆刻是其在部隊的時候學習的。可以說,篆刻是他第一個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藝術種類,也是他最早取得成績的一個項目。
與他的書風一樣,小毛的印風總體上也瀰漫著瀟灑飄逸的清雅之氣。這其中有古璽風格的,也有漢印類型的,還有魏晉南北朝的印章元素。可以說,小毛是一個廣收博取,厚積薄發的學習者,他的白文印氣息醇厚而安穩,平正中更能見出非凡的氣度,在分朱布白中也時有靈光一閃,表現出其用心巧妙,慘澹經營的神來之趣。他的朱文印作略少於白文印,印章線條與其書法形異而神同,流美自然中展現著小毛那天機活潑的性格和情趣。
小毛是個性情中人,更體現在他的篆刻作品中。通觀小毛的篆刻,其鮮明的特點一眼即能被別人識出,如果以他的書風來關照他的印風,那真可以說是相映成趣,互為表里。因為在小毛那裡,書法和篆刻可謂是他情感最真實的流露和宣洩。
拋開篆刻藝術所要求的一些技術層面、藝術層面或審美風格、美學追求不提,在篆法和字法上,小毛印作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簡約,或者說通俗。這是一種讓人感到非常親切的通俗,它不是大街上隨處叫賣的雜耍,而是有著深刻的內涵,藝術理趣和思想。古人說大俗即是大雅,所以真正藝術含量高的作品往往是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樣,它沒有什麼架子,也沒有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感覺。篆刻創作的字法要求是非常嚴謹的,無論是龜甲獸骨,還是鐘鼎吉金,秦磚漢瓦,凡作篆都要求風格統一,變化合理、協調,這樣才能在方寸之間更好地展現情思,寄託感想。而小毛有時卻能為他人所不為,在“人生幾見月當頭”一印中,這種趨簡求易的思想體現得非常充分。小毛曾這樣描述他創作這方印章的過程:欲以漢白文印式刻此七字,數稿不能成,棄之於旁。越數月,又稿不成。夜讀古璽印譜,似有所想,遂將“幾、當、頭”三字更作簡體,自察印稿,尚存古意,試以切刀法成之。他又說:“今日印人多不拘泥於舊說,故有此用字法。然萬變不可離其宗,印章一道,尊古為新之藝術,故當心存古意為上。”可以看出,小毛印章的通俗,不是那種不知古法,不守成規,隨意表現,呼為創新的江湖道數。在他的印章中,處處都體現著古代經典印式的元素。只不過,小毛沒有被那些古老的套路所束縛,他在按照他的性格情趣取法,他取其所需,用其所用。小毛這種通俗,無形中拉近了讀者與印章之間的距離,不僅贏得專業人士的讚譽,更使普通大眾接受並喜愛他的作品,這是他不與人同的地方,也是他的高明之處。
印章雖是小道,以金奏石,朱白兩色,但方寸之間展現大千世界,藝術規律的對比與統一,變化與協調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印章藝術又不是雕蟲小技,可以一言而道盡。作為藝術形式的篆刻,自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古璽、漢印、流派印三大高峰又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寶貴財富。“印宗秦漢”、“印從書出”、“印外求印”等等早已成為後學者探索篆刻藝術的無上箴言。
篆刻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具備和別的藝術形式同樣的傳情表意,抒發感想,創造美的形象的表達功能和審美功能。小毛是個感情豐富而且敏感多思的人,所以在他的印作中,我們能夠看到很多他有感而發,情真意切的作品。“比翼”小印中:“癸未九月,有友新婚,小飲後與雨同歸。秋雨綿綿,至夜未收,余於可可書屋聽雨、讀書、賞石不止。是料尚佳,鈕為雙禽相親於荷下,玩味再三,忽思友人新婚事,遂刻比翼二字印。細觀二字,乖巧、俏皮之狀似與雙鳥有相合處,頗得意。晨起,意猶未盡,又作俚句記其事。”這真是一則意境俱佳的小品,這使筆者不由想起了蘇軾《記承天寺夜遊》中的情節: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參照小毛對“比翼”印所作的創作描述,同樣的不足百字,作者都將其人其懷表露得空明澄徹,不落一絲塵世想。讀其文,觀其印,賞其石,真的是一種非常美好的享受。小毛此印此文,似可與坡老小文同觀。類似的“月印萬川”、“上邪”、“壽如金石”等印中,小毛為其所作的性情文字,亦同樣以印論事,至真至性。在由此可見,篆刻其技雖小,其道卻大。在展現創作者精神境界,修養情操方面絲毫不遜色於其他的術形式。
小毛雖沒有正經讀過幾年書,但他的骨子裡卻有著濃郁的文人氣息。無論是書作中的揮灑與飄逸,還是其古體詩中的文思吟誦,或者是其印作中的使刀如筆,沖切結合,書卷氣在其作品中都是非常明顯的一個特點。書卷氣在中國的美術史上是大受青睞的,要想做到下筆成文,思接千載,必須具備多方面的文化修養方能厚積薄發。小毛的書卷氣是他平日裡養出來的,是他在不斷的思索、實踐、探問中逐漸積累而形成的。小毛治印以白文為多,且喜沖不喜切,這是他自身性格決定的。後來他偶以切刀法作“和平養無限天機”、“胸中山水”、“山長水遠”等印,方知切刀雖不如沖刀爽利卻也自有其妙處,於是得悟,遂棄其舊想。他的線條有漢印的沉厚,沉著中卻也透著空靈,隱隱有種清剛的氣息在其中。正是這種機變的結合,才使其作品顯得生動,並在典雅之中透出秀逸來。小毛刻款,也獨具特色。他的邊款純從行草書出,運刀一任自然,既有書寫性筆意的流美,也有以刀擊石的恣肆,他刀筆相臻,心手雙暢,筆顯韻味刀呈生機,可以說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而邊款的內容,又多是小毛自己隨感而發的駢散短句,小巧玲瓏,讀來可喜,這不能不說也是他印作中書卷氣的體現。
小毛的成就還來自他對與篆刻藝術的深切體悟與認識,洋洋數萬言的理論文章,不計其數的印作,證明著他在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這是硬功夫,誰都偷不得賴。書法藝術的不斷發展與更新以及他對書法篆刻藝術的深刻把握與理解,讓小毛深深感悟到,篆刻要想有所造就,向古人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讀過大量的璽印、漢印,自在地吸取著其中的精華。小毛說他向古人學習多是看,並沒有真正上手實臨過什麼秦印、漢印,這是他獨特的學習方法。但他對篆刻藝術的理解並沒有因此而顯得浮淺和片面,相反,他的思想獨到而深刻。“狂而不野,野而不怪,是為真狂野者。”、“黃士陵印頗耐讀,其奇處在平,平處寓奇,非匠手為也。”這絕非一個感悟不深者能隨口拈出的。
徐正廉先生曾說:“篆刻是藝術,不外乎人性的表現,沒有個人性情的凸現,沒有個人風格的演示,沒有獨特意味的強調,篆刻有何藝術性可傲?”的確,篆刻藝術雖然只在方寸之間做文章,但它的藝術表現力與其他的藝術是一樣的。既然是藝術,它就必定要表達藝術家的思想和情感。小毛是個有性情的人,也是一個已經確定自己個人風格的篆刻家,他不隨波逐流,他能站在歷史的高度與廣度上審視篆刻,錘鍊刀法、篆法、章法。我想,這是他取得成功的關鍵吧。


要想全面了解一個藝術家的思想和生活,本屬不易,何況是像謝小毛這樣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和藝術思想的人,就更顯得困難了。因此,筆者以一斑而窺全豹,選取了其書畫印中的一個點略作介紹,草成此文。謝小毛是一個書法家,也是一個畫家,更是一個篆刻家,他在這三個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績,用“書畫印”三絕來概括他想是不為過的。在當代藝術家中,能取其一項而臻於妙境的已屬難得,但謝小毛卻能兼有三者,這更顯出難能可貴。這與小毛的勤奮、執著與聰慧是分不開的。惟大英雄能容物,是真君子自風流。這是謝小毛獨特的心性和才情,也是他留為我最深刻的印象。
古代戲曲家孔尚任嘗言:“考古今文章家,體裁不一,代不專美,善一時人心所尚,即千古氣運之所歸。而居其先者,雖極力開創,不能盛;承其後者,雖極力蹈襲,不能似;當其際者,雖極力擺脫,不能免。一二有心人,微窺其意,不先不後,以全力調護,標榜其間,用成一代文章。”以此觀謝小毛的書畫印,稱他為“一二有心人”,當是不為過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