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在中原書系

《講在中原書系(套裝共4冊)》把劉道興自己過去十幾年參與規劃、論證、研討、宣講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文章、課題、發言材料、對策建議等彙編在一起,對自己是一段經歷的記載,對整個社會也算是中原崛起歷史大潮中的一朵浪花。主要是我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期間發表的論文,儘管涉及領域面比較廣,但始終貫穿一條主線,就是用結構分析思想方法觀察、思考經濟和社會現象。

基本介紹

  • 書名:講在中原書系
  • 出版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 頁數:1629頁
  • 開本:32
  • 作者:劉道興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講在中原書系(套裝共4冊)》是劉道興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期間,就加快教育發展、擴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質量等方面的課題而發的文章,以及部分演講稿、調研報告的匯集,也是我自己多年來關注教育的心路歷程的記載。

作者簡介

劉道興,男,1954年6月生,河南省南陽人。現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河南省省管專家,兼任河南省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河南省社會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研究,承擔國家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項,省社科規劃課題3項,省軟科學規劃課題3項,出版或參編專著《河南可持續發展研究》、《轉型與升級》、《科學論》、《教育投入的革命》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用結構分析看社會》目錄:
結構分析思想方法
結構分析思想方法引論
結構分析思想方法的世界觀基礎
運用結構分析思想方法的基本環節
運用結構分析思想方法的一般模式
科學技術哲學
現代科技成就與自然觀的變革
關於欠發達地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幾點看法
技術精神、求效思維與人類價值體系的四維結構
生產力方向和生產力結構
社會生產力範疇內涵的再認識
社會生產力理論的發展與先進生產力標準的界定
堅持一元論的馬克思主義
聚焦“三農”
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對解決“三農”問題的歷史貢獻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定不移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國家投資戰略重點向農村轉移的思考
農稅改革對耕地流轉的不利影響及其矯正
經濟結構調整產能過剩背景下如何加快工業化
大力推進鄭洛工業走廊發展和升級
土地、資源雙重製約下河南工業化、城市化路徑選擇
加快城市化進程以人為本,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建立完善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為加快我省城市化進程打好基礎
試論中國城市環境的文化品位提升
運用現代社區理念 構建高品位城市住宅區
調整經濟發展戰略,把建築業培育成經濟發展的帶頭產業
巨觀經濟初探我國巨觀調控目標新取向與積極財政政策創新
高增長、低通脹背景下我國巨觀調控和財政金融政策創新
中國需要一場投資革命
資金豐裕、社會建設與第三巨觀調控
金融行外話金融資本投資重點應向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領域轉移
為加快發展搭建新的投融資平台
深化對美國金融危機的認識
高度重視金融核心作用 加快河南資本市場建設
……
《為教育發展鼓與呼》
《伴隨中原崛起的腳步》
《演講貴說百姓話》

序言

這本書是我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期間,就加快教育發展、擴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質量等方面的課題而發的文章,以及部分演講稿、調研報告的匯集,也是我自己多年來關注教育的心路歷程的記載。
我出生於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鄉劉溝村,家鄉是一個十分偏僻的窮山溝。我從國小到國中所在的村學校,是典型的“土房子、土桌子、土凳子”學校。我的父母一個字也不識,但是他們知道,家裡只要有一點兒辦法就應當讓孩子讀書。記得“文化大革命”中村里學校亂起來的時候,母親常對我說,只要學校還有老師上課,哪怕就你一個人你也去。在村里上學時,我遇到一個終生難忘的公辦老師,名叫白光祿。他不會騎腳踏車,每星期從老家一個來回步行七八十里到我們村學校給學生上課,風雨無阻。社會越是亂,他越是抓紀律、抓考勤。就在最亂的那兩三年,我一直是班裡的“全勤生”。後來高招制度恢復,我成為我們縣1977年很少的幾個考上本科的大學生。
上了大學、讀了研究生後,我知道,是時代、教育和知識改變了我的命運。我的腦子裡就時常出現一個問題,為什麼不能讓像我一樣的農村孩子們都能多讀幾年書,都能上大學。每到春節或假期回到農村,看到親朋、鄰居和少時同學的孩子一個個用機靈、明亮的眸子看著我,我的心靈就受到一種震撼和叩問。在我心目中,他們的腦子和我一樣,和今天城裡人的孩子一樣。如果有好的教育、好的學校、好的老師,他們也完全能夠考上大學,能夠讀研究生,能夠成為知識分子、專家學者、高級技工,能夠靠知識、靠文化、靠技術、靠藝術生存和吃飯。然而又二三十年過去了,村里學校的條件仍沒有多大改變,農村孩子們遇到的老師仍不太理想,一個上千口人的村子,仍然是幾年才考上一個大學生。怎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教育狀況,怎樣才能讓更多孩子靠受到良好教育改變命運,始終是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情結。
1996年年底,我來到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專職從事理論研究工作,我自然就把開發河南巨大人力資源,加快河南教育發展,解決河南學生上大學難等問題作為自己的第一個研究課題。只不過我的研究不再是從一般的對教育和政府抱怨做起,也不是從資料堆里找別人觀點做起。我有自身特殊的經歷,我有自己長期的思索。我更注重從國家體制上、從經濟發展與社會事業發展的關係上、從國家公共教育投入不足的歷史根源上,理性地思考教育發展和投入問題。“家在落後農村”這一條根,使我深知現階段的教育問題說到底就是缺錢、缺好老師;而缺好老師,再進一步分析還是因為缺錢。一切所謂的教育改革、發展、創新,首先要有利於解決教育缺錢、缺好老師的問題。
值得慶幸的是,當我開始專注於研究教育應當如何發展和擴大投入的時候,我國社會開始逐步進入資金豐裕期。所謂資金豐裕期,就是社會上的積累資金越來越多了,銀行里的存款和存貸差,外匯儲備庫里的國家外匯儲備,股票市場上、房地產市場上流動的資金等越來越多了。與此對應的經濟領域的狀況是,全國範圍內出現一輪一輪的重複建設、產能過剩、投資過度、資金浪費現象。許多研究教育的人,往往僅把教育置於社會公益事業領域,緊盯著財政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地批評和抱怨公共教育投入達不到國內生產總值的4%。但我研究教育投入的視野在於,把教育的投入不足、長期欠賬、嚴重短缺與經濟領域的重複建設、投資過剩、資金閒置與浪費聯繫起來,從邏輯上分析得出了這兩種現象是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表現的結論,正如一枚硬幣兩面的不同圖案一樣。於是,我對教育投入擴大的研究,始終堅持走一條新路,那就是怎樣把社會上豐裕的資金引導一部分用於建學校、辦教育、用好老師上。
十幾年來,我對教育的研究,從主張河南應大膽地從銀行里貸款建設中原大學城,到支持高校在政策不配套的情況下先貸款發展、大面積征地、儘快實現擴招,再到承擔國家課題,系統研究我國人力資源開發投資機制;從關注河南職業教育發展,從技術哲學、技術精神、技術文化等多元化角度認識發展職業技術的重要性,再到近兩年關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出如何化解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教育發展滯後出現的嚴重“大班額”、農村學校“空心化”問題,並且都向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直到2011年4月在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專著《教育投入的革命》一書。
個人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作為一個理論工作者,形成了系統的思想和理性認識以後,自己能夠給有關部門、有關學校,特別是高校、職業院校領導講清楚,解除教育發展中的思想顧慮,也算為教育發展出了一把力。這些年,我在全省不少學校講教育發展與改革,講大膽利用金融富餘資金建學校,講破除小農意識對教育發展的束縛,得到了眾多領導幹部和高校師生的認可。
需要說明的是,我能夠跟蹤研究一個問題十幾年矢志不渝,是與社會有關方面,以及眾多老師、領導、朋友的肯定、認可、鼓勵分不開的。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多次批示,省教育廳領導的積極支持,不少高校領導的熱情鼓勵,省社會科學院以及河南工業大學有關研究人員和老師們熱情參與我的課題和調研,這些都給了我極大的力量。現在把這些資料彙編起來,也是對這一段研究過程的一個小結。我深知,這些研究還只是初步的、膚淺的,隨著實踐的發展,我將繼續深化這方面的探討。
劉道興
2011年8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