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諾如病毒(Norovirus)是一組杯狀病毒屬病毒,其原型株諾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於1968年在美國諾瓦克市被分離發現,由於該組病毒極易變異,此後在其他地區又相繼發現並命名了多種類似病毒,統稱為諾如病毒。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主要發生在秋冬季,多發生在學校等人群聚集的單位,及時採取控制措施可避免疫情擴散。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感染科、消化內科
  • 多發群體:成人和學齡兒童
  • 常見病因:是由諾如病毒屬病毒引起的腹瀉
  • 常見症狀:噁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屬病毒引起的腹瀉,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範圍廣等特點,是引起非細菌性腹瀉暴發的主要病因。諾如病毒感染性強,以腸道傳播為主,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常在社區、學校、餐館、醫院、託兒所、孤老院及軍隊等處引起集體暴發。諾如病毒抗體沒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尤其是沒有長期免疫保護作用,極易造成反覆感染。

臨床表現

潛伏期多在24~48小時,最短12小時,最長72小時。感染者發病突然,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兒童患者嘔吐普遍,成人患者腹瀉為多,24小時內腹瀉4~8次,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黏液膿血。原發感染患者的嘔吐症狀明顯多於繼發感染者,有些感染者僅表現出嘔吐症狀。此外,也可見頭痛、寒戰和肌肉痛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脫水症狀。

診斷

主要依據流行季節、地區、發病年齡等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常規檢測結果進行診斷。
1.疑似病例
在一次腹瀉流行中符合以下標準者可初步診斷為諾如病毒感染:
(1)潛伏期24~48小時;
(2)50%以上發生嘔吐;
(3)病程12~60小時;
(4)糞便、血常規檢查無特殊發現;
(5)排除常見細菌、寄生蟲及其他病原感染。
2.確診病例
除符合臨床診斷病例條件外,在糞便標本或嘔吐物中檢測出諾如病毒。

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以對症或支持治療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預後良好。脫水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主要死因,對嚴重病例尤其是幼兒及體弱者應及時輸液或口服補液,以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預防

加強以預防腸道傳染病為重點的宣傳教育,提倡喝開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貝類等水產品,生吃瓜果要洗淨,飯前便後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