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議是一個漢語辭彙,
讀音fěnɡ yì,
意思是諷諫議論;婉轉地發表議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諷議
- 拼音:fěnɡ yì
- 釋義:諷諫議論;婉轉地發表議論
- 出處:《後漢書·張衡傳》
諷議是一個漢語辭彙,
讀音fěnɡ yì,
意思是諷諫議論;婉轉地發表議論。
諷議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fěnɡ yì,意思是諷諫議論;婉轉地發表議論。...... 諷諫議論;婉轉地發表議論。1、《後漢書·張衡傳》:“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
諷議fěnɡ yì 諷議(諷議) 諷諫議論;婉轉地發表議論。《後漢書·張衡傳 》:“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唐 白居易 《采詩官 》詩:“不是章句無...
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凶倚伏,幽微難...
公元1604年,顧憲成等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等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應和。這種...
亦作“ 違材 ”。謂委屈其才能;屈才。《晉書·謝萬傳》:“處廊廟,參諷議,故是後來一器。而今屈其邁往之氣,以俯順荒餘,近是違才易務矣。”明 文徵明 ...
詞語肆義 指道家。 南朝 梁 陶弘景 《許長史舊館壇碑》:“君雖搢紱朝班,諷議庠塾,而心標象外,志結霞門。” 1 ...
第三節“廣聯同志”,“諷議朝政” ——講學集團與文學風貌 第四節“天下翕然,以臧否為談” ——黨爭與文學風貌 第五章“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
東林學派則以國家民族的命運為重,氣節凜然,激揚文字,諷議朝政,不畏迫害,抨擊閹黨和貴族官僚的專權亂政,痛斥空談心性的浮華不實的學風極力倡導經世實學。...
東林黨案,明代迫害“東林黨”人事件。萬曆三十二年(1604),顧憲成、高攀龍等重建東林書院,設講會,每月一小會,每年一大會。通過講會,提倡名節道義,“諷議朝政,...
推崇它的讚譽為文化盛舉,詆毀它的斥責為諷議朝政。[26] 東林黨正面評價 吳偉逸的文章認為:“東林黨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說他們的悲劇命運是“咎由自取”,不...
於允成,萬曆三十二年(1604),與顧憲成、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及其兄于孔兼等人,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