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正義》是清代經學家劉寶楠為《論語》所作新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語正義
- 作者:劉寶楠
- 創作年代:清代
《論語正義》是清代經學家劉寶楠為《論語》所作新疏。
《論語正義》是清代經學家劉寶楠為《論語》所作新疏。劉寶楠(1793~1855),字楚楨,號念樓,江蘇寶應人。道光二十年(1840)進士,曾任直隸文安、寶坻等縣知縣。他研究《論語》,推崇鄭玄的漢注,認為晉何晏的《論語集解》...
《論語正義》是1990年中華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劉寶楠。內容簡介 《論語正義》(套裝上下冊)講述了:自漢至清,經學在各門學術中占有統治的地位。經學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而清代則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後的一個階段。
論語正義孝經鄭註疏 《論語正義孝經鄭註疏》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劉寶楠 撰,(清)皮錫瑞 撰
《論語》(lún yǔ),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
元盱郡覆宋本論語集解》、《論語正義》、《論語集釋》、《論語疏證》、《開成石經論語》等。作品目錄 正平版論語集解 論語羲疏 論語註疏附校勘記 論語集注 元盱郡覆宋本論語集解 論語正羲 論語集釋 論語疏證 問成石經論語 ...
《論語義疏》是201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玉才。內容簡介 皇侃《論語義疏》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義疏體解經的代表性文獻,在《論語》詮釋史上與鄭玄注、何晏《集解》並稱,具有重要地位。北宋邢?奉敕編撰《論語正義》,成為...
通稱《論語集解》,又稱《集解論語》《何晏集解》。皇侃為之作《義疏》,後人因而合稱《論語集解義疏》。作者簡介 關於《論語集解》一書的撰集者,主要看法如下。皇侃《論語義疏敘》云:“魏末,吏部尚書南陽何晏字平叔,因《魯論...
《論語遴纂》是2011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艷峰。本書所選之《論語》經文,以《十三經註疏》本、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本和劉寶楠《論語正義》(《諸子集成》本)為正本,三本經文文字如有不同,則以後者為正。內容簡介...
《論語》作為後來的十三經之首,注本不可勝數。比較著名的注本有三國魏何晏《論語集解》,南朝梁皇侃《論語義疏》,宋邢爵《論語正義》,朱熹《論語集注》,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今人所注,更是不計其數,如楊樹達《論語疏證...
《論語·憲問》為古代文學作品。憲問篇出自《論語》,總計44章。引語 《論語·憲問》篇總計44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見危授命,見利思義”;“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公冶長》是《論語》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談論仁德為主線,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由孔子生前的話語從而從各個側面探討仁德的特徵。引語 《論語·公冶長》總計28章,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
《論語·八佾》,是儒家經典《論語》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禮”的問題,主張維護禮在制度上、禮節上的種種規定。儒客聖師孔子提出“繪事後素”的命題,表達了他的倫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之後給《論語》作注的人很多,影響較大的有三國時魏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的《論語義疏》,宋朝的邢昺把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見解匯集成《論語註疏》,被收入《十三經註疏》里,除此之外,宋朝還有朱熹的《論語集注》。到...
玄學派《論語》學的重要作品。三國魏王弼著,成書於魏廢帝齊王(曹芳)正始年間(240~249)。《論語釋疑》原為三卷,今已佚失,僅皇侃的《論語義疏》及邢昺的《論語正義》載有此書佚文。清人馬國翰有輯本,收錄於《玉函山房輯佚...
凡經文從邢昺《正義》本。用漢唐石經、皇侃《義疏》、經文以邢昺《論語正義》為底本,而以漢唐石經、皇侃《論語義疏》、陸德明《經典釋文》、高麗集解本《經典釋文》等書補遺校注於下。因邢本集解多舛謬,有的甚至將語助字刪掉,文義...
本書雖不拘泥字詞句的辨析,但依據朱熹《論語集注》、王陽明《傳習錄》、劉寶楠《論語正義》、錢穆《論語新解》、南懷瑾《論語別裁》等大家的註疏,比較梳理,對所涉章節解讀力求準確。圖書目錄 孔子的旗幟(序言)孔門弟子人物表 第一卷...
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論語》在漢代有《魯論語》、《齊論語》與《古論語》等不同本子流傳,後來統一於鄭玄。現存舊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論語註疏》、宋朱熹《論語集注》及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論語》在漢代有《魯論語》、《齊論語》與《古論語》等不同本子流傳,後來統一於鄭玄。現存舊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論語註疏》、宋朱熹《論語集注》及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四書考異》是清朝翟灝所撰。本書分上、下編,上編為《總考》,下編《條考》。每一條考,博引諸家之說,附以自己解說。其說雖禾盡善,然頗有采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多取之。作者簡介 清翟灝撰。翟灝(1712— 1788),...
“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出自《論語·雍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
如何克服這四種弊端,劉寶楠在《論語正義》注中提出:“以道為度,故不任意;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故無專必;無可無不可,故無固行;述古而不自作,處群萃而不自異,唯道是從,故不有其身。”子絕四,就是說孔子要求消除或...
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
孔子主張在推行禮治時“服周之冕”(《論語·衛靈公》)。朱熹認為周冕“其為物小,而加於眾體之上,故雖華而不為靡,雖費而不及奢。夫子取之,蓋亦以為文而得其中也”(《論語集注·衛靈公》)。劉寶楠《論語正義》曰:“周之...
自何晏撰成《論語集解》後,為其作義、疏者代不乏人。至南朝梁時,皇侃廣集眾說,以南學思想為宗,撰成《論語義疏》。至北宋時,邢昺等又將《論語義疏》改作為《論語註疏》(又作《論語正義》、《論語註疏解經》),被收入《...
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
《慎子、尹文子、公孫龍子全譯》是1996年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高流水,男,1950年7月出生,河南省新鄭市人。1975年天津南開大學哲學系畢業。中華書局副編審。整理點校的古籍有《論語正義》、《高拱論著四種》等...
佱,漢字,古同“法”。基本釋義 基本字義 《論語》: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宋氏翔鳳《發微》云:《鄒陽傳》作齊桓公法而不譎。法,古文作佱,是《班書》所引法而不譎為《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