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論語學派
- 創始人:孔安國
- 時代:西漢前期
- 相關:《古論語》
《古論語》異文,相關譯註,
《古論語》異文
“未若貧而樂道”、“夫子之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吾不知所以裁之”、“其為人也,學道不倦,誨人不厭”、“揖巫馬旗而進之”、“弁衣裳者”、“辯辯然”、“不使勝食既”、“見弁者”、“師也辟,參,也魯,柴也愚,由也噶”、“詠而饋”、“吾與朗也”、“仲弓問政”、“夫君子,‘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成”、“朋友切切節節,兄弟怡怡”、“有荷臾”、“小人窮斯□矣”、“饋也子豚”、“三年之喪,天下之通義也”、“往者不可諫兮,來者猶可追也”、“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行中清”、“陳子禽問子貢曰:“仲尼焉學”、“無文,在觀其志章”。許慎著《說文》多引《論語》,例如:“□曰:“禱爾於上下神□’”、“□予之足”、“色艴如也”、“□衣長短右袂”、“狐□之厚以居”、“不使勝食氣”、“朝服□”、“虎豹之□、“□射”、“訴子路於季孫”、“有荷臾而過孔氏之門”、“小人窮斯□矣”、“友□佞”、“□而不輟”、“以杖荷莜”。《古論語》原無師說,在南朝梁、陳時,何宴說和鄭玄說都立為國學,而鄭玄說很微弱;北朝齊、周時,卻是鄭玄說獨立;至隋朝,何、鄭二說並行,鄭氏漸盛。
相關譯註
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論語》在漢代有《魯論語》、《齊論語》與《古論語》等不同本子流傳,後來統一於鄭玄。現存舊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論語註疏》、宋朱熹《論語集注》及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