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內政之腐敗

《論中國內政之腐敗》是夏曾佑所著作品,出自於《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中國內政之腐敗
  • 作者:夏曾佑
  • 作品出處: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內政外交,皆國家命脈之所在,今者日俄交戰,此外交上存亡呼吸之秋也。而袞袞諸公,既以淡漠置之,以忠告為謠言,以偷安為至計,外交之趨避,已予天下以無可望矣。意者外交之法,自戰國以後,已失其傳,至此十年間而始迫,耄耋之人,每守前之所已知,而拒後之所新入。諸公之不識外交為何物,上負國恩,下災無告,其貽誤也,不知也,非不為也,以理論之,庶其可恕。雖然,有其不知者,必有其知者,新入外交之說為諸公所不知,固有說以自解,而舊有內政之說,傳之宗教,布之令甲,已數千年,斷不能謂為不知矣。意者今日之內政已有可觀者乎?然一觀今日之內政,其可駭人聽聞之處,殆有甚於外交。不必舉其精深之處,如育民德、開民智、殖民業等事,一一而責之也,但就事之極易知,知之而極易改者而觀,而已不能自掩其安於不知、樂於不改之極弊。何以言之?人之識字與不識字,此至易辨之事也,不識字之人斷不能當今日之大事,此又盡人所知者也。而今之尚書、侍郎,以至巡撫、司道、實缺知府,不識字者將居其半,此何故哉?夫使盡中國之人而不識字,斯亦無如何耳,然中國不識字之人雖較列國為獨多,然何至此至少數之要津,其數亦不能支配,而必特檢不識字之人而用之?識字不識字尚且無別,則其他之通文理與不通文理、有學問與無學問、有智識與無智識,更無論矣。此內政之不可解者一。人之貪者,必不能盡其責任,此理之至易見者也。然而要秩之中,某何以得,某何以失,某由何道,某用何數,內外皆知,幾可造表,豈以此為無傷於吏治乎?此百其口不可辨也。最奇者,朝廷有時亦因孝敬之故,而有不次之賞,坐是之故,政以賄成,不復自諱,大官履任,仆妾常數百人,彼固何所取而有此,而天下皆熟視而無睹,以為當然。此內政之不可解者二。此二者,乃政府之所以施於大臣,而由此而得之大臣,其待屬僚,亦必循此道無疑。積其所至,一部之內,一省之中,其能處優勢者,必其尤能鑽營其上、刻薄其下者也。而處於下劣之地位者,亦非大賢君子,非其心之不欲,實其力之不能而已,而且心出於其位,身居於此,目望於彼,以為吾之所處,郵亭焉耳,傳舍焉耳,行旦暮之事可矣,不必計及一月一年也。故其不得志者,以薄志弱行之人,而抱偷惰之意;其得志者,以貪橫險狠之質,而據民生國計之津要:是直恐國家之不速亡,而為之助其力也。由斯以談,中國若永遠閉關,不與外人遇,而由今之道,無變今之俗,亦必如雲物之從風、夕陽之西下,步步潛移,逐代之人皆有今不如古之嘆,至一二千年而復返於野番,三四千年而種滅矣。而今日忽與外人遇,則不以漸而以頓,頓固可以速亡,然而立憲規,得聞從來所未有,庸詎知非中國之福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號碎佛,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近代學者、詩人、政論家和思想家。1890年考中進士,旋授禮部主事。1894年前後,結識梁啓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積極參與維新變法活動。1897年與嚴復、王修植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1899年,任安徽祁門知縣。1902年卸任後寓居上海,1903年至1905年,任《中外日報》主筆,並致力於編撰《最新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一書。1906年,隨出洋五大臣赴日本考察憲政,歸國後發表《刊印憲政初綱緣起》,後任學部二等諮議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和京師圖書館館長等職。編者簡介楊琥,1965年生,甘肅通渭人。歷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現為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選編有《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2004)、《歷史記憶與歷史解釋:民國名人談五四》(2011)、《夏曾佑集》(2011)等書;參與編注《李大釗全集》(2006、2013)。另在《歷史研究》、《中國學術》、《北京大學學報》、《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