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史論

課程史論

《課程史論》以我國近代普通中學課程發展為線索,通過不同時期的縱向比較和不同國別的橫向對照,反映出中國教育近代化的一個縮影,從而闡明了學校課程變革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辯證關係,進而以史為鑑,對我國當代課程改革提出了探索性構想。

基本介紹

  • 書名:課程史論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頁數:516頁
  • 開本:32
  • 品牌:人民教育出版社
  • 作者:呂達
  • 出版日期:1999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07130420, 978710713042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課程史論》是全國高師教育專業教材。

圖書目錄

序(一)(二)(三)
引言
上篇 我國近代學制建立前課程演變的概況——兼論我國近代普通中學課程的淵源
概述
第一章 鴉片戰爭後革新課程問題的提出
第二章 早期教會學校課程與西學東漸
第一節 早期教會學校及其課程述略
第二節 早期教會學校課程的特點(上)
一、宗教課程和儒學課程:從“耶穌或孔子”到“耶穌加孔子”
二、外國語課程:兩種主張,一個目的
第三節 早期教會學校課程的特點(下)——論教會學校的西學課程
第四節 早期教會學校及其西學課程的歷史評價

第三章 洋務運動與我國近代課程的萌芽
第一節 洋務學堂的產生及其課程
第二節 洋務學堂“中體西用”課程模式的確立及其意義
第三節 資產階級早期維新派改革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第四節 洋務運動中近代課程的萌芽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係

第四章 維新運動與我國近代課程的雛形
第一節 資產階級維新派對課程近代化的貢獻(上)——康、梁和嚴復的課程理論及其不同特點
第二節 資產階級維新派對課程近代化的貢獻(下)——維新派的辦學活動及其課程改革實踐
第三節 我國近代普通中學及其課程的胚胎和雛形——論清末書院的變革和學堂的興辦
小結

下篇 我國近代學制建立後普通中學課程的沿革
概述
第五章 壬寅癸卯學制時期的普通中學課程
第一節 欽定中學堂章程及其夭折
第二節 癸卯學制時期的中學堂課程
一、立學宗旨、培養目標和課程設定
二、與日本普通中學課程的比較
三、清末普通中學及其課程的社會背景
四、癸卯學制時期普通中學課程的實施情況
五、癸卯學制時期普通中學課程的特點——兼評張之洞的課程觀

第六章 清末普通中學課程短暫的文實分科
一、普通中學文實分科:日本學制、德國做法的結果
二、文實分科中學堂與奏定中學堂的課程比較
三、中學文實分科課程的實施、改訂及其敗因——兼評德國文、實中學

第七章 民國初年的普通中學課程
第一節 民初普通中學的課程改革
一、民國建立伊始中學課程的初步刷新
二、首次正式確立的女子中學及其課程——兼評男女中學課程的異同
三、正式頒布普通中學“課程標準
四、民國初年普通中學課程的歷史評價
第二節 蔡元培的課程觀及其理論基礎
一、“五種主義”:資產階級新教育的特徵
二、對普通中學文實分科的異議
三、關於基礎教育課程的構想
第三節 袁世凱復辟對中學課程的影響
一、所謂“七項教育要旨
二、中學文實分科的重提及其平議
三、讀經課程的恢復和再次廢止

第八章 1922年新學制前後的普通中學課程
第一節 普通中學增設第二部和分科選科制的風行——1922年學制、課程改革的先導
第二節 1922年學制、課程改革的重大成果——普通中學三三分段學制的奠基及其課程
一、普通中學學制的歷史性變革
二、新學制推動下的普通中學課程改革及其特點
第三節 新學制與普通中學課程改革的背景(上)——論五四前後我國經濟和社會的急劇變化
第四節 新學制與普通中學課程改革的背景(中)——從仿日到仿美:論美國三三制中學及其課程模式的傳入
第五節 新學制與普通中學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論五四前後幾種主要教育思潮對普通中學課程的影響
一、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及其“生活教育”、“兒童中心課程論”
二、黃炎培為代表的職業教育思想及其課程改革理論

結論:歷史經驗和啟示
一、課程設計如何既面向世界又立足本國
二、關於課程演變的“鐘擺”現象——否定之否定規律與矯枉過正辨析
三、制約學校課程的三大要素:知識、兒童、社會
四、培養目標:課程設計之綱
五、普通中學課程結構:完整性、基礎性、多樣性
(一)關於普通中學課程的完整性——兼論普通中學的勞動技術課程、潛在課程及其他
(二)關於普通中學課程的基礎性——兼論普通中學的綜合課程及其他
(三)關於普通中學課程的多樣性——兼論普通中學的選修課程及其他
六、課程改革:系統工程面面觀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1922年新學制後普通中學課程發展史略
【附錄二】新中國成立後普通中學課程發展概述
後記
重印說明

後記

本書是在我1988年通過答辯的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的。飲水思源,在本書正式出版之際我深切緬懷我的導師、著名教育史學家陳景磐教授,衷心感謝他和高奇教授對我的辛勤培養和精心指導。感謝北京師範大學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各位領導、師長、同事和友朋對我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關心、鼓勵、支持和幫助。人民教育出版社原社長兼總編葉立群教授,北京師大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顧明遠教授,不僅在學術上給我以寶貴的教益,而且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了我以有力的鼎助,使我終生難忘。
我的博士論文列印稿,承蒙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數十位正高職同行專家應北師大之聘,在百忙中抽空審閱,並及時寫出了實事求是的學術評議書;嗣後,又有許多專家予以關注,不吝賜教,給我以很大鼓勵。這些教授和研究員當中有(按姓氏筆劃為序):馬秋帆、王承緒、王策三、王占春、王炳照、呂型偉、江山野、孫喜亭、吳履平、蘇壽桐、李放、張志公、陳元暉、陳學恂、陳俠、陳本銘、鄒有華、武永興、周德昌、胡克英、雷樹人、董遠騫、高平叔、高時良、高航、黃濟、熊承滌、熊明安、滕大春等。北師大研究生院和教育系,尤其是教研室夏之蓮、郭齊家、何曉夏等教授還撥冗組織了論文答辯的一系列工作。陳元暉、陳學恂、陳俠三位教授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拙作作出了有代表性的評價,並慨允作為本書之序。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課程教材研究所所長吳履平等領導,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本書出版。張廷凱碩士校閱了全書。所有這些,都使我銘感至深,謹此一併致謝!

序言

本書從課程方面的發展,闡述中國近代的教育發展軌跡,從而說明中國教育發展的道路,這種研究的方法,為中國近代教育史的研究開出一條新路。
過去,教育史的研究,多著重於教育思想與教育制度兩個方面,而從知識的發展從而影響課程的變遷,往往敘述得很簡略,本書揭示了一個新方向,從一個方面看教育的發展,進到更多方面的考察研究,這樣達到的“全面”,就會更清晰,更具體,更深入。
教育史研究如果只限於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已經使一些研究者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本書卻提出新的課題,使人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如何把日益發展、日益豐富的現代科學,納入學校課程中,這是當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解決這一課題,要從課程發展史中取得經驗。
本書材料豐富,全書達三十餘萬字,作者費了巨大的勞作。
對教會學校、洋務學堂、維新運動及近代中國資產階級在教育上的作用,均能辯證地看待,這也是本書的特點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