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食而知其味

誰能食而知其味

這是過與不及的問題。正因為要么太過,要么不及,所以總不能做得恰到好處。而無論是過,還是不及;無論是智,還是愚;或者說,無論是賢,還是不肖,都是因為缺乏對“道”的自覺性。

正如人們每天都在吃吃喝喝,卻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人們雖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事,但由於自覺性不高,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做得過了頭就是做得不夠,難以達到“中和”的恰到好處。

所以,提高自覺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關重要的一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誰能食而知其味》
  • 外文名:Who could have and then enjoy the taste
  • 作者:孔子(相傳為其後裔子思孔伋所作)
  • 創作年代:戰國時代
  • 作品出處:中庸
  • 文學體裁:文言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述,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出處,

作品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第4章)

作者簡述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戰國初期魯國人,儒家主要代表之一,有“述聖”之稱。
孔子之孫,孔鯉之兒,曾受業於曾子,兒時啟蒙教育,有受之於孔子的可能。孔伋出仕於魯穆公,傳說四書之一的《中庸》是他所作,但難以服眾;而他所著的《子思子》卻已失傳。
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並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而積極的影響。因此,北宋徽宗年間子思被追封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順元年(1330)又被追封為“述聖公”,後人由此而尊他為“述聖”。

作品注釋

(1)道:即中庸之道。
(2)知者:即智者,與愚者相對,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
(3)不肖者:與賢者相對,指不賢的人。

作品譯文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為是,認識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我知道了: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們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嘗滋味。”

作品出處

《誰能食而知其味》出自《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後裔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中庸》的道中,孔子把“中庸”看成是最高的道德標準,也是他解決一切問題的最高智慧。
中不偏,庸不易
  1. 執中守正,即為 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2. 折中致和,即為 執兩用中 和而不同。
  3. 因時制宜,即為 與時俱進 通權達變 隨機應變
由此可得之:中庸即為 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亦無不及。也就是在處理矛盾時善於執兩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定、和諧;並隨時以處中,因時制宜,與時俱進。
中庸是內秀於心,藏拙於外;是不做生來善惡;是不因知之甚少而言之鑿鑿。
中庸之道
《中庸》一書中曾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是對中庸之道的最準確說明和最高評價。後世程子解釋得妙:“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只有恪守中庸之道,才會懂得,不輕問;才會饒人算之本,輸人算之機;才能給予別人答案的同時,也給了自己一個有深度的回報;才能鶯花憂懼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